围手术期压疮.ppt
《围手术期压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手术期压疮.ppt(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手术中压疮的预防,压疮的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术中压疮是指是指在手术的特殊情况下,患者不能自主翻身,由手术体位导致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手术中压疮患者的发生率3%-5%,其中外科手术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更高,占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第四位。,压疮的分期(2007NPUAP),1:期:红斑期(瘀血红润期)2:期:水疱期(炎性浸润期)3:期:溃疡期(浅度溃疡期)4:期:坏死期(坏死溃疡期)5: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的压疮6:不可分期的压疮,1,2,3,4,5,6,压疮的分期,一
2、期:通常在骨突部位的皮肤出现压之不变白的红斑,但皮肤是完整的。深色色素沉着的皮肤可能没有明显的压之变白的现象,它的颜色不同于周围皮肤组织。与邻近组织相比,该区域可能会有疼痛、僵硬、变软、皮温升高或降低等表象。I期压疮可能在肤色较深的个体病人较难以发现,所以这类人群是“风险人群”。,压疮的分期,二期:部分真皮层缺失而出现的表浅的开放型溃疡,底部为无坏死组织的、干燥或有光泽的粉红色创面;也可以表现为完整的皮肤或已破损的充满血清的水疱。此期不能被用来描述会阴部皮炎、浸渍、抓痕等。,压疮的分期,三期:全层皮肤缺失,皮下脂肪层可见但是骨、肌腱或肌肉尚未暴露,可有坏死组织但组织缺失的深度未知,此期也可包括
3、瘘管和隧道。三期压力性溃疡的深度依解剖部位而异,如鼻子、耳朵、枕部、脚踝部因为没有皮下组织故此部位的三期压疮很表浅;相反,脂肪肥厚的区域产生压疮时往往发展为很深的溃疡。,四期: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的暴露,创面可布满坏死组织和焦痂,通常存在瘘管和隧道,甚至溃疡深及肌肉和支持系统(如筋膜、肌腱、关节囊等)而并发骨髓炎。四期压力性溃疡的深度依解剖部位而异,如鼻子、耳朵、枕部、脚踝部因为没有皮下组织故此部位的三期压疮很表浅;相反,脂肪肥厚的区域产生压疮时往往发展为很深的溃疡。,压疮的分期,不可分期:缺损涉及组织全层,但溃疡的创面床上实际完全被坏死组织或/和焦痂(黄色、灰色、黑色、灰绿色或棕褐
4、色)所覆盖。除非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或/和焦痂以暴露出创面基底部,否则无法确定溃疡的深度和分期。足跟部稳固的焦痂(干燥、附着紧密、完整无红肿或波动感)相当于机体的“机体天然的(生物学的)保护屏障”,不应该被清除。,压疮的分期,深部组织损伤区:由于压力或和剪切力造成皮下软组织受损,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紫色或者褐红色的局部变色区域,或形成充血性水疱。与邻近组织相比,该区域的组织可能会先出现疼痛,硬肿,糊状,潮湿,皮温较冷或较热等表象。深部组织损伤可能在肤色较深的个体病人较难以发现。此期也包括在灰色创面的形成的水疱,可能会发展为被一层薄的焦痂覆盖,即使接受最佳的治疗也可能快速发展成为深层组织的破溃。,压疮
5、的分期,术中压疮的临床特点,发生的时间:术后几小时6天,13天常见。最初的症状:受压部位在术后12 天内出现红斑,迅速转变为瘀斑,随着组织损伤的发展可出现皮肤水泡或皮肤剥脱。典型的术中压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这些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术后15 天才有明显表现。由于手术过程中无法通过改变手术患者体位而缓解局部组织压力,因此手术患者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压疮的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在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骨隆突处,骶尾部55.6%,坐骨结节15%,足跟部11.2%,肩胛部7%,仰卧位时压疮的多发部位,枕骨隆突、肩胛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术 期压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