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ppt
《诺如病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如病毒.ppt(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诺如病毒的流行及实验室检测,一、流行病学,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道感染,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临床上常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1、流行形势 20世纪70、8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19%42%系NVs所致。在美国流行更加严重,19761981 年美国成人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中有 42%是由NVs引起的。1996年1月1997年6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90起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中,96%是NVs引发。,据欧洲食源性监测网络对丹麦、英国、威尔士、芬兰、德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
2、、荷兰等国监测结果显示,1995-2000年85%以上的暴发性胃肠炎系NVs所致。2000-2005年挪威310次胃肠炎暴发中,204次与NVs有关。2006年,诺如病毒在全球引起腹泻暴发流行,据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显示,这些地区报道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流行程度都显著超过往年。,疫情迅速蔓延到日本,使日本发生了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传染病情报中心在约3000家医疗机构调查了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统计分析显示,从9月1日至12月10日,上报的患者人数累计达35.76万人。据推算,全国至少已有近304万人感染,数人死亡。其中19
3、5万名患者是在12月10日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内发病的。日本此次疫情检测出的诺如病毒大部分属于“G4”基因型。,12月日本发生的相关群体事件:日本秋田市政府职员食用了一饭馆在11日至13日加工的外卖盒饭后,从12日起陆续有52名职员出现呕吐和腹泻的中毒症状。14日,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检出了诺如病毒。日本大馆市8所中小学校内发生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共有340多名师生出现了中毒症状。当地卫生防疫部门于16日从14位病例的排泻物中检出诺如病毒。12月15日,日本东京池袋大都会酒店发生怀疑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有347人集体感染诺沃克病毒,引发急性肠胃炎。12月16日在山口市举行的全国中学长跑接力赛,原定48支
4、参赛队中,有7支参赛队的队员因患腹泻等疑似传染性胃肠炎而放弃参赛。12月17日,日本群马县草津町的“草津温泉度假旅馆”有32名旅客出现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其中5人检出诺如病毒。北海道上川町发生了167名住宿在层云峡观光旅馆的观光客集体食物中毒的情况。,其他地区发生的相关群体事件:10月10日,新加坡丹福小学有41名学生因出现呕吐或腹泻的病状而缺课,使过去一个多星期来发生在这所小学的病人数增至约290人。学生及教职员集体出现呕吐及腹泻症状的有四所中小学,病倒的总师生人数超过540人。新加坡卫生部已经证实这些中小学师生是患上诺如病毒所导致的胃肠炎或胃肠感冒。11月14日,一艘由意大利首都罗马开往美
5、国弗罗里达州的“自由号”超级邮轮上,有700多名乘客出现了胃部不适、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已证实这些乘客感染了诺如病毒。,1995年方肇寅等首次在我国河南省腹泻患儿粪便中检测到诺如病毒起,陆续对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区NVs感染暴发进行调查,结果证明NVs感染在我国是普遍存在的。,2006年2月下旬在广西大新县某农场发生一起急性胃肠炎疫情,农场有483人,72人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结果取其8份样本检测,全部为诺如病毒。2006年9月至10月,香港共有20起诺如病毒暴发流行。东南亚地区的国家,该病毒感染的病例也大幅上升,我国广东地区发生了多起暴发疫情。200
6、7年3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局部暴发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共有149名师生发病。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扩散,2007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2、流行特征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诺如病毒胃肠炎多在寒冷季节发生暴发,但在其他季节也可出现小暴发。暴发中涉及的食物广泛,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和木莓等直接食用品为主,其
7、中贝类很可能来自污染水域,在贝类生物体内累积,木莓也因污水浇灌而遭污染。,暴发地点以社区、学校、餐馆、医院、军队、幼儿园、孤老院及轮船上居多。,美国2006年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数量,二、病原学,1、分类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s)属的原型代表株。诺如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诺瓦克病毒最早是从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一所小学暴发的急性腹泻的患者粪便中分离的病原。1972年美国学者Kapikian等首先用免疫电镜技术从1968年暴发的胃肠
8、炎患者样本中检出了病原定名为诺瓦克病毒。,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先是称为小圆结构病毒,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批准名称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s)。诺如病毒与在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Sapporo-like Virus,SLV)现在的正式名称为札如病毒(Sapovirus,SVs),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根据其基因组的RNA聚合酶(RdRp)和衣壳蛋白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诺如病毒可分为5个遗传组(GI、GII、GIII、GI
9、V、GV),感染人类的主要是GI、GII和GIV。G是世界范围内诺如病毒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优势株为G-4。诺如病毒暴发和流行与G-4变异株有关。在动物体中发现了感染牛和鼠的基因组属于基因群GIII和GV。,2、形态结构诺如病毒直径约为2635nm,无包膜,球形,呈二十面体对称,外壳为由同一种外壳蛋白组成的90个二聚体构成,表面粗糙,但无明显的嵌杯凹陷或表面孔洞。,NV基因组是单股正链 RNA,全长约7.5kb,由3 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组成,在3端有polyA尾。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由5396个碱基(bp)组成,该序列类似于微小RNA病毒的2C解旋
10、酶、3C蛋白酶和3D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ORF2与ORF1有14个碱基的重复,长约1600bp,编码病毒的外壳蛋白VP1。VP1蛋白可自聚形成病毒样颗粒,这些颗粒作为抗原可用于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ORF3编码一个212氨基酸的小蛋白,可能对病毒颗粒的形成起作用。,诺如病毒基因变异大,分型复杂,除基因组GI、GII共计31个基因型外,在RdRp和衣壳蛋白基因的重叠部位还可发生重组。由于重组NV的出现,使基因分型变得更为复杂。即使在同一群内,由于个别碱基的变异,还可细分为不同的亚群/亚型,这些亚群/亚型的交替出现也可导致疾病流行情况的改变。,3、培养特性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无
11、合适的动物模型,4、理化特性诺如病毒对热、乙醚和酸稳定,室温pH2.7环境下存活3h,20%乙醚4处理存活18h,60孵育30min仍有感染性,也耐受普通饮水中3.756.25ppm的Cl-浓度(游离氯0.51.0ppm),室温下在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环境中可存活一天至数天,容易造成大规模的集体感染事件。但在处理污水的10ppm的Cl-浓度中被灭活。,5、宿主范围以前认为人是唯一宿主,但近来在猪、牛等动物的粪便中也检测到该病毒。有很多关于食用双壳贝类引起暴发的报道,但它们并不是宿主,只是寄生,具有富集海水中病毒的作用。,6、致病性诺如病毒致病力极强,感染剂量低,100个病毒颗粒即可导致发病。小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