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计划及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和市人大2022年工作要点,4月下旬,我们在市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和省人大民宗侨外委委员张尚贵全程指导下,采取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直接调研和委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持
2、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协同共建尚有差距、宣传教育有待加强、发展短板仍较突出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在凝聚创建合力、营造创建氛围、促进共同发展繁荣、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治理能力水平上下工夫,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以扎实有效的创建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主要工作和成效我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据市统计局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1个,人口1.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60万人的0.71%。千人以上少数民族3个,土家族8508人、回族4538人、苗族1500人。辖民族乡、村各1个,即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
3、。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常年维持在IoOo人左右,主要是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来荆的回族、维族人员,分布于市、县两级中心城区,从事瓜果销售、烧烤、拉面馆等工作。另据摸底,全市有新疆籍有组织务工人员企业8家,疆籍员工784人。(一)强化责任,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从政治高度和长远角度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一是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坚定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民族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党委、政府的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统战部长是民族工作第一责任人。将民族工作理论政策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民族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会议研究事项、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
4、工作责任制重要内容,民族政策落实纳入党委政府重点督办范围、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评价考核体系、纳入巡视巡察监督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六个纳入”制度化。二是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先后出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三是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市委统战民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市民宗委委员制工作规则、委员单位及其职责,充分发挥民宗委委员单位、兼职委员和联络员作
5、用,合力共为,共同做好民族工作。强化民族工作队伍建设,市县两级民宗部门与统战部合署办公,全市网络民族工作人员1500余人,确保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二)多措并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推进。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重在平时、重在基层导向,不断丰富创建形式载体,推进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一是注重典型引路。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整体氛围。近年来,先后推出九里回族乡、三峡土家族村、南门社区、新港制衣、皙凤梅等一批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通过表彰典型、广泛宣传、加强交流,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二是创新形式载体。持续开展
6、“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通过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将“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推送到千家万户;实施“红石榴+”工程,积极打造“红石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创建载体进一步丰富。三是丰富基层实践。将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宗教场所作为主阵地,巩固基层创建成果,将创建融入日常。九里回族乡民族中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团结进步的种子;沙洋镇农胜社区,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区,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九里乡、三峡村两个民族乡、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乡、村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民族乡、村群众幸福指数
7、;航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福利德鞋业有限公司、钟祥友宏电子等企业,把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元素融入企业生产生活各个环节,融入企业文化之中,承担了企业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的社会责任;九里清真寺、沙洋三元观等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为民族团结进步争做贡献。(三)注重实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绩斐然。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推进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促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发展民族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点来抓,突出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三大重点,引导九里回族乡、
8、三峡土家族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民族乡村振兴;积极对接省“1+1”帮扶,持续推进市“2+1”帮扶工作,七年来,直接帮扶项目106个、资金1200余万元,撬动相关投入4000万元。九里回族乡将创建活动与基层党建、精准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开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村7个已全部脱贫出列,贫困户360户1263人已全部脱贫。2018年以来,全乡工农业总产值最高值达到一年6.5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最高值达到22357元。三峡土家族村经过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有机果蔬、中药材、城郊土家休闲旅游观光等三大特色产业,并抢抓物流港区优势,借助移民优惠政策,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建设村级产业园
9、。2021年,移民综合产业园助力三峡土家族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5万元,超过全县农村常驻居民年平均2.25万元的收入水平。二是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服务管理促民族团结。探索建立城市民族工作“四级联动、属地管理、维稳联防、与代表人士定期沟通”等九项制度和“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应急处置”三大机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城市民族工作任务重的社区,都成立有少数民族工作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调解矛盾纠纷,纾解困难问题。如2020年疫情期间对滞留我市的25名青海、甘肃籍务工人员,开行“点对点”返乡班车,每人补助车费400元。在城市工业园区,探索流入地流出地区域协作机制,强化新
10、疆籍有组织务工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统战、民宗、人社、公安等多方协调,规范准入、用工管理和事后评估。全市新疆籍有组织务工企业增至8家、用工700多人,实现了增加疆籍员工劳务收入和解决内地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的“双赢”目标,达到112的效果。三是做好对口援疆援藏援恩工作促共同繁荣发展。按照中央、省委援藏援疆战略部署,聚焦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突出抓好产业、民生、智力等对口帮扶,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大局,助力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巴东工作,累计援助资金2941万元,支援恩施州巴东县先后建成县民族医院、金果坪乡卫生院综合大楼、信陵镇福利院、巴东沿江大道人行天桥等工程项目
11、。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协同共建尚有差距。一是机制落实不到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有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只是民族乡村、少数民族、民族工作部门自己的事”等错误认识,有的单位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晰,有的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之间协作配合不顺畅,影响了工作合力。二是工作力量较薄弱。全市上下已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将民族工作划入了党委统战部门,但在配置工作力量上还有差距,各地专职从事民族工作人员大都只有一两个人,基层民族工作干部人数少、兼职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三是服务管理有弱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或作用发挥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市民 团结 进步 创建 工作情况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