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规程.docx
《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规程.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规程1总贝U1.0.1为在桥梁悬臂浇筑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XX策,做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连续梁(刚构)桥悬臂浇筑的施工。1.0.3桥梁悬臂浇筑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0.1悬臂浇筑法cast-in-placecantilevermethod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浇筑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2.0.2挂篮movablesuspendedscaffolding采用悬臂法浇筑混凝土梁体时,用于承受梁体自重及施工荷载,能逐段
2、向前移动、经特殊设计的主要工艺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承重系统、锚固系统、悬吊系统、走行系统、模板及作业平台系统等。2.0.3承重系统bearingsystem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一般由主桁架、底篮、销轴、竖向平联桁架、前上横梁等部分组成。2.0.4锚固系统anchorsystem承重系统的自锚平衡装置,一般由后锚压梁、后锚调整梁、后锚压杆、螺母、垫块等部分组成。2.0.5悬吊系统suspensionsystem主要用于悬吊挂篮底篮、模板系统并调整其标高。一般由吊杆、吊杆垫梁、吊杆调整梁、内外滑梁和吊具等部分组成。2.0.6走行系统walksystem控制挂篮移动的装置,一般由走行轨道、顶推装置、
3、前支座、反扣轮、轨道压梁、轨道垫梁等部分组成。2.0.7托架corbel墩顶梁段及附近梁段施工时,利用墩身预埋件与钢构件拼制联结而成的支架。2.0.8支架falsework墩顶梁段及附近梁段施工时,根据墩(台)高度、承台型式和地形情况分别支承在地面上、承台上的用型钢或万能杆件等拼制的支架。2.0.9联体挂篮conjoinedrhombicsuspension因墩顶梁段长度较小,挂篮无法按正常结构拼装时,将两台挂篮主桁通过附加杆件联为一体的拼装方式。2.0.10加强背架reinforcedframework设置于模板背面,用于支撑模板和增加模板刚度的桁架式钢结构。2.0.11荷载试验loadte
4、st为确保挂篮受力安全,在挂篮拼装完成后、使用前对其进行预压加载的试验,同时可以消除挂篮制作时残留的非弹性变形。3 基本规定3.0.1悬臂浇筑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全桥每一墩台的高度及周围地形、地质、水文、交通等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现场技术交底。3.0.2挂篮进行结构设计时,构件应按承受最不利荷载的原则对施工中各工况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3.03挂篮使用前,应对制作及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荷载试验,荷载不得小于1.2倍最大施工荷载。3.0.4挂篮前移时,应按设计要求完成节段纵向预应力筋
5、张拉。3.0.5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前,应将墩顶梁段与桥墩临时固结。连续刚构应通过计算确定是否采用临时固结措施。3.0.6施工中采用的托架、支架及吊架等应经过设计计算,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托架、支架及吊架的长度和宽度等应满足模板安装和施工操作要求。3.0.7大桥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监控。3.0.8悬臂浇筑施工应平衡地进行,两端悬臂上荷载的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值。4 挂篮设计与构造4.1 一般规定4.1.1 挂篮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4.1.2 挂篮的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应不大于2
6、0mm。4.1.3 挂篮设计计算时各构件容许挠度值不得超过表规定。表挂篮构件容许挠度值结构类型容许挠度值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L4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L/250承载后挠曲的杆件承载L/400空载L/250注:L为构件计算跨度。4.1.4 挂篮在浇筑混凝土状态和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均不得小于2。4.1.5 挂篮与最重悬臂梁段混凝土的重量比宜在0.30.5之间,且挂篮的总重量应控制在桥梁设计规定的限重之内。4.1.6 挂篮几何尺寸应考虑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并应满足梁段现场施工作业的需要。纵向应能满足在墩顶梁上放置两台挂篮。4.2 荷载及组合4.2.1 挂篮设计应考虑下列荷载,并应
7、按表4.2.3的规定进行荷载效应组合。a-混凝土自重;b-挂篮、模板、作业平台自重;c施工人群机具荷载,取值2.5kN?;d-振捣混凝土产生的振动荷载(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对水平面模板为2.OkN/n?;对垂直面模板为4.OkN/n?;e-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取值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规定计算;f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冲击荷载2.0kNm2;g-其它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等。风载荷计算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4.2.2 挂篮设计计算时荷载系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自重分项系数应取1.2;2挂篮、
8、模板、作业平台自重分项系数应取1.2;3 施工人群机具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4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振动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5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分项系数应取1.4;6 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冲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7 其它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分项系数应取1.4;8挂篮刚度验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9挂篮行走冲击系数取1.3o4.2.3挂篮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其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见表。表挂篮设计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表项目强度、稳定性
9、计算刚度验算挂篮构件1.2*a+1.2*b+1.4*c+1.4*d+1.4*ga+b+g作业平台1.4*c+1.4*gc+g侧模板1.4*e+1.4*fe+f底模板I.2*a+1.2*b+1.4*c+1.4*da+b挂篮行走1.2*1.3*b+1.4*gb+g4.3材料要求1.1.1 挂篮各构件钢材宜选用Q235、Q345、Q390和Q420钢,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碳素结构钢GB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1.1.2 挂篮设计时常用材料的强度设计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
10、。钢材选用时应考虑挂篮工作环境温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精轧螺纹钢强度设计值应按表取值。表432精轧螺纹钢强度设计值(Nmm2)钢材抗拉抗压、抗弯抗剪牌号/级别厚度或直径PSB785670PSB830705PSB930790433前后吊杆、后锚吊杆、斜拉吊杆均宜采用16锦钢,当采用预应力精轧螺纹钢时,应全部配置锚垫板、套双螺母保险。4.4 承重系统4.4.1 挂篮承重系统宜由主桁架、底篮、销轴、竖向平联桁架、前上横梁等部分组成,主桁架结构形式应采用菱形或三角形结构。4.4.2 采用联体挂篮施工首节悬臂梁段时,应对挂篮联体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11、进行设计计算。4.4.3 挂篮主桁架前支点与主桁架间、主桁架各杆件间应采用销轴装配,销孔与销轴间隙不宜大于2mm,销轴端部应有防脱落机构。4.4.4 在施工承载状态下,挂篮主桁架前支点设计位置应位于梁体腹板上方,挂篮主桁架前支点中心距离梁端不宜小于500mm。4.4.5 底篮横梁上吊点位置宜设置为可调节形式。4.5 锚固悬吊系统4.5.1 挂篮主要承重吊杆宜采用钢吊带,钢吊带间应采用夹板方式进行连接且连接件应具有防松脱措施(图图4.5.1钢吊带连接节点详图1钢吊带;2夹板;3连接件;4紧固件4.5.2 当采用精轧螺纹钢筋做吊杆或锚杆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
12、用螺纹钢筋GB/T20065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2吊杆应按只承受轴向荷载进行设计计算,使用时不得弯曲受力;3精轧螺纹钢筋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5。4.5.3锚固于斜面或曲面位置上的吊杆或锚杆应设置钢制斜垫块保证吊杆或锚杆的垂直受力。4.6走行系统4.6.1挂篮走行系统宜由走行轨道、前滑座、后反扣装置等组成(图)。图4.6.1挂篮走行系统1一走行轨道;2前滑座;3一后反扣装置4.6.2 挂篮走行轨道应减少分段,宜采用整体式轨道。4.6.3 位于弯道上的连续梁采用挂篮施工时,其挂篮走行系统设计应满足挂篮横向位置调整需要。4.6.4 走行轨道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1
13、当梁体竖向预应力筋竖直设置时,挂篮走行轨道可采用接长梁体竖向预应力筋的方式进行锚固;2当梁体竖向预应力筋非竖直设置或采用钢绞线时,挂篮走行轨道不能利用竖向预应力筋进行锚固,宜采用预埋件进行轨道锚固;3挂篮走行时,后反扣装置的前后均应设置轨道锚固点,并应保证相邻两锚点间距不得大于Imo4.6.5 挂篮走行轨道前进方向的前端应设置限位保险装置,防止挂篮走行时滑出轨道。4.6.6 前滑座与轨道接触部位宜采用滚轮结构,并应设置滚轮止动装置。4.6.7 后反扣装置与轨道接触部位宜采用滚轮结构,且应满足各个滚轮均衡承载。4.6.8 挂篮行走时,应设置防倾覆保险、底篮防坠落保险及防滑移保险。4.7模板及作业
14、平台系统4.7.1 挂篮模板宜采用钢模板,外侧模、底模应减少分块。4.7.2 模板结构应经过设计计算,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同时应便于制作、运输、安装及维护。4.7.3 模板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应能满足各梁段长度及梁体截面形状变化需要。4.7.4 模板与已浇梁段混凝土间应搭接紧密,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0mm。4.7.5 端模与侧模间宜采用侧模夹端模的连接形式。4.7.6 外侧模加强背架宜采用桁架结构形式,其分节位置与模板分节位置不宜设置于同一断面上。4.7.7 挂篮模板与挂篮杆件间应连接可靠。4.7.8 作业平台步行板宽度不应小于600mm,护栏净高度不应低于IlOOmm。4.7.9 各作
15、业平台间宜设置专用爬梯或通道进行连通。5挂篮制作、安装与拆除5.1 一般规定5.1.1 挂篮制作、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的规定。5.1.2 挂篮结构设计中要求全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焊接质量应满足二级焊缝要求,其他构件焊接质量应满足三级焊缝要求。焊缝质量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5.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及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U345的规定。5.1.3 挂篮安装与拆除作业应对称进行。5.1.4 遇雷雨、大雾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挂篮安装与拆除作业。5.1.5 挂篮安装与拆除前应编制专
16、项作业指导书,并应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安全操作规程。5.2 挂篮制作5.2.1 挂篮零部件宜在厂内制作,试装合格后出厂。5.2.2 挂篮承重系统各构件原材料不宜进行拼接,当采用拼接时,母材同一断面上严禁出现两条及以上焊缝接头,接缝错开位置长度不得小于500mm。下列构件严禁进行对焊拼接:1主桁架斜拉杆或斜拉钢带;2吊挂系统钢吊带;3其他承受拉伸荷载的重要构件。1.1.3 承重钢带下料时,钢带承载方向应与板材轧制方向一致。1.1.4 承重钢带采用热切割方式下料时,单边预留不应小于1.5mm余量进行刨(铳)边处理,消除热影响区域。1.1.5 构件加工时不宜采用手工气割。1
17、.1.6 所有孔眼均应采用钻(链)孔,不得气割成孔,孔壁及销轴表面粗糙度应按照设计要求执行,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大于12.5/m。1.1.7 孔的同轴度和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各杆件、节点宜对装后整体钻孔或链孔成型。1.1.8 加工螺栓群连接孔时,宜制作标准样板进行配钻或采用数控机床加工。1.1.9 具有转动特征的装配组件,装配后应检查转动是否顺畅,有润滑要求的组件需加注润滑剂。1.1.10 承重系统主要结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测量方法应符合表的要求。表承重系统主要结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测方法构件名称项目允许偏差(mm)测量方法主桁杆件杆件孔中心距3.0用钢卷尺测量孔径直径0+1.0用游标卡尺测量
18、圆度2.0用游标卡尺测量全长L+10.0用钢卷尺测量杆件截面对角线5.0用钢尺测量杆件焊接后直线度l1000用拉线和钢尺检查主桁节点箱节点箱孔中心距1.5用钢尺测量孔径直径0+1.0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度2.0用游标卡尺测量四角不XX(1米范围)6.0用1米直尺和塞尺测量平联全长L10.0用钢卷尺测量弯曲变形l1000用拉线和钢尺检查1.1.11 走行系统主要结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测量方法应符合表的要求。走行系统主要结构件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测方法构件名称项目允许偏差(mm)测量方法前支座连接法兰的孔中心距1.0用钢尺测量反扣轮组件反扣轮轮壳之间间距2钢卷尺行走轨道戳面宽度b3钢卷尺测量两端、中部宽度
19、截面高度h+2钢卷尺测量两端、中部宽度腹板中心偏移2每1.5m测一次弯曲矢高L/1000每1.5m测一次翼缘板垂直度b100,且不应大于3.0每1.5m测一次扭曲h250,且不应大于5.0测量两端、中部1.1.12 挂篮模板制作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测量方法应符合表的要求。挂篮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模板高度3.0卷尺测量2模板长度-2.0卷尺测量3模板板面对角线差3.0卷尺测量4板面平整度(1米范围)2.0加直尺及塞尺测量5相邻面板拼缝高低差1.0平尺及塞尺测量6相邻面板拼缝间隙1.0塞尺测量1.1.13 构件出厂前表面应做防腐涂装处理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
20、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205的规定。5.3 挂篮预拼装5.3.1 挂篮构件在制作完成后,需进行预拼装检验。5.3.2 预拼装前,单个构件应检查合格;当同类构件较多时,可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构件进行预拼装。5.3.3 预拼装单元可根据场地条件、起重设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几何形态进行预拼装。5.3.4 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预拼装。5.3.5 在工厂制作的挂篮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模拟预拼装方法,模拟构件或单元的外形尺寸应与实物几何尺寸相同。5.4 挂篮安装5.4.1 挂篮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墩顶节段纵向预应力管道压浆完毕;2 墩顶节段空间尺寸满足挂篮拼装设计需要;3 墩顶节段上挂篮安装所
21、需预留孔、预埋件已正确设置;4 到场挂篮各构件种类和数量与设计相符;5 现场吊装设备满足挂篮各构件、组件吊装需要;6 挂篮安装人员已经过上岗前培训及交底;7 挂篮安装所需设计图纸资料已准备齐全;8 挂篮安装所需其他器具已准备齐全。5.4.2 挂篮安装应遵循先安装桥面上部构件后安装桥面下部构件的顺序,安装桥面下部构件时应确保桥面上部构件己锚固稳定。5.4.3 挂篮各构件宜在地面组装后再整体吊装至墩顶进行拼装。5.4.4 吊装构件前应计算确定构件重心,吊钩和构件理论重心应在同一竖直线o5.4.5 整体吊装挂篮组拼构件时,应注意控制各吊点升降的同步性,防止造成构件变形。5.4.6 挂篮各构件安装过程
22、中螺栓群的拧紧顺序应按照表5.4.6执行。表546连接蜷栓拧紧顺序箱型部件节点接合部A、B、C、D螺栓群的紧固,沿箭头方向进行板式节点.IIIII.,从中部螺栓起顺次向两端螺栓紧固节点型式图示说明5.4.7 挂篮承重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片主桁纵向应平齐,前后误差不应大于ICm;2后锚点应受力均匀,锚固牢靠;3前支点、前吊点应支垫稳固;4前支点的工作平台、安全通道等构件间应紧固牢靠;5防护结构应安装牢固。5.4.8挂篮悬吊系统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篮前、后吊点应受力均匀,锚固牢靠;2内、外滑梁的吊挂锚固应牢靠;3底篮纵梁应稳定牢固;4底篮人行安全通道各构件应紧固牢靠;5吊杆锚固螺母的外
23、伸量应大于50mm。5.4.9 精轧螺纹钢作为吊杆或锚杆时,应采用塑料套管或其他绝缘材料对精轧螺纹钢进行包裹,防止精轧螺纹钢在使用过程中因电焊等原因造成损伤。5.4.10 精轧螺纹钢的接长应使用专用连接器。5.4.11 精轧螺纹钢作为承重吊杆使用时应只承受轴向拉伸力,同时吊杆两端应采用双螺母锁定。5.4.12 锚杆、吊杆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预紧,确保各锚杆、吊杆均衡受力。5.4.13 挂篮走行轨道安装前应对桥面安装位置进行找平。轨道梁安装应顺直,轨道顶面高差应小于5mm,轨间距误差应小于5mm。5.4.14 挂篮模板系统安装应下列规定:1内、外模板与梁体的外观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模板拼接缝平整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悬臂 浇筑 施工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