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docx
《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等职业学校综合发展规划(2023-2025)2023-2025年是学校提升内涵,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学校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积极创建“四个一流”,打造“精致校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争当新时代威海职业教育的排头兵。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一)锻造核心创建机制,突出党建引领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
2、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和党委会、校务会制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办学治校正确方向,为高水平学校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2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排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利用课堂主阵地、党建实体阵地和网络阵地,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构建长效学习机制。把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政治学习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学习计划,加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支部学习制度建设,通过组织生活会、“三会
3、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各项党内主题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和实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传递力量筑牢堡垒,夯实组织保障1.开展星级支部创建活动。完善中共文登师范学校委员会支部管理考核办法,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力争四星级党支部达到100%,五星级党支部3个以上,红旗党支部1个,全方位助推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真正落细落实。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活动日、党员进社区工作,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4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把骨干
4、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2个以上校级优秀党支部书记工作室,5个以上校级党员名师工作室,培育1个省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党建和教育教学双重责任中彰显榜样效应。开展“两优一先”、“最美文师人”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党员典范,充分发挥身边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5 .强化党建带群团建设。明确党委领导责任,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党群共建”的长效机制,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好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共青团工作,实施党建带团建的“红星”计划,建设“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文登师范团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
5、践活动,提高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桥梁纽带作用,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三)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擦亮党建品牌1.培育“124”党建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结合我校“爱国、奋斗、奉献、创新、进取”的“红七师”精神,培育“124”党建模式,即“围绕一条主线(“红七师”精神红色教育主线)、筑牢两个阵地(党支部和思政教研室阵地)、实施四项工程(铸师、育人、服务、融合工程)”,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红色引擎”。6 .塑造“红七师星耀校园”党建品牌。我校(原山东省立第七乡村师范)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成
6、立了文登第一个党支部,涌现出一批以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代表的革命志士,七乡师成为中共胶东特委开展革命工作的主要基地,被誉为“红七师”。学校党委充分挖掘和发挥“红七师”资源内核和时代价值,寻根塑魂,突出特色,打造“红七师星耀校园”党建品牌,明确党建品牌定位,丰富党建品牌内涵,提高党建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二、稳步推进学校内涵质量提升(一)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在幼儿保育、婴幼儿托育、计算机平面设计、艺术设计与制作、会计事务、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7个专业,深入推行“1+X”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职业素养、技能标准融入
7、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培养,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形成“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机制。2,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依托威海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平台,选择威海地区优质、规模化幼教企业,在学前教育三二连读大专专业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双主体”育人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推动工学结合,学训交替,发挥5年学制优势,宏观设计,微观落实,一以贯之,扎实培养适合威海地区乃至全省幼教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3.深入推行职教高考改革。紧跟山东省职教高考制度改革,制定XXXX中等职业学校职教高考教学改革实施
8、方案,加快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公共课领域探索分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巩固提升学生基础文化课成绩。按照职教高考考试大纲,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打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过硬毕业生,为学生升学深造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平台支撑,为高职高校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文化基础的合格生源。(二)标准引领,提升高水平发展内涵1 .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树立标准化建设的理念,每年定期开展市场调研,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修订完善11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主持编写省级幼儿保育、绘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各级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导下,形成融公共文化素养、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岗位标准和专业
9、标准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修订完善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课标,预期开发幼儿园活动设计等3门省级专业课程标准。2 .量身定制新疆幼教师资培育标准。立足新疆幼儿保育师资紧缺的现状,结合我校新疆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量身定做,因材施教,编订幼儿保育新疆中职班人才培养方案,从德育体系、情感关爱体系、课程体系、实践研学体系、顶岗就业体系五个方面确定人才培养培育标准,确保人才培养标准规范,过程严谨,质量优异,有效服务于边疆建设、祖国维稳和民族团结发展。3 .建设标准体系,开展教学诊改。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训实习标准、教材开发选用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等系列标准,结合学校
10、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融汇形成学校层级发展的标准数据,通过常年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对标追标,反思改进,螺旋提升学校高水平发展内涵。(三)励精教改,推动新形态课堂革命1 .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根据山东省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进一步修订XXXX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思想政治课改革,落实思政课改革创新“六大行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完善XXXX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实行课程思政“一票否决”教学评价机制,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
11、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筑育人大格局。2 .全面普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文登师范学校教学环节评价标准,强化信息化教学改革考核评价,举办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以“互联网+”“智能+”“信息技术+”等教学新形态为主导,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将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纵深。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全体教师熟练掌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方法,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有效互动。3 .齐驱并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制定XXXX中等职业关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教改方向和总体思
12、路,完善激励措施,推动教改落到实处。11个专业立足企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分别制订专业教改实施方案,以“信息化+工作过程导向”为引领,广泛开展项目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势头。学校培育出幼儿保育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1个,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事务等省级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3个。(四)服务教学,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1,完善教材研发机制,深入开展教材改革。制定XXXX中等职业学校新形态教材开发与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作用,开展教材使用情况调研,制定教材选用标准,坚持职业能力本位,积极选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
13、加强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选用使用管理,建立教材动态更新机制。规范教材开发与建设,联合企业专家,多元开发“纸质+云端”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服务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教学需要。2.依托大数据教育平台,广泛开发数字资源。依托山东职业教育大数据平台,联合职教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共享机制,服务于教学、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建设期间,至少建设更新幼儿保育、会计事务等5门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幼儿手工、创意设计等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会计事务、Phtoshoo等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学前教育传统民族文
14、化技艺传承创新平台1个。(五)创新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实施学年学分制改革。推行基于能力标准的学分成果认定办法,制定XXXX中等职业学校学年学分制改革方案,加强与齐鲁师范学院、合作企业以及社会培训、志愿服务机构的合作,对属性相同、内容相近的课程,进行学分的转换认定。对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技能比赛等项目进行科学转换,健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电子档案,成立学分银行,完善选修课体系,拓展以兴趣为导向的学生社团活动,开好选修课与社团辅导,实施走班制和分类分层培养,为学生个性化、多元化成长提供丰沃的土壤。2 .开展教学评价改革。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一化三融五
15、维度”的评价改革,“一化”即评价主体多元化,“三融合”即构建“校内校外相融合、过程结果相融合、定量定性相融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五维度”即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评价学生。同时探索增值评价,在班级评比、文化课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中推行增值评价改革,客观衡量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幅度,激励学生形成健康、快乐、向上的人格品质。三、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筑牢思想理论根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聘请全国劳动模范、最美退伍军人王文水、山东省道德模范宋爱玲、文登好人李玉坤、老红军老将军刘念远为学生校外德育导师,弘扬培育劳
16、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文师人”为精神导航,做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文明风采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平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二)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要求和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与课程有机融合,结合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和职业发展需要,开齐国家规定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足规定学时;根据课程实施需要,配足配齐公共基础课程专任教师,聘用具有专业特长的兼职教师,完善技工院校教师
17、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学能力,打造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金课”;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对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丰富评价形式,鼓励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多主体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评价方式;学校根据地区和学校的特点、教师的优势及学生发展,开发任意选修课教材,建立学习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开发并更新教学资源。(三)建设“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格局,强化意识形态保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主重要作用,全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定
18、XXXX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创建“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团队优秀、考核评价严谨、实践教学高效”的思想政治育人模式;根据学校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研;重点打造“联动热点前沿、联动学生专业、联动地方文化”的思政课系列特色课堂,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搭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四)理论与实践育人结合,提升德育实效拓宽德育途径,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开展的
19、主线,将其融入到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弘扬学校在新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孕育的五种精神(爱国、奋斗、奉献、创新、进取),高举文登师范(胶东革命、教育、文化)三面旗帜。注重创新德育形式,将胶东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观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挖掘节日和纪念日里蕴藏的德育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十月赛歌会等文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改革开放前沿、经济发展一线,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调查研究。(五)以“五育”并举为重点,搭建育人格局。推进
20、体育综合改革,建立“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加强学校足球队、田径队、篮球队等体育社团的建设,组织好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跑操比赛等各项特色体育活动,积极创建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构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水平建设综合田园劳动基地、西洋参劳动基地、花悖悖劳动基地等一批优秀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建立学校、教学部、班级、宿舍、学生五级预警防控体系。提高学生法治素养。继续加强学生“两规一范”(关于进一步加强跑操管理的规
21、定、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关于禁止学生在校携带和使用手机的规定)教育管理,邀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对师生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推进法律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实现横向上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纵向上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育人新格局。(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育人体系实施保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完善XXXX中等职业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意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课堂教学政治关、质量关;实行班主任准入制度和聘任制度,建立优秀班主任职务职级“双线”晋升通道,建立系统高效的培训体系,定期举办班主任能力大赛,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全
22、面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德育能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质人才效能,通过人才引进、师资培养、退休教师返聘等举措建强德育队伍;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大力表彰立场坚定、学养深厚、联系实际、成果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四、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一)加强师德教育,建立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全面提升机制1 .建设健全长效培训机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制定XXXX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及师德师风、专业知识、职业能力配套实施办法,推动教师综合素质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等职业学校 综合 发展规划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35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