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模板.docx
《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 .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并办理图纸会审记录。2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 .施工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现况位置在施工。4 水沟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市政基础议施工程杖术亥底记录5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水沟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水沟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6 .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2材料要求1 .水泥: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单,进场后应取样复试合格,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2 .钢筋(1)钢筋出厂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
2、检验报告单,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士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2)钢筋不得有严重的锈蚀、麻坑、劈裂、夹砂、夹层等缺陷。(3)钢筋应按类型、直径、钢号、批号等条件分别堆放,并应避免油污、锈蚀。(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分析或其他专项检验。3 .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4 .石子:石子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且不得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吸水率
3、不应大于1.5%。5 .混凝土拌合用水: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2.3机具设备1 .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机动翻斗车、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电锯、电刨、电焊机等。2 .机具:插人式混凝土振捣器、平板振捣器、刮杠、溜槽、铁锹、木抹子、铁抹子等。2.4作业条件1 .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已经完成,经有关方面验收合格。2 .现场“三通一平”满足施工需要。3 .沟槽一侧堆土距离槽边上口1.5m以外。4 .基坑地下水已经降至基底以下0.5m。3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混凝土垫层T底板钢筋绑扎T底板模板安装T
4、底板混凝土浇筑T侧墙、顶板内模安装T侧墙、顶板钢筋绑扎T侧墙、顶板外模安装T侧墙、顶板混凝土浇筑3.2 操作工艺1 .混凝土垫层(1)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IOommXlOO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2)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 .底板钢筋绑扎(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底板上、下
5、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2)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髡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o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接头要求1)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2)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O
6、mrm(4)钢筋加工质量要求见表3-32。表32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mm)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钢尺检查弯起钢筋的弯折的位置20钢尺检查箍筋内净尺寸5钢尺检查(5)绑扎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3-33的规定。表3-33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钢筋类别受拉区(mm)受压区(mm)检测方法I30d20d尺量II35d25d尺量IIl45d30d尺量(6)钢筋位置质量应符合表3-34的规定。表3-34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测方法受力钢筋的间距10尺量受力钢筋的排距5尺量箍筋、演向的钢筋间距绑扎骨架20尺量焊接骨架10尺量受力钢筋保护层板、墙3尺量3 .
7、底板模板安装(1)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2)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O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4 .底板混凝土浇筑(1)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
8、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3)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4)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5)混凝土试块的留置1)抗压强度标准养护试块: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
9、每组3块;每浇筑100或每段长不大于100m时,不应少于1组,每组3块。2)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根据需要数量留置。3)抗渗试块:每浇500时混凝土不得少于1组,每组6块。4)抗冻试块留置组数按抗冻标号规定留置,每浇500或不足500混凝土留置1组;当配合比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增加留置组数。(6)混凝土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7)底板施工缝处理I)抗渗混凝土墙体一般只允许留设水平施工缝.其位置不应留在剪力
10、与弯距最大处,下部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小于20Omm的部位,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底边缘不宜小于300mm。2)墙体施工缝可做成企口缝、高低缝和止水钢板三种形式;当墙厚在30Omm以上时,宜采用企口缝,当墙厚小于30Omm时,可采用外低内高的高低缝或止水钢板。3)在施工缝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己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得小于2.5N/;先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浆和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一层20mm25mm厚与所浇混凝土材料和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后设专人细致振实,确保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8)变形缝部位混凝土施工:变形缝止水带应在混凝土浇灌前固定牢固;变形缝两侧混凝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排水沟 施工 技术 交底 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0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