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应知应会(2023).docx
《医院药事管理应知应会(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药事管理应知应会(202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院药事管理应知应会1.我院对于处方权限管理有哪些要求?(1)我院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均有处方权,并在医务部签字留样或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2)我院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必须由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可生效。(3)我院执业医师、药师经麻精药品、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麻精药品、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并在医务部备案留查。(4)我院试用期人员开具的处方应由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后方可生效。(5)进修医师应由医务部对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2 .临床诊疗中处方开具应注意哪些?(1)医师应当根据我院制定的处方集开具处方。
2、(2)开具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3)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4)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天。(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麻精药品的处方量参照其他项目。3 .处方前置审核依据及审核内容有哪些?(1)根据国家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临床诊疗规范、指南,临床路径,药品说明书,国家处方集等进行处方审
3、核。(2)审核内容包括欠方合法性、规范性和适宜性:(3)合法性主要审核处方权限,如开具麻醉药品处方医师是否具备处方权;(4)规范性主要审核书写是否规范,如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是否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文字是否正确、清晰、完整。(5)适宜性审核主要审核用药是否合理,包括:处方用药与诊断是否相符;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处方剂量、用法是否正确,单次处方总量是否符合规定;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是否适宜;是否有重复给药和相互作用情况,包括西药、中成药、中成药与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之间是否存在重复给药和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否有用药禁忌:儿童、老年人、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是否有禁忌使用的药物,患者用药是否有食物及药物过敏史禁忌证、诊断禁忌证、疾病史禁忌证与性别禁忌证;溶媒的选择、用法用量是否适宜,静脉输注的药品给药速度是否适宜;4 .什么是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又称“药品说明书外用法”“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证、剂量、疗程、途径或人群等未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说明书记载范围内的用法。5 .申请超说明书用药需向药*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提交哪些材料?超说明书用药申请表、超说明书用药方案、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应急预案、超说明书用药依据。6 .202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关于超说明书用药的规定?医师法第二十
5、九条规定:医师应当坚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遵循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诊疗指南和药品说明书等合理用药。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药品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品用法实施治疗。7 .我院处方点评如何实施,是否纳入合理用药绩效考核?处方点评组每月20号左右由点评组按相关文件要求抽取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在点评过程中遇到疑难或有争议的处方/医嘱需提交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获得专业技术支持。当月30号左右将初评结果通过美康系统发送至问题医师,有异议者向点评组可提出申诉,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提交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复核。点评最终结果发送
6、至医务科,由医务科进行公示并纳入绩效考核。8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哪些情形?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9 .存在哪些情况时,处方点评时会判定为不规范处方?我院目前仍存在的不规范处方情形有哪些?按照国家规定,不规范处方有15种情形,随着我院信息系统的完善,对于处方缺项问题、签名、药品名称、数量、超过5种等情况已通过信息系统逐步改进,目前常见的不规范情形有: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领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开具处方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0 .存在哪些情况时,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一)适应证不适宜的;(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7、;(Z)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七)重复给药的;(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九)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IL存在哪些情况时,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一)无适应证用药;(二)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三)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四)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12 .医师或药师如何取得麻醉、笫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或调剂资格?医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须经麻醉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考核合格后获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医院以正式文件的
8、形式分别授予麻精药品处方权、处方调配资格。被授权的执业医师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在医务部门和药学部门完成签名、签章备案后,方可在院内开具/调配处方。13 .医师开具麻精药品处方前应对癌痛或中重度疼痛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疼痛评估应当遵循的原则?常规、量化、全面、动态。14 .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全省医疗机构麻醉、笫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实施细则为患者开具麻醉、精神药品处方限量如何规定?(1)门诊普通患者开具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2)急诊患者开具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限1次常用量,限院内使用。急诊不得为特殊患者开具院外使
9、用的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一类精神药品。(3)特殊患者:指需长期使用麻精药品的门(急)诊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特殊患者在疼痛科办理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及麻醉药品取药手册后,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处方。麻精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4)住院患者开具麻精药品(含二精)处方应当逐日开具,处方为1日常用量;镇痛泵给药,处方为患者所需1次装量,用法应注明用量和持续时间;未在任何医疗机构办理麻醉药品专用病历麻醉药品取药手册的癌症患者出院当日,根据疼痛治疗需要只能开具口服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10、,即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15 .长期使用麻精药品的门(急)诊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即特殊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或一精药品时,如何办理?特殊患者应在户口所在地的医疗机构(我院为疼痛科)办理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及麻醉药品取药手册。医疗机构需审核下列材料,材料审核合格后,由首诊医师建立麻醉药品专用病历。(1)患者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2)患者委托书,委托书必须为患者签名或按手印;代办人须提供身份证明原件、复印件,并承诺委托书合法性。(3)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和患者承诺书原件;患者因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签字时,可按手印并由代办人签名。(4)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原件及近期
11、医疗机构出院证。(5)异地患者需提供居住证,不能提供居住证的需提供现居住地派出所或社区开具的暂时居住证明。16 .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笫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即特殊患者),每几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同时麻醉药品专用病历中应有记录。17 .患者连续多久未开具和使用麻精药品,须重新办理麻醉药品取药手册?3个月18 .特殊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时,剩余药品、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和麻醉药品取药手册如何处理?特殊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时,患者/代办人持最后一次使用的空安颉/废贴、剩余药品交回建册的医疗机构门诊药房,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收回剩余药品、空安欲/废
12、贴,在麻醉药品取药手册中注明收回数量并签字。患者持麻醉药品取药手册在医疗机构注销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和麻醉药品取药手册。19 .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和麻醉药品取药手册保存期限?麻醉药品专用病历和麻醉药品取药手册保存期限为停止用药后3年。20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废弃液如何管理?废弃液包括未使用完的注射液和镇痛泵中剩余药液。废弃液由医师、药师或护士在视频监控下,双人进行倒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处置,并如实填写麻精药品使用与弃药记录表后签字。21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储存管理有哪些规定?(1)临床科室要指定护士(简称专管护士)负责本科室麻精药品管理。所有麻精药品均应使用双锁保险柜或麻精
13、药品智能调配柜储存。22 .手术室和麻醉科等麻精药品使用量大、使用管理环节较多的科室需安装视频监控装置,相关监控视频保存期限原则上不少于多少天?180天。23 .麻精药品监督检查要求?医务、护理、药学等部门每月联合对本机构的麻精药品储存、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留存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报分管院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务、护理、药学等部门每季度联合对本机构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储存、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留存检查记录,检查结果报分管院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4 .易制毒化学药品处方限量?开具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使用普通白色处方,每张处方只能开具一日用量。25 .毒性药品使用限量?医疗单位调配毒性药品,应凭盖有医
14、生签名盖章的正式处方,每次处方剂量不超过二日极量。26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2)按阶梯给药: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韵体类抗炎药;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幽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韵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3)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
15、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治疗效果。27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具体划分标准及是什么?(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
16、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28 .根据山西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我院有哪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1)第四代头抱菌素:头抱毗胎;(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嘎胺、达托霉素;(4)抗真菌药物:卡
17、泊芬净,伏立康嘎(注射剂),两性霉素B,艾沙康嗖等。(5)其他:甲磺酸钠多黏菌素E、替加环素、氨曲南29 .抗菌药物处方权授予原则有哪些?(1)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医师经本机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权。(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30 .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开具流程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由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开立医嘱,医嘱发送时弹出申请界
18、面,需填写申请理并由医院指定的2名专家会诊,2名专家均同意使用后医嘱方能发送成功;紧急情况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可应急(临时)开立,医嘱发送后无需等待专家会诊意见可直接通过使用;请注意:应急开立后24小时内补办会诊手续,同一患者同一药品7天内仅可应急开立1次,同一患者同一药品单次住院期间最多应急开立2次。31 .可以应急开立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情况有哪些?(1)感染病情严重者。(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3)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3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中,要求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必须达到哪些指标?(1)医院使用抗菌药
19、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2)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W60%;(3)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W20%;(4)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W4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6)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0.5T小时,当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或所用抗菌药物2个半衰期、术中出血超过150OnII时,术中应追加使用抗菌药物;(7)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8)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9)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50%;(1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
20、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33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术期预防用药管理中手术切口分为几种类型,分类标准是什么?I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H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III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21、IV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34 .国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35 .请简述困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1)根据手术切口类别、可能的污染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药物能否在手术部位达到有效浓度等综合考虑。(2)选用对可能的污染菌针对性强、有充分的预防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适当的品种。(3)应尽量选择单一抗菌药物预防用药,避免不必要的联合使用。(4)头丸菌素过敏者,
22、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昔类。(5)对某些手术部位感染会引起严重后果者,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若术前发现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定植的可能或者该机构MRSA发生率高,可选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但应严格控制用药持续时间。(6)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36 .I类清洁手术(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I类清洁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感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
23、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37 .哪些I类清洁手术(I类切口)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38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治疗使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管理 应知应会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8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