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管理办法.docx
《特种设备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种设备管理办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特种设备管理办法版次:第X版目录1目的1/122适用范围1/123引用文件1/124定义1/125职责1/126管理内容及要求3/127 考核10/128 记录12/12起草:审核:批准: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证操作人员及相关 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各二级单位。3引用文件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13号令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检查规 定3.3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2001 57号特种设备注册登 记与使用管理规则3.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0号特种设备
2、作业人员监督管理 办法4定义特种设备是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 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 设备,主要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等。5.1 特种设备的主管部门是设备部,其主要职责:5.1.1 参与选型、采购、验收、试车,并参加技术改造方案的讨论和审 查。5.1.2 监督、检查、考核特种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情况。5.1.3 负责特种设备的登记上报和使用许可证的发放工作。5.1.4 参加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并负责上报政府有关部门。5.1.5 不断完善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5.1.6 编制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的年度检验计划,并
3、协调政府部门对公司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的抽查。5.2 安环部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是:5.2.1 组织涉及人身伤亡的特种设备的事故调查分析及上报工作。5.2.2 监督审查各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其执行情况。5.3 教培中心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发证 和复审工作。5.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职责:5.4.1 负责配备熟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知识和国家及政府部门相关法律 法规的专职管理人员。5.4.2 负责组织如下工作:5.4.2.1 认真管好、用好、维护保养好特种设备及辅助设备,妥善解决 运行中发现的各类问题,确保其安全运行。5A2.2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主
4、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监 督、操作等规程及公司制订的各项管理条例,贯彻主管部门的各项安全 指令,做好事故处理工作。5A2.3配合教培中心做好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和 安全教育。5A2.4根据检验周期和设备状况,及时上报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年度检 验检修计划(每年10月30日之前报检测站),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 技术档案,做好特种设备及其档案的管理工作。5.425及时向装备部报告本单位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5A2.6向装备部提出特种设备的报废申请,及新上特种设备的开工告 知备案、报验申请和使用登记等工作。5.4.27提出大修工程的技术方案,参加验收、试车和技措改造方案讨 论
5、。5.4.2.8特种设备图纸和技术资料的存档工作,做好设备动态记录。6管理内容与要求6.1 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与改造6.1.1 设计单位及其设计人员对所设计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 能负责。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必须能够满足人身 及财产安全的要求,在用特种设备改造所设计图纸,需报送装备部特种 设备检测站存档。6.1.2 制造单位对制造的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负责,凡在公 司范围内从事特种设备制造的单位,应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颁发的制造许可证以及安全认可证,未取得相应产品制造许可证或者安 全认可证的单位不得制造相应产品。制造单位必须将制造许可证及安全
6、认可证原件及复印件报送检测站审核,复印件留存检测站。对于到期的 有关证件,制造单位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否则过期后不得制造相应产品。6.1.3 新产品及零部件的开发和应用,必须经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 技术监督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和授权的技术机构做型式实验,然后,方 可以投入生产和使用。6.1.4 外购的特种设备,在购买合同签订前必须审查其制造许可证和安 全认可证,符合要求的方可购买。6.1.5 特种设备的安装、改造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的质量和 安全技术性能负责。安装、改造的单位必须取得资格证书后,方能承担 认可项目的业务,该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包或者分包。6.1.6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
7、前,施工单位或使用单位必须持产品合格证 等相关资料报到检测站,由检测站协调办理开工告知,并到上一级特种 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备案。办理开工告知,施工单位或使用单位需持以下资料:a)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一式五份);b)中文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型式实验报告(必要时);c)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的施工项目合同;d)项目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e)项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f)使用单位和安装、改造项目承担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 代表人与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通讯资料。6.1.7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后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经施工单位自检 合格并出具自检报告后,使用单位向检
8、测站提出验收检验申请,由检测 站负责协调省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进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发给 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特种设备验收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a)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五份);b )改变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记录;c)试运行记录;d)施工单位自检报告(新增无需现场安装的除外)。6.1.8 安装、大修、改造的特种设备验收合格后,负责该项目施工的单 位必须及时将施工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移交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存 入该特种设备的技术档案。6.2 使用与管理6.2.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对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负责,不准 使用无制造许可证或安全认可
9、证单位生产的产品,不准使用检验不合格 的产品和设备,不准使用没有注册登记和使用许可证的设备。6.2.2 新增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在 投入使用前,项目管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特种设备验收,检验合格 投入使用30日内使用单位必须到市技术监督局办理注册登记,并将安 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固定在特种设备的规定位置上后,方可投 入正式使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照规定张挂安 全检验合格标志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办理注册登记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a)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设备五份);b)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c)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d)与
10、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 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文件,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 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e)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或者本单位维 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f)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当由制造企业提供免费维修保养且其期限达到时,必须向检测站补报本 条第四款规定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维修保养责任书。6.2.3 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简称安全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有关特 种设备的法规和标准,并履行以下职责:a)检查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 b
11、)管理特种设备技术档案;C)编制常规检修计划并组织落实;d)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e)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6.2.4 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安 全使用的相应管理制度。6.2.5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年检、月检和日检等常规检查 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可根据本单位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但内容至少应包括:a)对在用特种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承载类特种设备(如 电梯),必要时要进行载荷实验,并根据额定速度进行起升、运行、回 转、变幅等机构的安全技术性能检查。b)月检至少应检查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种设备 管理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4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