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
《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城市供热行业分析报告书.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行业总体运行特点(-)行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在南方的城市供热业相比较北方的城市供热业差异较大,因此 我国的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也主要以黄河以北的省份为主,尤其是东三省和北京市。集 中供热是现在我国最基本的供热方式。1996年到2004年我国集中供热面积的平均增长 率为 14.91%。2003年到2007年11月,我国城市供热行业资产和销售收入一直在增长。销售收入 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5%以上,虽然2006年的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了 20.38%o2003年-2007年11月,我国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除了 2004 年之外,其他各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
2、 20%。但是,从2005年开始,增长速率在逐步变 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资产变化450.00400.00350.003.00250.00200.00150.001.0050.000.0020042005销售收入2006200711T一收入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销售收入变化(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占GDP的比重总体上升。从2003年的0.12% 上升到了 2006年的0.18%,上升了 50%。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供热以及冷热联供的要求
3、越来越高,城市供热在国 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I - 2003年-2007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万|0. 2000%0.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0800%0. 0600%0. 0400%0. 0200%0. 0000%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2003年2006年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产值占GDP的比例(H)集中供热是发展趋势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是城市现 代化的标志。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优越性主要是与分散供热相比较而言的,集
4、中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集中供热用的锅炉容量大,热效率高,可以达到90%以 上,而分散供热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60%左右,或更低。因此城市集中供热代替分散 供热综合起来可节约20-30%的能源。2、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城市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直接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烟尘。 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大,有较完善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除尘率可达90-98%, 甚至更高,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3、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城市集中供热对于方便人民生活,节省城建珍贵用地,缓 解城区用电紧张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以电能转换热能进行供热的电供热市场升温,电供热被认为是一种易以调 节
5、、环保、安全并且计量简便的供热方式,在供暖领域应用有着其他供暖方式难以比拟 的优点,而有些单位不单在供暖上使用之,甚至在生产工艺用热上也使用了电热锅炉。 诚然,电供热有诸多好处,但不管如何,从能量加工转换角度看,将由化学能千辛万苦 转换得来的高能级的电能大规模地直接贬为可由化学能直接转化而得的低能级的热能 消费,其能源利用效率实际上是低的。集中供热兼具节能、环保及其他多种综合效益, 不可轻易动摇,我们要继续努力开展的工作,仅仅在于如何使之发挥更大的用途,争取 更好的效益而已。(四)新技术新能源被越来越多的采用住宅供暖技术近年来的突出动向,是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供暖技术,使开发建设 单位、政府的
6、政策导向、消费者(即住宅的购买者)、设计单位和有关产品的生产厂商, 都面临着较多选择而又难以选择的处境。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能源: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煤在许多城市的限制使用,现已形成煤、燃 气、油和电四种主要能源。同时,水、空气、土壤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在积极开发之 中。(2)热源形式:在燃煤的条件下,采暖热源的大型化集中是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而在采用其它能源的条件下,大型化热源的优势消失,除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以外,小型 集中和分户供暖,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3)具体采暖方式:传统的散热器对流采暖方式,目前虽然仍是主流,但由于多种 原因,正在向辐射采暖方式或完全的空气对流(热
7、风)采暖方式扩展。每一种具体的供暖技术,都是上述这三个层次的排列组合。二、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行业总体效益水平仍然很低盈利能力方面,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泗率和资产报酬率三个指标都在上升,盈利能 力提高。偿债能力方面,虽然负债率提高,但亏损面在降低,利息保障倍数提高,偿债能力 上升。发展能力方面,因为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利润在。左右变动,因此 利泗增长率变化非常大,不将其作为考虑指标,从其他三个指标来看,发展能力平稳。营运能力方面,2(X)7年Ijl月的应收帐款率、产成品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6年都有所降低,所以营运能力略有降低。应收帐款方面,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个原因 就是很
8、多企业都会在年底之前结清帐款,所以1-11月份的应收帐款周转率会低于整年 的。2007年11月2006 年2005 年2004 年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7. 747. 956. 307. 40销售利润率()-0. 53-1.45-2. 76-3. 85资产报酬率()1. 180. 900. 340. 18偿债能力负债率()64. 4663. 3362. 8857. 33亏损面()44.5151.2651.9353. 86利息保障倍数(倍)0. 890. 670. 300. 17发展能力应收帐款增长率()5. 829. 2313. 635. 22利润总额增长率()-74. 04-38. 111.
9、34429. 19资产增长率()15. 3412. 5513. 8416. 17销售收入增长率()19. 8520. 3830. 4716. 39营运能力应收帐款周转率()4. 845. 064. 633. 65产成品周转率()74. 6595. 5565. 4469. 47流动资产周转率()0. 991.000. 980. 86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2004年.2007年11月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二)市场化进程促使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城市的供热公司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是按市场经济运作的生产经营企业单位。长 期以来,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 “热是一种福利,国家包,单位交,个人无偿取热”
10、的定 式。现在虽然实行市场经济,但是为了保持社会稳定,热费价格仍由政府制定和调控, 常常是供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高于销售价格而形成亏损。尽管这部分亏损是必然的, 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供热公司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运行良好的企业需要有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因此,供热公司将 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原有供热管理机构的基础上,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对组织管理机 构进行相应的改革,减少层次,提高办事效率。从2004年以来,城市供热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销售率都在不断提高。2007 年IJl月份的人均工业总产值和人均销售收入就已经高过了 2(X)6年全年的值。具体见 下图。
11、数据来源:世经未来整理城市供热行业人均工业总产值及人均销售收入变化三、行业授信风险分析(-)煤炭价格上涨将引起供热企业成本增加2007年5月份以来,国内煤炭价格结束了下跌趋势,开始稳步上扬,即使在二三季 度煤炭的传统淡季,煤价也没有停下上涨的步伐。进入四季度,煤炭需求高峰到来,全 国动力煤市场交易活跃,主要煤炭生产、集散、消费地区动力煤交易价格再次上扬。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煤炭下游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带动煤 炭需求居高不下。据商务部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冶金、建材等重点煤炭消耗行业均保 持快速增长势头,带动整个煤炭消费增长。前9个月,我国火电、水泥、钢材、化肥四 个行业的耗
12、煤量约占国内煤炭总需求80%以上的行业,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7%、15%、 24%和13.8%。随着北方进入供暖季节,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煤炭供给面则继续受到安全生产和运力紧张的制约。2007年煤炭行业加快了整合 力度,煤炭生产进一步集中,煤炭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趋缓,同比增幅仅为6%-10%o 由于产能方面的限制,预计后期煤炭供应量仍将保持小幅平稳增长的趋势。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考虑到能源产品之间的替代作用,后期对煤炭的需 求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价格将继续受到支撑。在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许多 用油发电的电厂开始改用煤炭发电。价格上涨是供需、成本、比价等多种原因造
13、成。煤炭仍然是城市供热行业主要的燃 料,煤炭价格的上涨造成了供热企业成本增加。虽然城市供热行业可以基于成本举行调 价听证会,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因此,2007年煤炭价格上涨影响了城市供热行业的 效益。(二)成本定价机制降低了上游行业带来的风险2007年6月,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办法明确城市供热价格分为 热力出厂价格、管网输送价格和热力销售价格。城市供热价格由供热成本、税金和利润 构成,实行分类热价。城市供热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由省、自治区、 直格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经授权的市、县人民政府制定。今后,城市供热价格核算须遵循合理补偿成本、促进节约用热、坚持公平负担的原
14、 则。利润按成本利润率不高于3%或者净资产收益率高于长期(5年以上)国债利率23 个百分点核定。成本定价机制的确立其实是一种“煤热联动”的机制,将使得供热企业能够根据上 游成本价格的上升而提高供热价格,减小原材料上升而带来的风险。(H)下游房地产行业投资将有可能减速2007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5%,在北京、深圳等一 线城市连续多月10%的同比涨幅的引领下,房产价格上涨态势正在向其他地区一路蔓延。 房价迎着宏观调控政策逆势上涨,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将带来巨大危害,并且潜 伏着巨大金融风险。但是,从2007年底开始,不断有人开始唱衰楼市,认为中国房地产和的拐点即将
15、 到来。如果中国的房地产真的出现减速,那么对于城市供热行业来说,其增长的动力也 将减小。(四)拖欠费现象严重供暖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性社会公益事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需求,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热力用户严重拖欠采缓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供热逐步实行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规范供热和用热的法规尚未出台。使 得城市供暖愈发凸显出其与时代的错位。首先城市供暖管理的规定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 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当时城市住房改革尚未全面展开,房屋多以公房为主。根据相关规 定,供暖费原则上由单位负担,除非采暖人没有单位。当时现如今住房已完全私有化, 但供暖方面却没有出台新的规
16、范;此外如何在政府的计划指导下将服务性社会公益的 “供热”作为商品进行生产、流通和消费,如何制定合理的热价,并按热计量收费等等 问题。另外,由于供暖合同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也并不 协调。鉴于供热行业中拖欠费现象如此严重,其中很大一部分将会成为坏帐,公司的现金 流和长期利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供热企业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并采取各种措施预 防欠费现象的发生。四、行业授信建议(-)授信机会多元化住宅供暖技术近年来的突出动向,是多元化发展。多元化的供暖技术,使开发建设 单位、政府的政策导向、消费者(即住宅的购买者)、设计单位和有关产品的生产厂商, 都面临着较多选择。多元化体现在以
17、下几个方面:(1)采用能源: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和煤在许多城市的限制使用,现已形成煤、燃 气、油和电四种主要能源。同时,水、空气、土壤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在积极开发之 中。(2)热源形式:在燃煤的条件下,采暖热源的大型化集中是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向, 而在采用其它能源的条件下,大型化热源的优势消失,除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以外,小型 集中和分户供暖,显示出多方面的优越性。(3)具体采暖方式:传统的散热器对流采暖方式,目前虽然仍是主流,但由于多种 原因,正在向辐射采暖方式或完全的空气对流(热风)采暖方式扩展。每一种具体的供暖技术,都是上述这三个层次的排列组合。上述几种方式没有绝对 的好差之分,而是根据各地的
18、情况有所不一样。因此,建议银行在针对相关项目授信时 要结合当地情况,看该种供热方式相比其他行业是否更能发挥效益。(二)产业升级信贷机会多行业风险相对较小随着集中供热的进一步普及和供热管网的升级改造,城市供热行业新增信贷机会非 常多。而且城市供热作为一项公用事业,进入门槛较高,因此竞争较小,相对而言风险 也就较小。第一章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1第一节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变化1一、行业产业链分析1二、行业工业总产值所占GDP比重变化1三、行业投资发展趋势分析2第二节 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3一、供给总量及速率分析3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3三、20082010年供给预测5第三节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8一、需
19、求总量及速率分析8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8三、20082010年需求预测9第四节 供需平衡及价格分析11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11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12第二章行业规模与效益分析及预测15第一节 行业规模分析及预测15一、资产规模变化分析15二、收入和利润变化分析15第二节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17一、行业三费变化17二、行业效益分析18三、行业效益预测18第三章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0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20一、传统供暖方式受到挑战20二、鼓励非公资本参与供热竞争20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21第三节 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22一、合肥拟打破供热三分天下局面建大热电22二、商丘市开
20、始集中供热工程22三、沈阳联网供热工程启动将拆除小燃煤供热锅炉房23四、行业企业资产重组预测23第四节行业技术水平发展分析及预测24一、分户计量收费24二、远距离集中供热26三、银行联网收费28四、城市供热技术发展趋势29第四章子行业分析 32第一节子行业对比分析32第二节 热电联产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35一、发展现状 35二、市场潜力36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运营、盈利、偿债及发展能力等)38四、发展趋势预测38第三节水源热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5一、发展现状45二、市场潜力46三、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47四、发展趋势预测47第五章细分地区分析49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
21、49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49二、行业规模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49三、行业效益指标区域分布分析及预测50第二节 北京市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3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53二、区域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3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54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55(二)北京为市民减负2.1万平房户用上电暖器55(三)为奥运场馆供热太阳宫热电厂2007年12月底发电56(四)自主研发供暖技术 北京怀柔2007年冬节约15%燃煤56第三节河北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7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57二、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分析57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58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
22、59(一)河北昌黎县首次利用海水制冷(热)获成功59(二)河北承德:“节能”成为新建建筑“硬门槛” 59(三)河北承德保障奥运空气质量取缔燃煤散烧锅炉60(四)河北承德率先实施公建供热计量节能改造60(五)河北省邢台市桥西集中供热工程全面铺开61(六)河北石家庄集中供热面积新增200万平米61(七)唐山西山道管线改造 增加供热96万平方米61第四节 辽宁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3一、区域在行业中的规模及地位变化63二、区域经济运行状况分析63三、区域主要企业分析64四、2007年重大发展事项及启示65(一)大连出供热运行标准 供热单位将看天供热 避免冷热不均65(二)辽宁海城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供热 行业 分析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