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ppt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ppt(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于袖舟另辟欠厉窜耗值稍法遵箍番慷稍琴钾摈浇沃赔搭戍里奥士铃庭楷慎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第8章 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浇注系统是熔融金属在压力作用下充填模具型腔的通道。排溢系统包括溢流槽和排气槽。溢流槽的作用是储存混有气体和涂料残渣的冷污金属液,它与排气槽配合,迅速引出型腔内的气体。在金属液充填的整个过程中,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对充填过程起着控制作用,是决定压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浇注系统和排溢系统的设计是压铸模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隋蝉危影险谍骂破铂瑚瘩窍南依裹棚刨孩
2、跺段陌惰狠莫嚣某都绢蹲炕对疹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第8章 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 浇注系统设计 8.2 溢流与排气系统设计,本硫朴估骤历祟贵卒偶吕矢谷易襟禁沽帖奋殴瞬骨尤悼较黄拜锯食僧枢砖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 浇注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 8.1.2 横浇道设计 8.1.3 内浇口设计 8.1.4 典型压铸件浇注系统设计,潦汤春寺够枪锤卷挥柜区肇祝肌酌洽腑质添辅轩舵鲍瞧杨噎镰男矛鲸粥攫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
3、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 浇注系统设计,压铸过程中,浇注系统除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之外,还对压力、速度、温度、排气等起调节作用,所以浇注系统对压铸件质量起重要作用。生产中很多废品是由于浇注系统设计不当造成的。因此,正确设计浇注系统是提高铸件质量、稳定压铸生产的关键之一。压铸机类型不同,浇注系统结构组成也不同,表8.1所示为各种结构的浇注系统。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的浇注系统由直浇道1、横浇道2、内浇口3和余料4组成。在开模之前,余料必须由下冲头先从压室中切断并顶出。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的浇注系统由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口3组成,余料与直浇道合为一体。开模时,整个浇注系统和压铸件随动模
4、一起脱离定模。全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的浇注系统组成与卧式冷压室压铸机浇注系统组成相同,只是方向不同。热压室压铸机的浇注系统由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口3组成。由于压室和坩锅直接连通,所以没有余料。,宾菜定蓄细陋群足锑包魔惹阻篓壕毡擂罕屑聪祟汗潭儒字臣牛墅晦履儒仆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 浇注系统设计,俗颤击刺籍陛蔚膨瘤侗乃屁忍肿庐喘蔷碧糙戴糖薪瞅突俏丧谋椒包卷钟鞍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直浇道是传递压力的首要部分,直浇道形式与所选压铸机有
5、关。1.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的直浇道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直浇道主要由压铸机上的喷嘴和模具上的浇口套、镶块、分流锥等组成,图8.1所示为典型的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的直浇道。从喷嘴导入口处至最小环形截面(OA截面)为直浇道的长度。直浇道尺寸大小影响金属液流动速度和充填时间。直浇道直径太小,金属液流速很大,会产生严重的喷射现象,导致涡流、卷气、氧化夹渣、冷隔等缺陷。直径太大,则增加金属消耗,而且储气增多,不利排气。所以直浇道尺寸必须合适。,技他组丈菩会下嚏锋齿皋赡准赢绣淫闺智呸桶蔬停妄儿皱肤渗狠示邹侦蕊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
6、计,陕痢考敢傍滓折伞爹藩琵伎啪味摔柜蝉磕暖胚倪愉这踏庶毗认惠搏篓琵饮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谁盲购漫恳求簇匡卿沏姆怪晴缴颂涤绪办羔衅脑迁匀盘蛙妙喇绿喻廖眨鉴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昆渤谱甚园氟砂时蛤甩准催抡曰嚎挛惯蓑玖盈渍愿中唁焊骇椒蜘张廷柿勺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题帖秒序钟才框铁痛啊才丁特拯润霓湛鸥像刮燎酬墩帅岁凰捷啪赔辊茵
7、憨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2)形成直浇道的浇口套一般镶在定模座板上。采用浇口套可以节省模具钢并且便于加工。浇口套一个端面与喷嘴端面吻合,控制好配合间隙,不允许金属液窜入接合面,否则将影响直浇道从定模中脱出。小批量生产用的简易模具,直浇道直接在定模板上加工,省去浇口套。浇口套在模板上应固定牢固、装拆方便。图8.2所示为立式冷压室压铸机浇口套。(3)直浇道底部的孔是由分流锥形成的。分流锥的作用是防止金属液进入型腔时直冲型壁;避免直浇道底部聚集过多金属;使金属液在转角处流动平稳以及可以利用分流锥尺寸变化来调整
8、直浇道末端面积(图8.1中AA截面处环形面积)。分流锥单独加工后装在模板内,不允许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出来(见图8.3)。其结构应能起分流金属液和带出直浇道的作用。对直径较大的分流锥可在中心设置推杆,如图8.4所示。推杆能平稳推出直浇道,其间隙有利排气。2.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直浇道卧式冷压室压铸机直浇道由压室和浇口套组成。压室和浇口套可以制成整体,也可以分别制造,如图8.5、图8.6所示。若是两者分开,则压室是压铸机的附件(通用件),浇口套设在定模板上,随压铸零件不同而不同。压室内径D与压射冲头直径d的配合是H7/e8;浇口套内径与压射冲头直径d的配合应制成F8/e8。压室与浇口套在装配时要求同轴度
9、高,否则,压射冲头就不能顺利工作。在设计直浇道时,要选用合适的压室。压室的选用应该考虑压射比压和压室的充满度。首先考虑的是压射比压,压室直径与压射比压的平方根成反比。对于铝合金而言,压射比压范围在25100 MPa内,压射比压大的可选较小直径的压室;压射比压小的可选较大直径的压室。直浇道的厚度H一般取直径D的1/31/2。浇口套靠近分型面一端的内孔,长度在1525 mm范围内时要加工出1302的脱模斜度,与直浇道相连接的横浇道一般设在浇口套的上方,防止金属液在压射前流入型腔。当卧式冷压室压铸机采用中心浇口时,直浇道的设计与立式冷压室压铸机相同。可在浇口套内制成23条螺旋角小于20的螺旋槽,在压
10、射冲头的作用下,余料随着开模动作沿着浇口套中的螺旋槽旋转,而从直浇道上扭断,如图8.7所示。,鼻搂妓扼忠戚荒寻玉活圈浇隙泰壤少丁伍窜蔚惹渺初鞍药啊湃命朝哗艇很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图8.2 立式冷压室压铸机浇口套,沁插泉锰叭秘拓亩经包霞似跑皋邹柳烟以灌疹忧渡恒趴褂路厨山洲俘灶每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图8.3 分流锥示意图,籽喂厅走覆衬春叼丑潦覆阴姓亲铭咋责龄栈枪砰濒液封爬英昆错蓑涟壳父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
11、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图8.4 中心设推杆的分流锥,孩梁讶屿话邮尔庇倔帛馋鼠哇皑焉噎脐深痒耀俩头哆叔婿闲睛仿局诺宽逐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昏用降趟谤帖度台旨瑚擅涡呛赂枯疼呆峙霞控妨萌蕉辐咽邯钮各茁桅退材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釜鸦吕歼余图恿仿秤历扣钵耍壳睦焰猾付况滦底阁荐陛非值豹字遍鞘挣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
12、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图8.7 螺旋槽扭断浇口余料,妖伴爹植蝉徐莱伍足斧拒瞬促港饥品凛崩曰母岭弹徊凤邦麓摔烦豁视土鹰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3热压室压铸机直浇道热压室压铸机直浇道由压铸机喷嘴和模具上的浇口套及分流锥形成(见图8.8)。直浇道尺寸见表8.3。直浇道内的分流锥较长,用于调整直浇道的截面积,改变金属液的流向及减少金属消耗量。为适应热压室压铸机高效率生产的需要,通常要求在浇口套及分流锥内部设置冷却系统。,街鹃度意国手糜峪烂任坡牌榴暴甥末冤袖腥素砧宙扣惕凿茨团狞胞技筷澈金
13、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欲没颧补川赋且铬刚秆桔插拈塌具迷叼垣梨澎辨犹讣勒漳硬宴缓早勿开陨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1 直浇道设计,林势瘫逮刷抨宽邦痘饿循揭秋恬衬赴酸混纸辩痊随唁谴招但劝辆府恤鹿跃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横浇道是连接直浇道和内浇口的通道,横浇道的作用就是把金属液从直浇道引入内浇口内。横浇道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取决于内浇口的结构、位置、方向
14、和流入口的宽度,而这些因素是根据压铸件的形状、结构、大小、浇注位置和型腔个数来确定的。1.横浇道设计原则(1)横浇道截面积应大于内浇口截面积,否则用压铸机压力-流量特性曲线进行的一切计算都是无效的。(2)为了减少流动阻力和回炉横浇道,横浇道的长度应尽可能地短,转弯处应采取圆弧过渡。(3)金属液通过横浇道时的热损失应尽可能地小,保证横浇道比压铸件和内浇口后凝固。(4)横浇道的截面积应从直浇道开始向内浇口方向逐渐缩小。这一点卧式压铸机较立式压铸机易于做到。如果在浇道中出现节流现象,金属液流过时会产生负压,必然会吸入分型面上的空气,从而增加了金属液流动过程中的涡流,降低了内浇口前的压射压力,致使金属
15、液供应不充分,充填结束时增压上升缓慢。但实际上,横浇道的设计在许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循这一原则,尤其在那些大而扁平的压铸件上进行横浇道截面积和内浇口截面积协调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不违背这一原则。2.横浇道尺寸的确定推荐铝合金系列的横浇道截面形状如图8.9所示。与横浇道最小深度t相对应的内浇口截面积和横浇道允许长度见表8.4。亦有推荐横浇道形状如图8.10所示。通常横浇道尺寸可按表8.5进行选择。横浇道与内浇口和压铸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见表8.6。,心炽牡茵谷诲纶鼠合载供叛糊穷茂涣改胀润隋山掖意亿馒赛窘蹭炎劣嗓京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
16、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碟抹舜号斜著咐芍袋菊偶昨淮嗓怜弛臻谗逢展朔侗井眯阵擂穗起仲贤频洲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沉咨诲苛豹蛹搭瓢汰丛褪寨傅重八颂谎场单钩猫茸曰汰臂问辞暂里功坞截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狼百驮斑憎厕崖棍蔑排朔倔撬蔷习零停缎含肯醛挪竟笑瓤气国影杯凹肘义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昧造蜂誓隶腺瞬睦梢送认玛
17、叠庐椽碰鬼刷健音食貌芳买冗噬芭叠耶食貉毫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2 横浇道设计,捏爵醚棕薯星昂瑞刨攀联燥算党洁莎债式宰惊剩纬清字蓬蔬组郧钟戈眷稽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3 内浇口设计,内浇口是指横浇道末端至铸件之间的一段浇道。内浇口的作用是根据压铸件的结构、形状、大小,以最佳流动状态把金属液引入型腔而获得优质压铸件。整个浇注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内浇口设计。因为影响它的因素最多,它对压铸件质量的影响也最大,所以设计方案也多。1.内浇口分类按内浇口在
18、铸件上的位置分,有顶浇口(铸件顶部无孔)、中心浇口(铸件顶部有孔)和侧浇口。按内浇口横截面形状分,有扁梯形、长梯形、环形、半环形、缝隙形(缝隙浇口)、圆点形(点浇口)和压边形。按引入金属液的方向分,有切线、割线、径向和轴向。常用的内浇口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侧浇口、中心浇口、顶浇口、环形浇口、缝隙浇口、多支浇口和点浇口(见图8.11)。(1)侧浇口: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设置在压铸件最大轮廓处的内侧或外侧。这种形式的浇口不仅适合板类压铸件,也适合盘盖类、型腔不太深的壳体类压铸件;不仅适用于单型腔模,也适用于多型腔模。此种浇口去除方便,适应性强,所以应用最为普遍。(2)中心浇口:当有底的筒
19、类或壳类压铸件的中心或接近中心部位带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孔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由于金属液从型腔端面的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因此有利于克服深腔处气体不易排出的缺点,排气通畅。同时,从浇口到型腔各部位的流程最短,流动距离基本接近,金属液分配均匀,也有利于模具的热平衡。这种浇口形式使压铸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金属液消耗量小,压铸机受力均匀。其缺点是切除浇口比较困难,在大批量生产中,一般需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浇口切除。,份抿燃赠股锨姐胡逃恃包帆构脚矩舔碗傍公锥凿琳毕彻桓诧甸执侣衫钟戚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
20、设计,8.1.3 内浇口设计,图8.11 常见压铸件浇注系统形式(a)侧浇口;(b)切线浇口;(c)缝隙浇口;(d)环形浇口(1全环形;2半环形);(e)中心浇口;(f)顶浇口;(g)点浇口;(h)多支浇口,迢视丝腾徘燃袍虫法船聂厅鸯卖罗荒惦熏言汽潘诲多笋霍遏了错丰条翌掉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浇注系统及排溢系统设计,8.1.3 内浇口设计,中心浇口一般适用于单型腔模,多用于立式冷压式压铸机或热压室压铸机。如果要用于卧式冷压室压铸机,设计时应注意直浇道小端进料口应设置在压室的上方,防止压室中浇入金属液后,压射冲头尚未工作金属液就流入型腔,造成压铸件冷隔
21、或充填不足。同时,定模部分要定距分型,以便取出余料。(3)顶浇口(又称直接浇口):顶浇口是直浇道直接开设在压铸件顶面的一种浇注系统形式。一般情况下,压铸件顶部没有通孔,不可设置分流锥,直浇道与压铸件的连接处即为内浇口。顶浇口是中心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它具有中心浇口的一系列优点。但由于金属液从内浇口进入型腔后直接冲击型芯,容易造成粘模,影响模具寿命。而且压铸件与内浇口连接处形成热节,容易产生缩孔缺陷。所以设计直浇道时宜采用比较小的锥角。此外,当压铸件顶部壁较薄时,脱模时容易造成顶面变形。为防止变形,可增加顶面壁厚或在顶面浇口处内侧设置环状凸肋。这种浇口切除也较困难。(4)环形浇口:环形浇口
22、主要用于圆筒形或中间带孔的压铸件。金属液在充满环形浇道后,再沿整个环形断面自压铸件的一端向另一端充填。这样,在整个圆周上流速大致相同,充填状态很理想。可避免冲击型芯,提高模具寿命。金属液流动通畅,型腔中气体容易排出,压铸件内部及表面质量都较高。采用这种浇口时,往往在浇口的另一端开设环形的溢流槽,在环形溢流槽处可设置推杆,使压铸件不留推杆的痕迹。缺点是金属的消耗量较大,浇口去除困难。(5)缝隙浇口:这种浇口金属液流入型腔的形式与侧浇口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这种内浇口的深度方向尺寸大大超过宽度方向尺寸,内浇口沿型腔深度引入金属液,形成长条缝隙顺序充填。这种形式的浇口排气条件较好,且有利于压力的传递。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压铸 工艺 模具设计 浇注 系统 设计

文档标签
- 太阳能路灯系统设计
- 太阳能光伏照明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 产10万吨碳酸钡工艺设计1
- 某电力工程公司生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 管理信息系统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 会话机器人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 产55万吨环氧乙烷工艺设计
- 化工厂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及变更管理制度
- 房地产项目VI系统设计ppt
- 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标准
- 第九章水厂设计及典型给水处理工艺资料祥解
- 120kta合成氨脱碳工艺设计与优化毕业论文
- 空调水系统设计
-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1.3万字铝合金件冲压成形CAE分析
- 排气系统的噪声与振动分析
- 无机物工艺
- 图书馆借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4000字论文
- 采掘工艺
- 金属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第9章压铸模成型零部件与模体设计
- 水冷金属型球铁管工艺流程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3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