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docx
《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统筹集约发展,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快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
2、、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高水平气象保障。(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气象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智慧气象建设迈入全国第一方阵。到203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气象科技创新高地,智慧气象全面建成,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气象保障水平国内领先,建成气象强省。二、重点任务(一)保障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
3、灾第一道防线。1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健全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落实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责任。发挥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能作用。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防联动机制,细化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防御指引。建立致灾风险联合研判、风险预警联合发布、极端天气防灾避险、气象灾害鉴定评估等制度。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决策信息支撑系统。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巨灾保险等风险转移制度。(省气象局、公安厅、水利厅、自然资源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应急厅等部门,各省辖市政府和济
4、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省辖市政府和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负责,不再列出)2 .提高城市气象灾害风险韧性应对能力。将气象灾害防御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定期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相关规划。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精细化动态监测体系,将智能气象设施纳入城市新基建范围,赋能智慧城市数字化运行管理。全面融入“城市大脑”,建设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防洪排涝、交通出行、建筑节能等智能气象服务系统。开展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估、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城市通风廊道规划设计以及区域性建设、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相关成果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郑州都市圈智慧气象工程,提高局地强降
5、雨、雷暴大风、冰雹、龙卷、雷电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精密监测水平。(省发展改革委、公安厅、水利厅、交通运输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3 .增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根据气象灾害影响修订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优化防御措施。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内容。将气象灾害防御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融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推进气象科普场
6、馆(展区、流动设施)县级以上全覆盖。(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教育厅、科协、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一)推进融合发展,实施“气象+”赋能行动。4 .实施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创建行动。实施农业气象能力建设工程,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和多场景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提升智慧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规范高标准农田气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制度,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建设中原农谷现代农业气象科技园、周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等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和黄淮平原农业与生态气象综合试验基地,打造国家级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将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纳入
7、乡村建设行动,构建行政村全覆盖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响应体系。按照规定开展乡村振兴气象保障示范县创建。(省农业农村厅、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5 .实施交通强省气象保障行动。建设河南省交通气象服务中心,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气象服务平台,提供分灾种、分路段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开展交通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科学规划布局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气象监测站网。加强气象交通数据共享共用。开展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为内河航运、商贸物流等提供气象服务。(省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6 .实施文旅强省气象保障行动。加强重点旅游景区气象
8、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气象监测设施和预报预警信息传播设施全覆盖。文化和旅游、气象部门要联合指导重点旅游景区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隐患排查、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灾害避险场所等工作。强化气象旅游资源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省文化和旅游厅、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7实施民生保障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公共气象服务清单制度,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气象服务供给模式,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能源、电力、金融、保险等行业,建设河南省巨灾保险气象研究中心、河南省风能太阳能气象工程研究中心。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面向健康生
9、活、户外体育、新型消费等领域,开展分众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气象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气象局、通信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重大战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8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气候变化对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农业、城市等影响评估,加强生态系统安全气象风险预警。建设温室气体立体观测网,建立温室气体及碳中和基础数据库和监测评估业务系统。建立绿色生产总值气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加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气象分中心能力建设。(省气象局、生态环境厅、省委军民融合办、自然资源厅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9 .加强
10、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详查和发电功率、发电量预报预测,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宏观选址、规划布局、运行调度提供全链条服务。加快气候经济创新发展,推进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争创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国家级气候品牌,打造乡村氧吧、气候康养乡村、气候宜居乡村等省级气候生态品牌。制定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标准,建立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协作共享机制,助推全省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效能全面提升。(省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文化和旅游厅、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10 .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和效益。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军地协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关于 加快 推进 气象 质量 发展 意见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14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