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除铁器技术规格书.docx
《盘式除铁器技术规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式除铁器技术规格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盘式除铁器技术规格书2023年08月总则1、本规格书仅适用于国能新疆红沙泉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红沙泉露天煤矿地面生产系统一系统一期工程设备订货招标。2、投标厂商提供的设备应功能完整,技术先进,并能满足人身安全和劳动保护条件。3、所有设备必须按相应规范设计制造,在正常情况下均能安全、持续运行,而不应有过度的应力、振动、温升、腐蚀、老化问题。建设单位和招标方鼓励投标厂商提供优于本规格书要求的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及部件。4、设备零部件应采用先进可靠的加工、制造技术,应有良好的表面几何形状及合适的公差配合,所有外购配套件必须选用优质、节能、环保、先进的产品,并有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检验合格证,严禁采用国家公
2、布的淘汰产品。对重要部件需取得招标方认可或由招标方指定,投标厂商应对外购部件及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对质量负责。5、本规格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厂商应承诺提供符合本规格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及规程规范的优质产品。6、投标厂商可根据自己的制造和生产经验,对本规格书提出修正方案,供招标方参考。7、在合同签订后,招标方有权提出因标准、规程及规范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修订要求,具体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8、设备采用的专利及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合同报价中,投标厂商保证招标方不承担有关专利技术的一切责任,且设备合同价不变。9、供方
3、对整套设备及配套辅助系统负有全责,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认可。10、本技术规格书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部分,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11、需要在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均由供方负责办理,并承担办理相关手续的费用。第一章概述1第二章使用条件22.1场区概况22.2煤质特性32.3设备工作条件9第三章标准和规定103.1 设备遵循的共用标准103.2 设备遵循的专用标准10第四章技术性能要求124.1 通用技术要求124.2 设计参数134.3 3技术要求144.4供货范围16第五章图纸和技术资料18第一章概述红沙泉矿区位于奇台县城
4、东北42方向直线距78km处,行政区划属奇台县管辖。矿田外部交通方便,有奇台-北山煤窑柏油公路从矿田穿过,距奇台县城行距约78kmo项目周边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道路起点于五彩湾(与国道216线相接)至将军戈壁(与省道228线相接)再至芨芨湖治沙站,全长137km,为二级道路。区内地形平缓,汽车可四处通行。已建成的乌-准铁路专用线为露天矿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运输通道,露天矿铁路专运线从乌-准铁路北山站接轨。矿区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19km,距哈密市460km,距乌鲁木齐约300km。露天矿煤生产采用单斗-卡车-半移动式破碎站-带式输送机半连续开采工艺。地面生产系统一系统一期工程,从一级破碎站
5、开始,1号破碎站选用半移动式,布置在工业场地南段,露天矿所产毛煤(W1800mm)由自卸卡车运至1号破碎站进行破碎,破碎后粒度W300mm的原煤经MII带式输送机系统进入IT转载站,MIl带式输送机机头溜槽选用带翻板分岔溜槽,进入转载站后的煤流进入M12或M22带式输送机,M12带式输送机在I-3转载站与M13带式输送机搭接,由M13带式输送机将煤运入筛分破碎车间,筛分破碎车间后系统属于地面生产系统二系统一期工程。地面生产系统建设规模30.0Mta,本工程为地面生产系统一系统一期工程,系统建设规模15.0Mtao地面生产系统生产能力:Q=5000th工作制度:本次设计在不影响露天煤矿正常生产的
6、前提下,根据现行煤炭工业露天煤矿设计规范,确定本项目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30d,日工作时间为16h。本项目在MII带式输送机中部平直段、M12带式输送机机头处设置盘式除铁器,用于除去运输原煤中铁器等杂物。本文件为盘式除铁器的技术规格书。供方应提供设备正常生产所必须的主机、零、部件并提供相关设备运行正常与否的监测手段和合同规定质保期内(但不限于)应有的易损部件的备件。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及技术服务。供方应仔细阅读本技术规格书中制定的全部条款,可提供比本技术规格书中规定性能更好的设备和材料,以便用户选择。正常生产所必需的部件无论在技术规格书中是否加以说明,均应全部提供。供货范围中列出各部件的技术数
7、据由供方加以完善。第二章使用条件2.1场区概况1、交通位置红沙泉露天煤矿位于奇台县城北东直线距离78km处,行政区划属奇台县管辖。区内地形平缓,多数地段可通行汽车,内部交通方便。外部有奇台北山煤窑柏油公路从露天矿穿过,井田北有乌准铁路五彩湾至将军庙段和至准东站段铁路,经该线可通达新疆内外。S228省道(三级公路,沥青路面)在井田东侧南北向通过,向南与S303省道相接,向北可与S324、S302省道相交,S228省道距主井工业场地Ikm左右。交通十分便利。2、气象露天煤矿属大陆干旱荒漠气候,年温差和昼夜温差较大,68月为夏季,气候炎热,白天气温常在40以上,绝对最高气温达43.2(2004.7.
8、13)。11月次年2月为冬季,气候严寒,绝对最低气温达-49.8(1969.1.26)o年平均降水量106mm,年蒸发量12022382un,全年日照3053h,8月偶有雷阵雨,冬季积雪稀少。区内常年多风,多以西北风为主,风力一般45级,经常有78级大风,最大可达10级以上并伴有强大的沙尘暴天气。3、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8)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l8306-201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VU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4、地形地貌露天矿位于准嘎尔盆地东南,区内地势南高、北西低,地貌形态为残丘状剥蚀平原,海拔+657+753m,最大比高96m,相对高
9、差一般在30m左右。项目所在位置地势相对较平坦,高差较小。5、工程及水文地质区内大多数地段地表无常年水流。在露天矿南缘有一著名的红沙泉是唯一的泉水点。以泉水为源头,形成一径流,流向北,流出约200m后径流下渗或蒸发终结。暂时性水流主要由夏季偶降暴雨形成,地表水或向北西流出,或向低洼地段汇集、滞留,后一种情况地表水在原地下渗或就地蒸发,最终形成淤积泥板地(俗称白板地)或盐渍化砂土。2.2煤质特性红沙泉一号露天矿内的含煤岩组有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Lx)和下统八道湾组(J1b)o八道湾组地层含煤性相对差,西山窑组是矿田内主要含煤组。1、西山窑组该组地层中各钻探工程控制该组大于0.3Om以上的煤层17
10、层,平均全层总厚69.16m,平均纯煤总厚66.79m,按地层总厚224.Ilm计,含煤系数为30.86%o其中大于1.OOm以上的可采编号煤层11层,从上至下编号为B八B;、B3、B;、B?下、B?上、B2、B2、B1、B:、B00其中Bi、B3、B2,、B1BO全区可采或在独立分层区内全区可采,B/、B3,、B?上、B2、BJ大部可采或在独立分层区内大部可采,B.,下局部可采。11层煤平均全层总厚68.38m,平均纯煤总厚66.03m,平均夹砰厚2.35m,含砰率3.44%。先期开采地段内含可采编号煤层10层,从上至下编号为:B八B/、B3、B3,、B3BB2、B2、B1.BJ。10层煤平
11、均全层总厚72.64m,平均纯煤总厚70.36m,平均夹砰厚2.28m,含砰率3.14%。首采区内含可采编号煤层6层,从上至下编号为:B3B2B2、B2,、B1.Bo6层煤平均全层总厚29.04m,平均纯煤总厚28.10m,平均夹肝厚0.94m,含砰率3.24%可采煤层特征分述如下:(1) Bi煤层B,煤层为区内西山窑组上含煤段的顶部、西山窑组的顶部可采煤层。煤层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变异系数为37%,总体呈北西厚南东薄的变化趋势。在矿田北西部以特厚煤层为主,在东南部一带为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煤类以BN31号不黏煤为主,CY41号长焰煤呈零星分布,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1厚煤
12、层,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2.633L09m,平均20.03m。先期开采地段厚lL843L09m,平均25.48m。煤层结构简单复杂,42孔中22点无夹砰,12点含1层夹砰,2点含2层夹砰,2点含3层夹阡,1点含4层夹砰,5点含5层以上夹砰,夹阡岩性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厚度为00.83m,平均O.20m,平均含阡率在0.99机先期开采地段厚00.55m,平均0.12m。顶板以泥岩为主,砾岩、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次之。底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次之。(2) B;煤层B煤层位于B5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上含煤段的上部、西山窑组的上部可采煤层。煤层不稳定,厚度
13、变化较大,厚度变异系数为96%,总体呈西厚东薄的变化趋势。在矿田西部以厚煤为主、东部以中厚煤层为主。煤层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5厚煤层,煤层大部可采,可采面积占煤层应分布层位面积的70%左右。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LO8.75m,平均3.54m,厚度标准差2.49、变异系数70%。先期开采地段全层厚1.347.35m,平均4.74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大部无夹砰,12孔中9无夹肝,1点含1层夹肝,2点含2层夹砰,夹肝厚0L03m,平均0.13m,岩性为含炭泥岩,平均含砰率在4.50%。先期开采地段全层厚0L03m,平均0.39m。顶板
14、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少量,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岩、细砂岩少量。(3) B,煤层B,煤层位于BJ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上含煤段的底部、西山窑组的中上部煤层。煤层较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厚度变异系数为33乐总体呈中西部薄,向东、北、南变厚。全区煤层以特厚为主,在中西部边缘一带变薄为厚或中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煤质变化中等。煤层全区可采,该煤层为区内第3厚煤层,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5.0819.6Onb平均ILlOm,先期开采地段全层厚5.1416.46m,平均10.99m。煤层结构简单复杂,66个见煤孔中,22点无夹肝,20孔含1层、10孔含2层、7孔含3
15、层、2孔含4层夹肝、5孔含5层以上夹砰。夹砰岩性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夹砰厚03.04m,平均0.48,平均含砰率在4.14%。先期开采地段全层厚01.57m,平均0.39m。顶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次之,中、粗砂岩少量。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少量。(4) B3煤层B3,煤层位于治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顶部、西山窑组的中部煤层。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大,厚度变异系数为82%。总体呈南厚北薄的变化趋势。南部以特厚或厚煤层为主,北部为中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可采范围内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7厚煤层,
16、煤层在分布区内大部可采(指独立煤层分布区)。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L08.1m,平均L78m。先期开采地段厚L012.26m,平均L38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少数无夹砰,28孔中11孔无夹砰,13孔含1层夹砰,3孔含2层夹砰,1孔含3层夹砰。夹砰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夹砰厚0-1.34m,平均0.29m。平均含肝率14.07%。先期开采地段全层厚0l.34m,平均0.29m。顶板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次之,中、粗砂岩少量,底板为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细砂岩次之。(5) B3下煤层该煤层位于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中上部、西山窑组
17、的中部煤层。煤层不稳定,厚度变化大,厚度变异系数为91%,总体呈中间厚东、西薄的变化趋势。在中部以中厚煤层为主,向东、西部渐变为薄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小,可采范围内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10厚煤层,煤层局部可采。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1.01.55m,平均L13m。先期开采地段厚1.0L55m,平均1.16mo煤层结构简单,大部无夹砰,44孔中有43孔无夹砰。1孔含1层。夹砰岩性为炭质泥岩,夹砰厚00.33m,平均0.01m。平均含砰率1.61%。先期开采地段厚00.33m,平均0.02m。首采区厚0m。顶板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
18、质粉砂岩、含炭泥岩次之,另有少量细砂岩,底板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次之,另有少量细砂岩,中砂岩。(6) B2上煤层该煤层位于B3下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中上部、西山窑组的中部煤层。煤层不稳定,厚度有一定变化,厚度变异系数为90%,呈东、西厚中部薄的变化趋势。北东部、北西部属厚煤层,中部变为薄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可采范围内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9厚煤层,煤层大部可采。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1.04.55m,平均2.05m。先期开采地段厚1.04.55m,平均2.OOmo煤层结构简单,63孔中54孔无夹肝,有7孔含1层、2孔含2层,夹砰岩
19、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厚00.51m,平均0.04m,含砰率2.78%。先期开采地段厚00.44m,平均0.04m。首采区厚00.43m,平均0.06m。顶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次之,另有少量细砂岩、粗砂岩,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次之,另有少量细砂岩。(7) B2煤层该煤层位于B2上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中部、西山窑组的中下部煤层。煤层较稳定(偏不稳定),厚度变化大,厚度变异系数为157%,呈南厚北薄的变化趋势。西南部、东部属特厚煤层,中部为中厚煤层,北部边缘一带为薄煤层,甚至不可采。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可采范围内煤质变
20、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8厚煤层,煤层大部可采,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1.0-24.08m,平均2.22mo先期开采地段厚1.02.08m,平均1.36m。首采区厚1.01.76m,平均1.23m。煤层结构简单复杂,104孔中91孔无夹肝,有10孔含1层、1孔含2层、1孔含3层、1孔含5层以上夹肝,夹肝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厚02.43m,平均0.08m,含肝率4.37%。先期开采地段夹砰厚00.40m,平均0.02m。首采区内无夹肝。顶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次之、少量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含炭泥岩次之、少量中砂、细砂岩。(8) B2煤层该
21、煤层位于B?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中部、西山窑组的下部煤层。煤层较稳定(偏稳定),厚度变化较小,厚度变异系数为22%,总体呈北厚南薄的变化趋势。北部、中部为大片的特厚煤层,南部为厚煤、中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煤类单一为BN31号不黏煤,可采范围内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为区内第2厚煤层,煤层全区可采。可采范围内煤层(可采纯煤)厚2.72-24.71m,平均14.98m。先期开采地段厚4.2220.65m,平均15.65m。首采区厚8.88-20.65m,平均16.54m。煤层结构简单复杂,156孔中59无夹肝、有41孔含1层、29孔含2层,18孔含3层、3孔含4层、6孔含5层夹砰
22、。夹砰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含炭泥岩,厚02.70m,平均0.5Inb含砰率3.29机先期开采地段厚02.70m,平均0.54m。首采区厚O2.70m,平均0.44m。顶板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次之,另有少量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砾岩,底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含炭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次之,另有少量中砂、细砂岩。(9) Bl煤层Bl煤层位于B/煤层之下,为区内西山窑组下含煤段的底部、西山窑组底部煤层。煤层较稳定,厚度有一定变化,厚度变异系数为51乐呈西厚东薄的变化趋势,全区内西部、中部属特厚煤层,向北、北东、东部边缘变为中厚至薄煤层。煤层结构简单至复杂,煤类以BN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器 技术 规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9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