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色建筑应用分析.docx
《城市绿色建筑应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色建筑应用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绿色建筑应用分析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小型城市建设成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根底。由于经济推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住房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过去的“安居”物质理念逐步开始追求“绿色”精神理念,这促使建筑业走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11.o1中小型城市建筑发展现状1.1粗放开发模式1978-20*我国中小型城市建筑从17.9%提高到52.6%,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这种迅速的背后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发展。我们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建筑粗放式开发
2、不但吞噬了大量农业和生态用地,还出现许多监管不严,建筑垃圾过多不能有效处理,房地产规划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等多因素问题。1.2 既有建筑能耗建筑运行对水、电、燃气等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十分明显。2000年以前城市建设开发中多数为非绿色节能建筑,其比例占城市建筑面积80%o大量非绿色节能的既有建筑不但加剧了资源和能源消耗,还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城市中来源于建筑的改扩建及维持其功能正常运行的碳排放量占60%,来源于汽车尾气的仅占30%o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能耗需求。1.3 中小型城市环境资源绿色建筑本身是从建设开发的源头解决建筑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在以往“先建设
3、后绿化”的二次投入中解脱出来,依托中小型城市环境根底,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措施,使得区域开发后的水文、地质、地貌与开发前保持一致。以呼伦贝尔市为例,林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水资源总量28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比照已经被雾霾、水污染影响的大城市,显然小中型城市建设必须选择绿色建筑开发理念,促使我们从源头保护为数不多的自然遗产。2中小型城市应用绿色建筑的必要性2.1人的自身需求由于人们不断搬迁,中小型城市的城市化范围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建筑开发如雨后春笋。人口的密集,建筑用地价格的上涨,以及不断提高的大众物质需求,迫使城市不得不继续向
4、外扩张。正如协同理论中的自组织原理一样,城市的扩大化并不是政府的导向,而是大众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2.2生态环境需求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21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占能源总消耗量的27.45%o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占比例还将上升至35%左右。以此速度计算到20*年,建筑能耗可能到达1089亿吨标煤,夏季空调负荷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工作Mo伴随着重发展中小型城市,拆旧建新蔚然成风,拆掉带来许多无法转化的建筑垃圾。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交织的环境生态问题不断扩大,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3绿色建筑在中小型城市应
5、用中的问题1.1 认知问题低能耗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绿色建筑的长期环境效益,这些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动力和消费需求,也无法鼓励建筑商、消费者主动投身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环境效益的不确定性,效益显现的长期性,政府的推行力度以及建筑商对利益追逐的短期性等问题,都影响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1.2 技术问题当前中小型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最大阻碍并不是绿色建筑的技术落后,而是相关企业缺少技术培训,无法与时俱进了解当下先进绿色技术。这会影响企业在绿色建造上的积极性,减慢绿色建筑推广速度。中小型城市大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高校科研与企业技术应用接轨,中小型城市建筑开发只能被动承受“绿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绿色 建筑 应用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