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线技术规范书(试行).docx
《五类线技术规范书(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类线技术规范书(试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超)五类线技术标准规范书广东省电信公司2001年12月目录前言2页一、概述4页二、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6页1、 原材料6页2、 电缆结构7页3、 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全性能11页4、 电气特性12页5、 传输特性13页6、 试验方法18页7、 标志、包装和存储20页三、安装22页四、工厂检验23页1、 出厂检验23页2、 型式检验24页3、现场检验25页附录A、B26页J一刖三本规范书依据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YDzrlO19-200*编写,并参考了ISO/IECLL801:1995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和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
2、线的有关内容。(2)本规范书与YD61019-2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依据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标准,对于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起始测试频率从IMHZ降到0.772MHz,扩展了低频的范围。将衰减、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衰减的相关指标的各频率的实测值列表注明,作为测试的标准。按国际标准将超五类线(5e)细分为两档:125MHz(5el20c)和165MHz(5el60c)。修改了结构回波损耗的要求。规定了必须在护套下加之撕裂绳。本规范书从发布之日起,在广东省电信公司范围内作为设计、采购、施工和验收部门的技术依据。本规范书由广东省电信公司提
3、出并归口。本规范书起草单位:广东省电信公司工程建设部广东省电信器材公司本规范书起草领导小组:组长:李华;副组长:王琪、陈志然;成员:陈洪、黎建华、张海明、邹远征;本规范书主要起草人:黎建华、黄广超、刘彪一、概述1、犍本规范书规定了(超)五类100。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储运等要求。本规范书合用于(超)五类IOoQ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创造、验收及使用。泡沫和泡沫皮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也可参考采用本规范书的有关条款。本规范书规定的电缆用于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工作区通信引出端与交接间的配线架之间的布线,以及住宅综合布线系统的用户通
4、信引出端到配线架之间的布线。2目的制定本规范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广东省电信公司关于智能化小区布线系统的100Q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的设计、施工及验收。3、引用标准丫口”一1019200*标准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径绝缘水平对绞电缆(报批稿)(2) IEC/ISO标准信息技术-用户大楼综合布线(3) ANSI/TIA/EIA-568-A-5商用楼通信布线4、砂本规范书采用YD/T838.1和YD/T926.1中的定义及以下定义。4.1 传播速度(相速度)Velocityofpropagation(Phasevelocity)传播速度定义为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传播速度以m/s表示。传播
5、速度也可以用波速比表示,波速比是波在电缆中传播速度与波在自由空间传播速度之比,后者取作299792458mso传播速度通常由相角和角频率确定。传播速度(相速度)由下式确定:V=2fP式中:f-频率,单位为HZ;V-传播速度,单位为m/s;P-相移常数,单位为1/m;角频率,单位为1/s。4.2 相时延(PhaSedelay)相时延定义为电缆长度L与传播速度之比。相时延由下式确定:T=LAzP式中:T-相时延,单位为S;V-传播速度,单位为m/s;P1.-电缆长度,单位为m。4.3相时延差偏移Differentialphasedelayskew相时延差定义为电缆中任意两线对间的相时延的差值。二、
6、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1、1.I哪1.1.1 导体采用实心铜导体。铜导体应符合GB/T3953中TR型的软圆铜线的要求。1.1.2 成品电缆上导体的断裂伸长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导体断裂伸长率导体标称直径(mm)断裂伸长率(%)0.5N150.5210备注:导体直径应符合24#线规或者上述导体标称直径的要求L2麒绝缘材料可采用实心聚烯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烧或者聚全氟乙丙烯。聚烯烧绝缘材料应采用符合YD/T760规定的低密度、中密度或者高密度聚乙烯,或者聚丙烯;低烟无卤阻燃烯烧绝缘材料的要求见YD886;聚全氟乙丙烯绝缘材料要求见GB/T9351。绝缘应连续地挤包在导体上,其厚度应使成品电缆符合规
7、定的性能要求。IoOQ电缆绝缘的最大外径不宜大于1.3mm。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识别标志。绝缘线芯的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并应符合GB6995.2要求。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绝缘的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魂I项目名称单位指标1绝缘色迁移试验不迁移处理温度Co40FEP40其他绝缘材料802处理时间H242绝缘的断裂伸长率,中间值%实心聚烯燃,300LSNHP2125FEPN2003绝缘收缩试验%5处理温度Co40(超)五类线技7K规范书PP1302HDPE1152MDPE1002LDPE1002LSNHP1002FEP2322处理时间h14绝缘热老
8、化后的卷绕试验(此项在考虑中,可否删除?)5绝缘低温卷绕试验失效数/试样数0/106处理温度CoPP-02PE-552LSNHP-02FEP-402处理时间h12、雌2.1 线对由分别称作a线和b线的两根绝缘导线均匀地绞合而成的线叫线对。为使绞合线对结构稳定,允许a线和b线的绝缘局部粘连。线对对绞节距的设计应能使成品电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传输特性要求。2.1.1 线对色序绝缘线芯应按规定的颜色色序构成线对。线对优先采用颜色色序见表。表3优先采用颜色色序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标志颜色线对序标志颜色线对序标志颜0线对序标志颜色1A白儒)6a红f蓝I11蓝(黑)16a黄(蓝)21a蓝(紫)h四h会h这
9、h芭h三2a白(橙)7a橙(红)12a橙(黑)17a黄(橙)22a橙(紫)h梢h梧H梧h梧h楮3a白(绿)8a绿(红)13a绿(黑)18a黄(绿)23a绿(紫)b绿h绿h绿h绿b绿4a白(棕)9a红(棕)14a棕(黑)19a黄(棕)24A棕(紫)b棕h棕h棕h棕b棕5a白(灰)10a灰(红)15a灰(黑)20a黄(灰)25a灰(紫)b灰b灰b灰b灰b灰注:表中括号内的标志颜色为色环或者鱼条的颜色100电缆中各线对的对绞节距38mm时,线对颜色色序可用表4所示的代用颜色色序表JO表4100电缆线对的代用颜色色序线对序号标志颜色线对序C3标志颜鱼线对序C3标志颜色线对序标志颜仇线对序CZJ标志颜色
10、1a白6a红11a黑16a黄21a紫h三hh三h法h谯2a白73123照17a茜22紫h梧h梧h百h上h楮33白8a13黑18d蓄23a紫h绿h绿h绿h绿h绿4a白9a红14a黑19a黄24A紫b棕b棕b棕b棕h棕5a白10a红15a黑20a黄25a紫b灰b灰b灰b灰h灰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若干子单位绞合而成。b)100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者表4的规定。c)缆芯结构罗列见附录A。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其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1.2的规定面对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挨次罗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挨次罗列。d)用
11、户要求时,100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2.1.2线对屏蔽对于IooQ电缆,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线对屏蔽。当有线对屏蔽时,采用下列任一种方式进行线对屏蔽。在总屏蔽内可放置保护用包带。2.1.2.1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时。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者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1996的附表C,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n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叠率应不小于25%。C)排流线直径不小于0.5mm。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d)单面
12、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内,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2.1.2.2 屏蔽由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者镀锡铜线。a)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b)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齐。C)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41(编织密度不小于65%)o21.2.3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者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外,并应与编织层相接触。b)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OOI2mm。C)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
13、虬d)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e)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齐。f)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o2.2子单位2.2,1100电缆的子单位由4个线对绞合而成,每一个子单位应由同一型式的线对绞合而成,子单位中的线对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2.2.2各子单位的线对颜色色序可以按顺序采用表3或者表4规定的颜色色序。对于100Q电缆,各子单位中的线对也可采用表3或者表4第1对到第4对的颜色色序。223每一子单位应采用非吸湿性扎带螺旋捆扎,捆扎节距宜小于60mm。当各子单
14、位的线对颜色色序相同时,子单位扎带的标志颜色应互不相同,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扎带标志颜色色序应符合GB-6995的规定。表5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子单位序号扎带标志颜色子单位序号扎带标志颜色1白蓝6红蓝2白橙7红橙3白绿8红绿4白棕9红棕5白灰10红灰23缆芯2.3.1 缆芯罗列a)缆芯可由线对同心式绞合而成,各线对的绞合节距应各不相同;缆芯也可由若干子单位绞合而成。b)100电缆的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表3或者表4的规定。C)推荐的缆芯结构罗列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同心式绞合成的电缆,其线对颜色色序应符合2.L2面向电缆A端看,线对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挨次罗列。对于子单位绞合成的电
15、缆,子单位扎带颜色色序应符合表5的规定,子单位内各线对序号均应按顺时针方向挨次罗列,子单位序号应从内到外按顺时针方向挨次罗列。d)用户要求时,IOoQ电缆的缆芯中允许同时包含有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和非屏蔽线对组成的子单位。2.3.2 缆芯包带缆芯外可以包覆一层或者多层适当厚度的非吸湿性包带。2.3.3 总屏蔽对于IoOQ电缆,可以具有或者没有总屏蔽,当具有总屏蔽时,可采用下列任一种方式总屏蔽。当用户有其他要求的总屏蔽形式时,可采用其他屏蔽形式。在总屏蔽内可放置保护用包带。2.3.3.1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根排流线组成,排流线为单一圆铜线或者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
16、81996的附录C1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12mm。b)采用单面复合铝箔屏蔽时,重叠率应不小于25%。C)排流线直径应不小于0.5mm。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的要求;镀锡圆铜线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d)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内,并应与排流线相接触。2.3.3.2 屏蔽由一层单面复合铝箔和一层编织层组成时。编织材料为单一圆铜线或者镀锡圆铜线。a)单面复合铝箔的金属面向外,并应与编织层相接触。b)单面复合铝箔要求见YD/T818,其中铝箔的厚度应不小于0.012mm。C)单面复合铝箔的重叠率应不小于1596。d)单一圆铜线应符合GB/T3953中的TR型
17、的要求;镀锡圆铜线应符合GB/T4910中的TXRH型的要求。e)编织层允许单向单股断线长度不大于150mm,断线端头应修剪整齐。f)编织的填充系数应不小于016(编织密度不小于30%)o2.4腌241护套材料可采用聚氯乙烯、低烟阻燃聚氯乙烯、低烟无卤阻燃聚烯径或者含氟聚合物、聚乙烯PEo所选材料应使成品电缆的性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聚氢乙烯护大路材料要求不低于QB3804-1999的H70型,其中体积电阻率及氧指数应符合YD/T818-1996的附录B要求;含氟聚合物护套材料要求见HG/T2904;聚乙烯PE护套材料要求见YD/T8380.2。242护套应连续、均匀地包覆在缆芯上,表面应光滑平
18、整、无孔洞、裂纹、气泡等缺陷。2.4.3 护套最小厚度应符合表6或者表7的要求。表6PVCsLSNHP护套最小厚度(mm)电缆直径最小平均厚度最小厚度3.48.80.580.468.910.10.690.5610.217.70.810.66注:对8对(缆芯结构为2x4)的非圆形电缆,缆芯等效直杼缆芯周长/TIO表7含氟聚合物护套最小厚度(mm)缆芯吉径最小平均厚度最小Ji度6.30.200.156.48.80.250.208.912.70.330.2512.817.80.380.30注:对8对(缆芯结构为2x4)的非圆形电缆,缆芯等效直仔缆芯周X11O2.4.4 电缆的最大外径应符合表8的要求
19、。表8100(非屏蔽线对)电缆的最大外径(mm)导体标称直径标称对数0.445.06.37.58(缆芯结构为1+7)8.710.41612.02515.02.4.5 护套下放置非吸湿性的非金属撕裂绳。2.4.6 护套颜色宜为白色或者灰色,也可以是经用户和生产厂允许的其他颜色。3、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全性能100成品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全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100。电缆的机械性能、环境性能和安全性能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处理温度(C。)处理时间(h)1机械性能1.1护套断裂伸长率,中间值%LSNHPN125PVC150合氟聚合物5=2501.2护套抗张强度,中间值ISNHPM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类线 技术规范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