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docx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并发症的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见并发症有哪些?答: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黏膜受损:压疮,口腔炎,角膜干燥,角膜炎,角膜溃疡。呼吸道并发症: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道梗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泌尿道并发症:尿路感染。血管性并发症: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胃肠道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营养不良。肢体肌肉并发症:关节僵硬和变形、活动受限,肌肉萎缩。什么是坠积性肺炎?它有哪些原因和诱因?答:坠积性肺炎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或处于某一种被动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加之病人抵抗力低下,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表现:病人痰液颜色呈黄色或绿色,
2、体温上升且持续中高热,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偏高,胸部X线片提示有阴影。原因与诱因:(1)昏迷时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咳嗽反射和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自主排痰减少。(2)意识障碍的病人,口腔喉头分泌物或痰液聚积,长期平卧。(3)基础疾病多,营养状况差,全身免疫力下降。(4)无法经口进食的病人,唾液分泌少,口腔细菌增加,菌群失调。(5)胃肠道的反流与误吸:病人呕吐后胃内容物反流进入下呼吸道,引起误吸和炎症。(6)病人长时间使用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如何预防坠积性肺炎?答: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室间空气流通,温度适宜,2224,湿度55%75%(1)每24h给予病人翻身拍背,振动排痰,必要
3、时体位引流,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的蓄积。清醒病人应鼓励其多做咳嗽动作,促进痰液的排出。(2)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抬高病人的床头3045。,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3)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每日定时口腔护理24次。(4)加强病人的营养,提高病人抵抗力。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答:(1)定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如果栓子脱落随血液游走至肺动脉,易造成肺动脉栓塞,如果没有预防性措施,病死率极高。(2)表现:起初多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腓肠肌部位(小腿肚)疼痛及压痛,部分病人出现下肢肿胀、皮肤发白、伴有浅静
4、脉曲张等。严重者出现下肢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皮肤紧绷发亮,呈青紫色。如并发感染,可出现畏寒、发热、心率加快和白细胞计数升高。(3)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动态观察血流动力学情况,可有效准确地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影像学诊断。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有哪些?答:(1)静脉血液淤滞:神经外科病人常合并肢体肌力降低、瘫痪等肢体活动障碍,对血管的支持力减弱,使血管受压,且因瘫痪肢体活动能力下降失去了对血液回流的促进作用,造成下肢血液回流不畅;神经外科要求病人抬高床头15。-30的卧位,及手术后需卧床,未能早期下床活动,均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2)血液高凝状态:神经外科病人由于颅内高压症状出现后的频
5、繁呕吐,长期使用脱水剂、利尿剂,术后禁食、禁水,控制输液量、高热等造成机体水分大量丢失,病人血液浓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本身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等,致血液黏稠度改变;创伤及手术后激活病人自身凝血机制;使用止血药物等均使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血管内膜损伤:甘露醇等高渗液体、降压、抗心律失常、改善心功能的血管活性药物及镇静药物的应用,如硝普钠、硝酸甘油、胺碘酮、复方氯丙嗪等,这些药物均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下肢静脉反复穿刺输液等也易损伤血管。(4)手术后的应激状态:手术使病人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痉挛,组织缺血,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颅脑手术麻醉致体温降低,以及
6、手术长时间保持着同一种体位均是发生血栓的危险因素。(5)高危人群:高龄、长期卧床、肥胖、口服避孕药、骸关节或盆腔手术、恶性肿瘤及静脉曲张、合并下肢骨折等的病人。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答:(1)体位及患肢的护理干预:卧床病人保持下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髓,腿下避免垫枕,以免影响静脉回流。协助床上活动及被动活动患肢,早期积极活动足踝,跖屈、背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并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保持下肢肌泵功能,同时可配合电针、针灸及康复科按摩和康复训练,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同时促进功能恢复。(2)运动及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为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卧床病人应
7、协助其早期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对昏迷病人,应当协助病人被动活动,早晚各1次,每次2030min,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循序渐进。(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应戒烟,因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饮食中应选择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食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不可用力排大便,以免增加下肢静脉回流阻力,致血液滞缓。(4)物理疗法的护理:急性期后病人可下床活动,应指导病人使用弹力袜,抗血栓弹力袜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预防DVT的产品,同时也是预防DVT的一线措施。使用弹力袜的最佳时间为早晨下床前即使用,穿戴弹力袜前应将下肢抬高,促进静脉血流快速回流,使静脉排空,然
8、后穿上弹力袜,晚上睡觉时脱下,使用时间为每日早睡醒时至晚睡觉前,连续3周。使用期间应观察下肢的皮肤和血运状况。周围性充气加压装置包括6个腔室,4个在小腿上,腿套长度由足底至大腿,通过对足踝部、小腿、大腿的气囊充气,使患肢形成规律的压迫,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充气后较长时间的松弛过程有利于动脉血流灌注。(5)静脉保护及用药的护理:神经外科常用药物对血管壁有较大的刺激性,血管极易产生炎性反应。因此,静脉用药者应有计划地选择静脉,尽量避免使用下肢血管,保证静脉穿刺操作的成功率,防止机械性损伤。一旦发现穿刺部位红肿,皮温升高等异常,应尽快更换注射部位,尽早处理。什么是压疮?答:(1)定义:压疮又称压力
9、性溃疡,是由于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摩擦力综合作用导致的、位于骨突起部的皮肤(皮下组织)局部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破溃及坏死,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病人一旦出现压疮,不仅会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还严重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其治疗费用,是神经外科重症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2)分期与表现:压疮可引发疼痛、活动限制、舒适度改变,甚至引发感染、脱水、贫血、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如出现继发血液感染、骨髓炎或关节炎,则显著增加死亡率。压疮可分六期。I期:皮肤完整,在受压发红区手指下压,皮肤颜色没有变白。II期:皮肤损失表皮或真皮,成表浅性溃疡(水疱、擦伤等)。In期:伤口侵入皮
10、下组织,但尚未侵犯肌膜(火山状伤口)。IV期:伤口坏死至肌肉层、骨骼、肌腱等。不可分期:全皮层缺损,有焦痂或腐肉覆盖。可疑深部组织损伤期:皮肤完整,局部黑紫,或有水疱,伴有硬结、疼痛。压疮的高危因素有哪些?答:(1)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2)长期处于被迫体位、长期卧床。(3)肢体活动障碍及认知力、感觉和神经运动功能丧失。(4)昏迷或躁动、疼痛、大小便失禁、水肿、高热、消瘦或肥胖、营养失调、贫血。(5)呼吸、循环功能不全、严重创伤等。如何预防压疮?答:(1)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室温2224P,湿度50%60%o(2)根据病人体型、病情特点合理准备气垫床、减压敷料等压疮预防用具。长期卧
11、床病人可以使用充气气垫床,在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高弹力海绵垫等局部减压用物,从而降低骨隆突部位所承受的压力。(3)皮肤减压护理:皮肤减压是压疮预防首要措施。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遵循五勤原则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定时给病人翻身,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根据病人病情每24h翻身1次。(4)皮肤基础护理:避免局部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高热病人或皮肤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等部位)应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大小便失禁病人及时清理肛周,必要时涂皮肤保护膜、糅酸软膏等,防止大便刺激。病人分泌物污染的床单、衣物要及时更换,保持被服的清洁、平整、无渣屑。每天用温水擦
12、洗全身皮肤12次。(5)加强营养:积极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由口进食者,应留置胃管,遵医嘱予肠内营养混悬液鼻饲,确保病人摄入足够热量,同时需要增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动物蛋白质、脂肪类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可选择新鲜果汁、蔬菜汁、牛奶、米粉、鱼汤、肉汤等流质饮食。对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应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可增加鸡蛋、牛奶、动物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并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因病情处于禁食期间的病人可静脉输注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新鲜血等,以保障病人的营养需求。什么是尿路感染?答:(1)定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重症 病人 并发症 护理 知识 健康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