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docx
《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杳专家共识摘要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肌肉疾病,表现为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萎缩。近年来,相继出现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改变了SMA的自然病程,症状前诊断并给予疾病修正治疗优于症状后治疗。为此,本共识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围绕以下主题达成共识:SMA新生儿筛查流程与相关问题、SMA筛查后确诊流程与相关问题、筛查确诊SMA新生儿的疾病管理等,以期规范和指导当前SMA的新生儿筛查工作。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肢体和躯干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常伴有呼吸、消化和骨骼等多系统损害1o临床上
2、以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缺失和(或)微小变异导致的5qSMA类型最为常见。新生儿的SMA发病率约为1/10OOO1;中国人群SMNl基因7号外显子缺失携带率为1421482oSMA具有高致残和致死率。已上市的三款SMA疾病修正药物(诺西那生钠、利司扑兰和索伐瑞韦)可显著改善疾病预后,改变疾病自然病程。SMA的新生儿于症状前诊断并给予疾病修正治疗,优于症状后治疗3o目前大多数欧美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均已开展全国范围的SMA新生儿筛查4-6L近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多个SMA新生儿筛查研究7-802021年中国新生儿筛查专家共识:高通量测序在单基因病筛查中的应用9中也将SMA
3、纳入建议筛查疾病列表。SMA的新生儿筛查工作将在国内广泛开展与推广,此时迫切需要相关领域的指南来指导、规范相关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医学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神经与肌肉疾病防控专项基金组织专家组,开展本共识的撰写。一、本共识制订的方法学本共识以脊髓性肌萎缩症、新生儿筛查、遗传学诊断、治疗、运动神经元基因、SMN基因、实践指南、专家共识、研究进展、多学科、神经肌肉疾病、疫苗;newbornscreening,neonatalscreening,spinalmuscularatrophyxdriedbloodspotscreening,rarediseases,
4、publichealth,newbornbloodspotscreening,epidemiology,birthprevalence,neuromusculardisease”等为检索词,以Pubmedxwebof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为检索范围,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3月发表的相关国内外SMA新生儿筛查实践和国际指南共识为参照,由新生儿筛查学、医学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29位专家反复讨论制订,并发放给全国不同等级医院相关专业医生,提出意见并综合整理修改,旨在为实验室人员和医生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本共识以问题,推荐意见
5、为框架对每一条推荐意见进行投票。对有争议的推荐意见多次讨论,循证共识,最终得出推荐意见。二、SMA新生儿筛查流程与相关问题1. SMA新生儿筛查的目标疾病与基因:研究证明95%的SMA患者存在SMNl基因7号外显子的纯合缺失10z且基因型-表型关联明确。因此针对SMNl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筛查方法可靠,适宜在全体新生儿范围内进行推广。未累及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其他SMNl变异所致的SMA,因缺乏热点变异位点且不能被常用的SMN1基因7号外显子拷贝数定量方法检出,尚不具备纳入新生儿筛查的条件。美国新生儿统一筛查推荐疾病列表(RUSP)也明确将SMA列为由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
6、缺失所致的疾病10o因此,现阶段SMA新生儿筛查的目标疾病仅包括累及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所致的SMAo由SMN1基因的其他类型突变所致的SMA及非SMN1基因突变所致的SMA尚未纳入SMA新生儿筛查的目标疾病,此类SMA患者尚无法通过目前采用的新生儿筛查方法被检出,应在知情同意中明确告知。2. SMA新生儿筛查的方法及其筛查效能: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有多种不同检测方法可供选择。筛查一般采用针对7号外显子的定量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X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l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等。筛查机构应根据国家法规要求、行业技术规范和本机构实验室
7、的实际情况等选择适宜的方法开展筛查。虽然通过定量技术判断SMNl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是可靠且成熟的方法,但是对于筛查而言,受限于样本质量等多重因素,仍无法完全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综合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注册产品的性能指标、临床常用方法学技术特征和国内外新生儿筛查研究报告数据等,筛查机构选择的筛查方法对于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检测敏感性应95%,阳性预测值应290%4-6,11-14oSMN2基因拷贝数是SMA的重要修饰因素,但并非筛查检测所必须,并且可能会增加筛查成本。因此,临床开展SMA新生儿筛查可以不包括定量检测SMN2基因拷贝数。但SMN2基因拷贝数对确诊SMA新生
8、儿的后续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因此筛查阳性的新生儿的确诊试验应包含SMN2基因拷贝数信息。3. SMA新生儿筛查的操作流程:新生儿筛查的程序包括健康教育与知情同意、标本采集与递送、实验室检测、阳性病例确诊、分型及治疗与随访等众多环节,具体程序可见筛查、确诊及疾病管理流程图(图IISMA新生儿筛查实验室所在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和仪器试剂的资质以及实验室工作区域及仪器配置、数据解读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应符合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版)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要求15-16oSMA新生儿筛查为基因筛查,基本不受孕周、出生时间、蛋白负荷、进食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对血
9、片采集时间亦无特定要求,但建议与我国目前现行的新生儿筛查同时采集或尽早采集。不含白细胞成分的输血治疗不影响样本采集(全血输注者应在3个月后采集);对于拟行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的新生儿应在治疗前完成采集。为避免因DNA质量影响实验室检测效率,建议用于检测的滤纸干血斑直径应6mmo4. SMA新生儿筛查的质量控制:筛查实验室应建立并重视SMA新生儿筛查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与采集样本(滤纸干血片)相匹配的DNA提取试剂盒,保证样本DNA能够达到所选用的SMN1基因检测试剂盒的要求。应建立新生儿SMA筛查检测的质量管理体系:(1)对采用的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或确认,评估结果与选用的试剂盒操作说明书一致
10、,方可用于临床服务;(2)实验室应建立适当的室内质量控制规则以监控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做好质量控制记录并定期分析,持续改进;(3)根据所选用检测试剂盒性能指标与本地检测数据,确定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筛查的阳性切值,以保证检测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符合本专家共识的建议。专家组建议在筛查实践中开展系统性研究,推动建立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全国性的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推荐意见1:目前SMA筛查仅针对SMN1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类型(同意率100%);筛查机构选择的筛查方法对于SMNl基因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的检测敏感性应95%,阳性预测值应290%(同意率100%);SMA新生儿筛查可以
11、不包括定量检测SMN2基因拷贝数,但筛查阳性新生儿的确诊试验应包含SMN2基因拷贝数信息(同意率100%);用于检测的滤纸干血斑直径应6mm,全血输注者应在3个月后采集血标本,对于拟行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的新生儿应在治疗前完成采集(同意率100%)o三、SMA筛查后确诊流程与相关问题1 .筛查阳性后的家系召回和咨询:发现标本筛查阳性的新生儿,应立即召回,同时采集核心家系成员全血进行确诊性基因检测。确诊实验应包括SMNl及SMN2拷贝数检测,同时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行运动功能及电生理等评估,以便尽早确诊,依据SMN2拷贝数并结合临床评估以决策治疗。2 .筛查假阳性的原因:新生儿SMA筛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脊髓 萎缩 新生儿 专家 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