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docx
《小儿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儿外科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健康教育一、先天性巨结肠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结肠远端肠壁内缺乏神经节细胞,处于痉挛狭窄状态,肠管蠕动、收缩功能减弱,导致近端结肠积粪、积气,而继发肥厚、扩张,形成巨结肠改变。巨结肠是继发改变,国际上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反映了该症的实质。先天性巨结肠在消化道先天性畸形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位居第二。(一)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是什么?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是由于外胚层神经棘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所致,使远端肠道(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还有一类称巨结肠类缘性疾病,可见神经
2、节细胞减少、发育不良及神经元发育不良等。(三)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巨大的结肠引起的吗?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引起的,巨大的结肠是继发性病变。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远端,肠壁无神经节细胞,呈持续痉挛状态,肠管狭窄,无蠕动功能。肠道内的大便无法通过,大量潴留于上端的结肠内。近端正常结肠因肠内容物不能排出,日久继发性扩大、肥厚,形成巨结肠。所以,先天性巨结肠的原发病变不在扩张与肥厚的肠段,而在远端狭窄肠段,即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四)先天性巨结肠有哪些典型的病理特征?先天性巨结肠的受累肠段可以见到典型的改变,即明显的狭窄段和扩张段。狭窄段(即无神经节细胞肠段)位于扩张段远端
3、,一般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距肛门7-10cmo在与扩大结肠连接部形成漏斗状的移行区,由于近端肠管的蠕动,推挤肠内容物向前移动,长期的挤压促使狭窄段近端肠管扩大成漏斗状。扩张段多位于乙状结肠,该肠管异常扩大,其直径较正常增大23倍,最大者可达10CnI以上,肠壁肥厚、质地坚韧,肠腔内含有大量积粪,偶能触及粪石。(五)先天性巨结肠有哪些类型?一般按肠道病变范围分为以下几型:1.超短段型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临床表现为内括约肌失弛缓状态。2 .短段型病变位于直肠近、中段,距肛门距离不超过6cmo3 .常见型无神经节细胞区自肛门开始向上延至第1做椎以上,距肛门约9cm,病变位于直肠近端或直肠乙状结肠
4、交界处,甚至达乙状结肠远端。4 .长段型病变延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5 .全结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内。6 .全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上,甚至累及十二指肠。以上各型中常见型占75%左右,其次是短段型,全结肠型占3%5%o(六)先天性巨结肠有哪些临床症状?1.不排胎粪或胎粪排出延迟多数患儿出生后48h内不排胎便或排便延迟。7 .腹胀腹胀为早期症状之一,约占87%。患儿呈蛙形腹,伴有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可见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诊有时可触及粪石,至幼儿期腹围明显大于胸围,腹部长度亦大于胸部。腹胀如便秘一样呈进行性加重,大量肠内容物及气体滞留于结肠。腹胀严重
5、时膈肌上升,影响呼吸,患儿呈端坐呼吸,夜晚不能平卧。8 呕吐婴幼儿期常合并低位肠梗阻症状,严重时有呕吐,其内容物为奶汁、食物。9 .一般情况患儿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常发生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如肠炎、肺炎、败血症、肠穿孔等,常因上述症状而死亡。(七)新生儿不排胎便是否怀疑为先天性巨结肠?正常新生儿均于出生后24h内排出墨绿色黏稠胎粪,而2448h以后排便者可能有器质性病变。凡新生儿时期出现胎便排出异常,以后反复便秘,肛门指检壶腹部空虚,随之有大量气便排出而症状缓解时,均应怀疑有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确诊。(八)诊断先天性巨结肠需要做哪些必要的检查?1.X线检查包
6、括平片和钢剂灌肠,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1)直立前后位平片。(2)翅剂灌肠:X线下锹剂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判断病变范围和选择术式的重要依据。狭窄段位于乙状结肠以下,侧位显示最清楚,狭窄段位于乙状结肠以上者,正位片显示较全面。24h或48h后锹剂排空不完全是有意义的表现。如果显示出典型的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即可明确诊断,其准确率达80%左右。2,肛管直肠测压检查此项检查对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准确率在95%以上。检查方法是将插入直肠的测压管连接气囊置于直肠壶腹水平,充气扩张气囊,模拟直肠充盈状态,经测压探头传递给记录系统(图4-8)。直肠内的压力刺激可引起直
7、肠内括约肌共同的协调运动,主要表现为产生充盈感、肛管内括约肌松弛同时肛门外括约肌收缩。这种反射现象被称为直肠肛管抑制反射(RAIR)o正常人在刺激直肠时均可诱发直肠肛管抑制反射,而在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因缺乏神经节细胞,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内括约肌反而收缩,压力上升。3,直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在齿线上2cm吸取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直径4mm、厚1mm),切片HE染色,准确率达到99.27%o4.酶组织化学检查病变段固有层和黏膜层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是诊断基础,准确率为95%左右。(九)如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领剂灌肠、肛管直肠测压、直肠黏膜活检等。(1
8、)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需要与其他疾病症状鉴别。(2)在儿童和成年人,有慢性便秘,钢剂灌肠和肛管直肠测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十)先天性巨结肠如何治疗?是否必须手术?需根据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病情决定治疗方案。(1)如果诊断明确,为短段型或常见型,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可以耐受手术者可行一期巨结肠根治术。(2)如果是新生儿,一般情况尚好,保守治疗有效者,可延至6个月后行巨结肠根治术,如若出现肠梗阻、小肠结肠炎,应随时入院治疗。(3)新生儿、婴儿一般情况差,梗阻症状严重,合并小肠结肠炎或严重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全结肠型者,宜先行肠造痿术,待患儿一般情况改善,于36个月后再行根治手术。(4)患儿一般情况尚好
9、,疑为巨结肠同源病者,可先试行保守治疗。(5)目前常采用的手术方法: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疗效与多孔腹腔镜相似,腹壁美容效果好;Hybrid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美容效果和临床疗效同单孔腹腔镜技术,手术操作方式同多孔腹腔镜技术,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微创手术理念;DaVinCi机器人巨结肠Soave手术治疗手段,手术者通过主控台控制手术,机器人的内窥镜为高分辨率3D镜头,对手术视野可放大1012倍,能为术者提供患儿体腔内三维立体高清影像。手术者手腕部的动作通过数据传输到机械臂完成手术操作,机械手能够灵活旋转完成多种复杂动作,从而能将手术的创伤和出血量控制到最小
10、。(十一)先天性巨结肠有哪些严重的并发症?1.肠梗阻患儿长期处于不完全性低位梗阻状态,随着便秘症状的加重和排便措施的失效,病情可转化为完全性肠梗阻,须立即行肠造疹术以缓解症状。2.小肠结肠炎小肠结肠炎是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死亡最多见的原因。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大便潴留,细菌大量繁殖,菌群失调,由于细菌毒素侵袭肠壁血管,大量液体渗出而流入肠腔,造成腹泻、腹胀。有严重肠炎时,患儿有频繁呕吐、水样腹泻、高热,体温升至3840oC,腹部异常膨胀并出现脱水症状,进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衰竭、精神萎靡,全身反应极差。小肠结肠炎往往病情凶险,治疗若不及时或不适当可导致死亡。(十二)小肠结肠炎如何处理
11、?1.一般治疗静脉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必要时可输新鲜血或血浆。2 .控制感染应给予广谱抗生素及甲硝嗖50mg(kgd)o3 .扩张肛门并留置肛管可使肠道炎性渗出物随时排出,减少毒素吸收。4 .灌肠温盐水灌肠,每天12次,胀气严重的患儿,可留置肛管,可促进排气。5 .肠造痿如病情发展难以控制,应及早进行肠造屡。二、先天性巨结肠的保守治疗(一)先天性巨结肠的保守治疗有哪些方法?保守治疗的目的是用各种方法解除便秘,达到每天或隔天排便一次,保证患儿良好的生长发育。(1) 口服润滑剂或缓泻剂,如蜂蜜、麻油、石蜡油、果导片、番泻叶、大黄等,保持每天排便。(2)用开塞露或甘油栓塞肛,每天或隔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外科 新生儿 先天性 结肠 健康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