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人兽共患病恙虫病的诊治要点.docx
《宠物人兽共患病恙虫病的诊治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宠物人兽共患病恙虫病的诊治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宠物人兽共患病恙虫病的诊治要点恙虫病(scrubtyphus或Tsutsugamushi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tsutsugamsushi,Ot;原称恙虫病立克次体,Rickettsialtsutsugamushi-Oi)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经恙蜻幼虫叮咬传播。临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死亡。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大部分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我国恙虫病疫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达到高峰,年报告约2500例。近年来,全国病例呈上升趋势,北方地
2、区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多次出现局部暴发疫情。一、病原(一)分类地位恙虫病病原体是恙虫病东方体,原属于立克次体科(Rickensieae)的立克次体属(Rickettsia),后经研究发现,该病原体的部分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该属其他立克次体,从而将其另立一属,称东方体属(Orientia),将恙虫病立克次体改称为恙虫病东方体。(一)形态学及基本特征恙虫病东方体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附近的胞质内寄生,行二分裂繁殖。经Giemsa或Guneinez染色光镜下可见立克次体,大小为(0.30.5)UmX(L230)Unb在电镜下可见其多形态,呈圆形、椭圆形、短杆状及哑铃状等。恙虫病东方体存在抗原型的多样性和混
3、合型。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已从患者、媒介昆虫及啮齿动物中分离到百余株恙虫病病原体,公认的标准型为Karp.Kato和Gil-liam3个血清型,在中国均有分布,据目前文献报道,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以KarP型为主,长江以北地区以Giniam型居多。(三)培养特性恙虫病东方体的分离和鉴定常采用小白鼠,培养多采用鸡胚卵黄囊和组织细胞。鸡胚培养时,多采用79日龄,行卵黄囊接种,濒死收获即可获丰富的恙虫病东方体。恙虫病东方体多采用Vero和L929培养。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来源鼠类是最重要的储存宿主,我国目前已在啮齿目的18种动物中发现恙虫病东方体的自然感染,如黄毛鼠、黑线姬鼠、黄胸鼠等;其次为食虫目动物
4、,如臭曲句睛、四川短尾此外,兔、猪、猫和禽类也能感染。本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螭(Chiggermite),全球已发现3000多个种,我国有500多个种,分布遍及全国。只有少数恙蜻能成为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我国已经证实的媒介有地里纤恙螭、小盾纤恙蜻、微红纤恙蜻、高湖纤恙螭、海岛纤恙螭和吉首纤恙蜻等。恙蜻一生经历卵、次卵、幼虫、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7个时期,仅幼虫时期营寄生生活,能够传播疾病,其他阶段都生存于地面浅表层。恙蜻活动范围极小,呈点状分布,聚集于一处,形成“蜻岛”。(二)传播途径本病通过携带恙虫病东方体的恙螭幼虫叮咬传播。恙螭幼虫孵出后,在地面草丛中活动,遇到宿主动物或人时即附着其体表叮咬组
5、织液,35d吸饱后落于地面。恙蜻一生一般只在幼虫期叮咬宿主动物一次,获得东方体后经卵垂直传播,当子代恙蜻叮咬人时传播本病。人与人之间不传染,尚无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导致传播的报道。(三)流行特征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东亚各国流行较为广泛,日本、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报道发病较多。恙虫病在我国呈广泛分布,除内蒙古、青海、宁夏和西藏外,其余省份都曾有病例报告。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流行季节有显著差异。长江以南地区以6-8月为流行高峰,属于夏季型,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为主,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蜻;长江以北地区以10-11月为流行高峰,属于秋季型,宿主动物以黑线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宠物 人兽共 患病 恙虫病 诊治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