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诊疗.docx
《儿科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诊疗.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儿科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诊疗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如未及时治疗,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病死率较高。一、分类化脑的发病可分为两种。1 .暴发型骤起发病,一般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若不及时治疗,可在24小时内死亡。2 .亚急型由其他化脓菌引起,于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炎症或胃肠道症状。二、临床表现1 .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发热、烦躁、进行性意识障碍,患儿逐渐从精神萎靡、嗜睡、昏睡、浅昏迷到深度昏迷。30%患儿
2、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部分患儿出现H、III、VLVILVIn对脑神经受损或肢体瘫痪症状。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者可骤起发病,迅速呈现进行性休克、皮肤出血点、瘀斑、意识障碍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2)颅内高压症: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婴儿有前囱饱满、颅缝增宽的症状,并发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等征兆。(3)脑膜刺激征:颈抵抗最常见,可有凯尔尼格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阳性。2 .年龄小于3月龄的婴儿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于:体温可高可低,可不发热或体温不升。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裂开。惊厥可不典型,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性或肌
3、阵挛等发作。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与小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或反应低下有关。3 .并发症严重患儿可并发硬膜下积液、脑积水、脑室管膜炎、脑性低钠血症,脑神经受累可致耳聋、失明等,脑实质病变可产生继发性癫痫、智力障碍等。三、辅助检查1.周围血白细胞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4 .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浑浊、白细胞每升为数千万至数十亿,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增多、葡萄糖降低。脑脊液涂片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四、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询问患儿发病前有无呼吸道、胃肠道或皮肤等感染史,新生儿有无脐带感染史及出生时的感染史。2 .症状、体征评估患儿生命体征(尤其体温及呼吸状况)、意识障碍及颅内高压程度、有无躯体受伤
4、的危险因素。有并发症者,注意评估有无头痛、呕吐、发热不退、小婴儿前囱、颅缝等。3 .社会-心理状况评估患儿及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无焦虑、恐惧,家长文化程度等。4 .辅助检查注意评估治疗前后患儿脑脊液的细胞数、分类、生化、培养等的变化,注意周围血常规改变、CT检查结果等。五、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5 .合作性问题颅内高压征。6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7 .有受伤的危险与抽搐或意识障碍有关。8 .恐惧或焦虑(家长的)与疾病重、预后不良有关。六、护理措施1.高热的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并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化脓 脑膜炎 患者 护理 诊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