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臂杠杆加工工艺及铣φ40上端面和宽30mm平台夹具设计.docx
《等臂杠杆加工工艺及铣φ40上端面和宽30mm平台夹具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臂杠杆加工工艺及铣φ40上端面和宽30mm平台夹具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说明书铳床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世纪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
2、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序言1.1零件的分析11.1.1零件的作用11.1.2零件的工艺分析31. 2工艺规程的设计31.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1.2.2 基准的选择31.2.3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41.3 确定工艺路线41.3 .1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61.3.2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71.4 加工工序设计191.5 夹具的设计101.6 .1定位方案的确定101. 5.2选择定位元件H1.3.3 计算夹紧力H1.3.4 定位误差计算12小结22
3、参考文献23铳床杠杆的机械工艺规程及机械装备设计第1章课程设计1.1零件的分析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1 .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4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 .夹具总装图1张6 .夹具体零件图1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1.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铳床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要求零件的配合符合要求。图IT为铳床杠杆的零件图,1-2为三维造型图。图1-1杠杆的零件图ZC图1-2杠杆的三维图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杠杆的25(H9)孔的轴线和两个端面垂直度的要求,2X8(H7)孔的轴线与25H9孔的轴线有平行度要求.现分述如下:本夹具用于在立
4、式钻床上,加工8(H7)孔。工件以25(H9)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30的凸台分别在定位销10、活动V形块上实现完全定位。钻8(H7)mm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7,当辅助支承7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2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铳宽度为40mm的上下平台、粗精铳30凸台的上下表面、钻25平9)的小孔、钻2X8(H7)的小孔、钻IO(H7)孔。加工要求有: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Ra6.3um(上平台)、Ra3.2(下平台)、25(H9)和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l.6um02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Ium(八).0.15um(八)o10(H7
5、)孔的平行度为0.1UnI(八).IO(H7)孔为Ra3.6um0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中8(H7),要用8(H7)钢球检查。1.2 工艺规程的设计1.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HT200。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因此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1.2.2 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
6、选择。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加工表面就是宽度为中40InIn的肩面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压板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承40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个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X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25(H9)的孔。(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本工序中为了便于装夹,采用25(H7)的孔作为精基准。1.2.3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粗精铳宽度为中40的上下平台、钻10(H7)孔、钻2X8+0.015的小孔、粗精铳30凸台的平台
7、。材料为HT200,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40ITml圆柱的上平台:公差等级为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Ra63,采用粗铳一精铳的加工方法。2、40mm圆柱的下平台:公差等级为IT8IT10,表面粗糙度为Ra3.2,采用采用粗铳一精铳的加工方法。3、030mm的凸台上下表面:公差等级为IT13,表面粗糙度为Ra6.3,采用粗铳一精铳的加工方法。4、钻25(H9)内孔:公差等级为IT6IT8,表面粗糙度为RaL6,采用钻孔f扩孔钻钻孔f精钱的加工方法,并倒1义45。内角。5、钻8(H7)内孔:公差等级为口6口8,表面粗糙度为11.6,采用钻孔一粗较一精钱的加工方法。6、钻中Io(H7)内孔:公
8、差等级为117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平行度为SlNm(八),采用钻孔一粗钱一精钱的加工方法。1.3 确定工艺路线由于该零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应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1、工艺路线方案一:铸造时效涂底漆工序I:粗精铳宽度为40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工序H:钻孔中25(H9)使尺寸达到中23mm工序m:扩孔钻钻孔25(H9)使尺寸达到24.8mm工序M较孔25(H9)使尺寸达到25(H9)工序V:钻、粗、精较2X0)8(H7)小孔使尺寸达到中8(H7)工序VI:钻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工序VII:粗较IO(H7)内孔使
9、尺寸达到9.96mmo工序Vk精校中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中10(H7)mmo工序IX:检验入库。2、工艺路线方案二:铸造时效涂底漆工序I:粗精铳宽度为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工序II:钻孔25(H9)使尺寸达到23mm。工序In:钻2X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8(H7)工序IV:扩孔钻钻孔25(H9)使尺寸达到24.8mm工序V:较孔-25(H9)使尺寸达到中25(H9)工序VI:钻中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工序Vn:粗较中Io(H7)内孔使尺寸达到9.96mm工序VW:精锐10(H7)内孔使尺寸达到10(H7)mmo工序IX:粗较2*8(H7)小孔使尺
10、寸达到7.96mm。工序X:精较2X8(H7)小孔使尺寸达到中8(H7)o工序XI:检验入库。3、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上述两种工艺方案的特点是:方案一是根据宽度为40mm的上下肩面作为粗基准,25(H9)孔作为精基准,所以就要加工25孔时期尺寸达到要求的尺寸,那样就保证了2义中8小孔的圆跳动误差精度等。而方案二则先粗加工孔25,而不进一步加工就钻8(H7),那样就很难保证2X8的圆度跳动误差精度。所以决定选择方案一作为加工工艺路线比较合理。具体工艺过程如下:1、工艺路线方案一:铸造时效涂底漆工序I:粗精铳宽度为中40mm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粗基准的选择如前所述)工序H:钻孔CD
11、25(H9)使尺寸达到23mm工序11I:扩孔钻钻孔25(H9)使尺寸达到24.8mm工序M较孔25(H9)使尺寸达到25(H9)工序V:钻、粗、精钱2X8(H7)小孔使尺寸达到8(H7)(以25定位)工序VI:钻Io(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工序V11:粗钱IO(H7)内孔使尺寸达到9.96mm工序Vllh精较CDIo(H7)内孔使尺寸达到中10(H7)mm工序IX:检验入库1.3.1 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查参考文献(机械加工工艺简明手册)得:各加工表面表面总余量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数值(mm)
12、说明40mm的上下平台40G4加工上下底面宽度30mm的平台30H3加工上表面030mm的凸台上下面30H3凸台上下面10(H7)孔IOH3加工内孔8(H7)孔8H3加工内孔25(H9)孔25G4加工内孔又由参考文献得出: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主要尺寸零件尺寸总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2X8(H7)之间的中心距离168168410(H7)孔尺寸IO2.010325(H9)孔尺寸253.02548(H7)孔尺寸82.083图1-3零件的毛坯图1.3.2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采用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其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
13、床的流水生产线。工件在各级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人工完成。粗精铳宽度为40的上下平台和宽度为30mm的平台。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采用立铳,选择X5012立式铳床(参考文献: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刀具选D=2mm的削平型立铳刀(参考文献: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专用夹具、专用量具和游标卡尺。粗精铳宽度为中30皿11的凸台表面。采用X5021立式铳床,刀具选D=2mm的削平型铳刀,专用夹具、专用量检具和游标卡尺。钻孔中25(H9)使尺寸达到23m采用Z535型钻床,刀具选莫氏锥柄麻花钻(莫氏锥柄2号刀
14、)D=23mm,专用钻夹具,专用检具。扩孔钻钻孔中25(H9)使尺寸达到24.8mu采用立式Z535型钻床,刀具选D=24.7m的锥柄扩孔钻(莫氏锥度3号刀),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具。较孔25(H9)使尺寸达到25(H使。采用立式Z535型钻床,刀具选D=25mm的锥柄机用钱刀,并倒1X45。的倒角钻用较夹具和专用检量具。钻2X8(H7)的小孔使尺寸达到7.8mmo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78mm的直柄麻花钻,专用钻夹具和专用检量具。粗较2X8(H7)小孔使尺寸达到中7.96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为D=8rn直柄机用钱刀,使用专用夹具和专用量检具。精较2义8(H7)小孔使
15、尺寸达到8(H7)。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为D=8mm的直柄机用钱刀,使用专用的夹具和专用的量检具。钻中10(H7)的内孔使尺寸达到9.8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98mm的直柄麻花钻,专用的钻夹具和量检具。粗钱中IO(H7)内孔使尺寸达到996mm。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刀具选用D=Iomm的直柄机用钱刀,专用夹具和专用量检具。精锐CDlO(H7)内孔使尺寸达到CDIO(H7)mmo采用立式Z518型钻床,选择刀具D=IOmnl的精较刀,使用专用夹具和量检具。(参考资料和文献均来自:机械工艺设计手册,主编:李益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4 加工工序设计根据本次设
16、计的要求,工序设计只设计老师所给出工序的计算。下面是对40上端面的加工设计。表1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公差等级工序尺寸40上表面粗铳0.21554.2740上表面精铳0.055541、粗铳中40平面使尺寸达到54.27mmo2、精铳中40平面使尺寸达到54.27mmo这两道工序全都采用X5023机床来进行加工的,故:(1)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并参考X5023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粗铳40上表面的进给量f=03mr,求得中40上表面的切削速度为V=O.435ms=26.lmmin,由此算出转速为: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26.1/3.1
17、48rmin三j1039rmin按机床实际转速取n=10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3.14X1000/1000mmin22mmin.从参考文献得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81X42.7d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M=9.81X0.0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m)求出铳40平面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M如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9.81X42.7X8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279NM=9.81X0.021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5N.m根据所得出数据,它们均少于机床的最大扭转力矩和最大进给力,故满足机床刚度需求。(2)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
18、,并参考X5023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粗铳40平面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切削速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到V,故取Va=I2V=l2X22mInin=IImmin,由此算出转速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11/3.14X8rmin=438rmin,取机床实际转速n=450rmino(3)参考文献:机械设计工艺简明手册,并参考Z5023机床主要技术参数,取精铳40平面的进给量f=0.3mmr,参考文献得:切削速度为V=0.3ms=18mmino由此算出转速:n=1000v/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1000183.148rmin=717rmi
19、n按照机床的实际转速n=720rmi11o则实际切削速度为:V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n1000=3.1487201000mmin=18.lmmin1.5 夹具的设计本次的夹具为一工序:铳铳40上端面和宽30mm平台而设计的。1.5.1 选择定位元件(1)选择圆形台阶面,以640下端面为定位基准。(2)选择以40外圆定位,用一固定一活动双V型块定位,完全限制六个自由度,本夹具采用螺旋夹紧对工件进行夹紧。1.5.2 计算夹紧力刀具:镶齿三面刃铳刀d=50mm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P116可查得铳削扭矩M=-CRavWKFC切向力F=C+aLKfc切削功率P11=2Mn103(kw)式中:Cf=5
20、58.6ap=5XF=Iyf-0.8Z=Od()=80kf=0.9f=0.13n=1450所以当铳距中心轴线24mm和34mm面时有:M=(802)x558.5x5,xO.138xvxO.9xlO3=19.65(Nm)F=558.5x5lx.l30-8vf.9=491.35(N)Pm=2l9.65xl450xl03=178.97(kw)因为是对铳加工,故:M=19.65x2=39.3(Nm)F=491.35x2=982.7NPm=I78.97x2=357.94(kw)如上所述,本设计采用螺旋夹紧机构,即由螺杆、螺母、垫圈、压板等元件组成的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而且由于缠绕在
21、螺钉表面的螺旋线很长,升角又小,所以螺旋夹紧机构的自锁性能好,夹紧力和夹紧行程都很大,是手动夹紧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夹紧机构。FQL根据夹紧状态下螺杆的受力情况和力矩平衡条件Fj二力g(+必)+/%我式中:FJ夹紧力(N)FQ作用力(N)L一一作用力臂(mm)d0一一螺杆直径螺纹升角 螺纹处摩擦角.心一一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摩擦角.,一一螺杆端部与工件间的当量摩擦半径(mm)所以有Fj = -7-2FQLg( + O) + /吆。280x80j2rg(8+5) + 5.78%66400=3075.73N2.112显然F7=3075.73N982.7N=F.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1.5.3 定位误差计算
22、该夹具采用双V型块,一固定和一活动V型块。,为了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必须使工序中误差总和等于或小于该工序所规定的工序公差。h与机床夹具有关的加工误差/,一般可用下式表示:J=wz+AqA+金卬+,/+NjM由参考文献13可得:(1)V型块的定位误差:A0w=O夹紧误差:.y=(jmax-ymin)cosa其中接触变形位移值:=*r7R?+c)(NZ)=0.004m/?RaZaZHB9.62/.=VCosctf=0.0036mm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jM通常不超过0.005mm夹具相对刀具位置误差:.人取0.01仍2误差总和:y.+u,=0.0522mQmm从以上的分析可见,所设计的夹具能满足零件
23、的加工精度要求。1.5.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当夹具有制造误差、工作过程出现磨损、以及零件尺寸变化时,影响定位、夹紧的可靠。为防止此现象,选用可换V型块。以便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换取。应该注意提高生产率,但该夹具设计采用了手动夹紧方式,在夹紧和松开工件时比较费时费力。这类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夹紧可靠、通用性大,在机床夹具中很广泛的应用。由于该工件体积小,经过方案的认真分析和比较,选用了手动夹紧方式(螺旋夹紧机构)。止匕外,当夹具有制造误差,工作过程出现磨损,以及零件尺寸变化时,影响定位、夹紧的可靠。为防止此现象,选用可换V型块。以便随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换取。小结五个星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杠杆 加工 工艺 40 上端 30 mm 平台 夹具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2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