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视觉智能(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docx
《杭州市视觉智能(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视觉智能(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杭州市视觉智能(数字安防)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数字安防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先导产业,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的保障性产业。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超高清视频、5G等新兴技术的加速融合,数字安防向视觉智能跃升发展已成为趋势。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明确“数字安防一视觉智能一智能物联”产业路径,以“中国视谷”产业名片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国家级数字安防集群向世界级视觉智能集群迈进,根据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工作的任务要求,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2、执行期为2023-2025年。一、总体思路和提升目标(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忠诚践行“八八战略”,落实国家、省、市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决策部署,坚决对标产业创新“策源地”、“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地”、重大创新项目“承载地”和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奋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围绕“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升主路径,以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为核心,以视觉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中国视谷标志性产业名片为重点,将杭州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全球重要的视觉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成果转
3、化首选地、高端产业集聚地、产业生态最优地,高标准建成“中国视谷”,打造视觉智能第一城,加快把我市视觉智能打造成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二)提升目标到2025年,力争集群创新力、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大幅增强。规模实力更高,产业规模超过8500亿元,视频监控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55%以上,形成全球领先的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服务提供能力;创新能力更强,集群核心企业R&D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3%左右,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达37家,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全面提升,产业集群价值链迈向中高端;先进制造更新。梯次培育“数字化车间一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带动集群规上企业智能化技改覆盖率达到100%,打造10个
4、“未来工厂”,集群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75万元/人;企业优势更大。培育形成2家千亿级行业龙头企业和3家以上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知名度“链主”企业,上市企业达到100家左右;产业生态更优。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实现深度耦合,形成国家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8个,力争专项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前列。集群治理更好。集群数字化治理水平国际领先。集群发展促进组织成为全国标杆。形成一批活跃度高、服务专业、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表1.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2022年基础值2025年目标值集群规模实力L主导产业总产值(亿元)6810.6
5、85002.核心产业营收(亿元)2825.1635003.主导产业市场占有率水平(分)62.5654.主导产业年度进出口总额(亿元)234.9300集群创新能力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230525006.规上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6.77.37.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数量(家)26378.当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总量中合作申请专利占比(%)/集群先进制造能力9.主导及参与的国际标准数量(项)333610.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25.627511.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水平(分)111512.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水平(分)808513.服务型制造体系建设水平(分)2333集群企业竞争力14
6、.优质企业发展水平(分)10117615.集群上市企业数量(家)90100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1300150017.外国跨国公司集聚数量(家)/2集群产业发展生态18.高层次人才引育水平(分)493131219.国家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数量(家)3820.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分)304021.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亿元)72.6100二、重点任务和举措(一)实施集群优化攻坚行动打造自主可控的视觉智能产业链,重点发展“三层七端”。1 .做深基础层。重点发展智能芯片、传感器和光学器件、存储显示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夯实产业发展底层基础。智能芯片。重点发展高性能模拟芯片和数
7、模混合芯片、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芯片等技术和产品,推广基于RISCT的芯片设计,布局发展Al视觉芯片、VR/AR专用芯片、新型存储芯片等。传感器和光学器件。重点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高精密光学镜头及模组、红外传感等,布局发展激光传感、毫米波传感等。存储显示设备。重点发展超高清编解码器、大型网络存储等,布局发展超高清显示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突破发展物联网操作系统、高性能计算架构体系,巩固发展路由交换设备、网络通信器件和云平台、云服务,推动分布式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应用。2 .做优技术层。重点发展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平台智能,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和扩散应用。感知智能。巩固生物识别、光
8、学感知等领域优势,加快光电感知、雷达成像、核磁成像、超声成像等技术攻关和融合应用。认知智能。突破机器视觉、视觉交互、视觉测量、视觉生成、NLP、跨模态理解、VR/AR、推理决策等关键技术。平台智能。发展视觉开源框架、智能开发平台、实时人机协作任务平台、大规模预训练云平台、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3 .做强应用层。发展数字安防、工业视觉、医学影像、自动驾驶、智能生活及办公、虚拟现实及元宇宙、特殊成像7个三级赛道,拓展集群产业发展空间。数字安防。重点发展多模态生物识别设备、端边云协同视频分析系统、多传感器集成安防设备、轻量级端侧设备。工业视觉。重点发展自动光学检测设备、X射线工业检测
9、设备、三维扫描测量设备、无人搬运车、装配机器人、工业视觉智能开发平台,布局发展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超高清工业内窥镜等。医学影像。重点发展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医用3D扫描成像、影像大数据、布局发展多模态内窥镜、超高清术野摄像机、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自动驾驶。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智能系统、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及智能系统、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智能座舱、高精度地图、布局发展车间传输、道路感知识别、空地协同解决方案等。智能生活及办公。重点发展智能门锁、家用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设备、智能家居平台及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布局发展超高清会议终端设备、远程会议加密控制设备、远程会议
10、整体解决方案。虚拟现实及元宇宙。重点开发VR/AR引擎及一体机、虚拟现实内容采集制作、AR/VR虚拟人、web3.0等,加强AIGC类大模型开发和应用。特殊成像。重点发展红外热像、紫外成像等终端设备及软件系统,布局发展气体成像、射线成像等。(二)实施视谷建设攻坚行动以产业名片、窗口园区、平台建设为重点,实施视谷建设攻坚行动,加快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高地”。1.打造“中国视谷”产业名片。落实部省合作协议,形成合力推进机制,争取每年召开“中国视谷”部省共建联席会议。放大产业名片打造计划首批试点城市效应,积极承办全国性论坛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视谷”会议品牌。开展国家区域(城市)产业名片建
11、设试点,探索推动国家级机构分中心落地。结合工信部“百城千屏”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等试点工作,加强品牌塑造和宣传。到2025年,力争“中国视谷”产业名片获得试点认定。2 .加快推进窗口园区建设。以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为实体化落地窗口园区,推进“中国视谷”展厅、视谷创新中心、“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3D视觉产业园区等实体建设。优先向窗口园区导入企业项目、科研院所、要素平台、活动赛事等。发挥滨江、萧山两区协同优势,深化产业项目共同导入模式,按照“合作导入”和“整体迁入”项目落地方式,加快合作引进一批视觉智能龙头企业创新业务板块或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适时推进窗口园区扩园发展,探索“有界无域”
12、区域协同。到2025年,力争将窗口园区打造成为展示全市视觉智能产业发展新风貌的“示范窗口二3 .布局建设特色产业平台。围绕“一园窗口、双核引领、四区协同、全域联动”空间布局,结合数字安防及网络通信、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促进核心区、协同区错位协同发展,构建市域内供应链协同、创新协同的集群发展机制。以全市16个产业平台为重点,围绕“一园一主业”发展模式,鼓励区县根据视觉智能产业定位,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基地(特色小镇),评定一批市级人工智能标杆产业园。(三)实施创新强工攻坚行动以“强基韧链”、创新网络关键节点建设、优势创新主体培育、视觉智能成果转移转化
13、为重点,构建集群协同化创新网络,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1.推动产业“强基韧链”。支持集群企业、高校院所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及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实施视觉智能领域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省市联动协同攻关,着力突破一批视觉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推动视觉智能颠覆性技术创新与突破。启动实施市自然科学基金,加强视觉智能领域基础研究,在高端专用芯片、人工智能算法、未来网络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更多原创技术。到2025年,力争每年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0项以上。2 .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加快培育视觉智能领域科技领军企
14、业,依托各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推进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技术和产品开发。支持企业申报创建省研发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鼓励视觉智能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配套企业开展协同研发和制造。到2025年,力争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载体1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5家以上。3 .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之江实验室等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推进浦江实验室、合肥国家实验室、鹏城国家实验室等杭州基地群建设;推动脑机智能全国
15、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研平台发展。支持海康威视、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平台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的核心力量。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能级,加快推进视觉智能、智能光学感知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到2025年,打造视觉智能领域优势新型研发机构5个以上。4 .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全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集群创新生态链。提升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完善“验证-孵化-小试中试-熟化-产业化”链条。支持视觉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智能等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打通成果转移转化关键节点。发挥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视觉 智能 数字 产业 集群 培育 提升 三年 行动 方案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