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docx
《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八单元患者的心理问题某患者,女性,48岁。因妇科小手术住院治疗。病区多数医生,尤其是护士反映该患者很“烦人”,即她不管医护工作忙不忙,常主动找医护人员谈天,“套近乎”,向医护人员示好。当同病房住入一位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李某时,此类举动更频繁。医护人员对李某的正常服务与沟通常使其不快,对他人说李某送了医生、护士多少东西等,郁郁不乐。经了解该患者为下岗工人,家中经济条件较差。【本章要点】1 .了解患者角色的概念,把握患者角色的转化。2 .熟识患者的一般心理问题。3 .明确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特征。第一节患者角色和求医行为一、患者角色患者过去通常是指患有病痛的人。而在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
2、在医学上称为疾病的现象,如足癣、近视、疣、痔等,但不能把全部的人都称为患者。到医院来体检的人和到产科来分娩的正常产妇,又经常被统称为患者。但他(她)们并非真正有病。也有一些身患疾病,但由于各种缘由而不来医院就医,他们虽没有被列为患者统计,却是真正的患者。(一)患者角色的概念患者角色又称患者身份,是一个人被疾病的苦痛所熬煎,并有治疗和康复的需要和行为,通过患病和康复的过程,与家庭、社会、医务人员之间产生互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T.Parson)在社会制度一书中提到“患者角色”具有肯定的权利和义务,可概括为以下4点。1 .患者可从常规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并依据疾病的性质和严峻程度,相应减轻他平
3、常担当的社会责任(工作)。2 .患者对其陷入疾病状态矍有责任。因人对病本身无法掌握,应尽可能使他早日康复。3 .患者有义务力求痊愈。生病不符合社会的愿望和利益,社会盼望每个成员都健康,以担当应有的责任和角色。生病是临时的非正常状态,患者应主动力图恢夏常态。4 .患者应当寻求牢靠的治疗技术关心,必需与医生、护上等合作,共同战胜疾病。由此可见,患者角色既有从常态社会职责中解脱出来的权利,又有乐观求医以早日康复的义务。(二)患者角色的转化患者角色的适应不良大致有5种类型。1.角色行为缺如,即患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情愿识到自己是患者。5 .角色冲突。同一
4、个体经常担当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6 .角色行为减退。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剧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7 .角色行为强化。由于依靠性加强和自信念减弱,患者对自己的力量表示怀疑,对担当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担忧,安心于己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峻程度超过实际状况,小病大养。还要留意患者家人和其他照看者。8 .角色行为特别。患者受病痛熬煎感到悲观、绝望等不良心境的影响导致行为特别,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致自杀等。【例题】一位头
5、部大面积烧伤患者在获知自己的面容没法完全恢复从前的模样后,对在场的医生和护土进行殴打,这属于A.角色行为缺如B.角色行为减退C.角色行为特别D.角色行为强化E.角色行为冲突解答编号500745080101f正确答案C二、求医行为求医行为,即求助于医务人员的关心。患者有病或有某种症状的感受后,会不会实行求医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1 .对疾病或症状的主观感受专业人员从专业立场去理解疾病,总盼望患者的观点与自己全都。而实际状况是看法经常不全都,由于人们对疾病的熟识不同,导致人们打算是否进一步实行求医行为具有很大差异。2 .症状的质和量症状的质和量对患者的影响取决于该症状在特定人群中消失的频率,常见
6、或罕见;该症状对一般人来说是否熟识;该症状或该疾病的预后是否易于推断等。3 .心理社会因素求医行为与心理体验、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状况有关。美国Blum(1964)估量,75%的急性病患者求医,而只有20%慢性病患者求医,他列举有病不求医的缘由包括10个方面:没有钱;医疗费用太高;对疾病的症状没有觉察出来;对所患疾病的意义和重要性熟识不足或自认为没有多大关系;对于医生的恐惊心理,对于诊断过程的恐惊心理,对外科处置的恐惊;对个人健康的态度冷漠;存在一种自我惩处的心理;存在病耻的信念;缺乏交通工具;太忙,工作丢不开,请不了假。其次节患者的一般心理问题一、对疾病的态度人知道自己有病后,会很快把留
7、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身的体验和感受,由于感知觉的指向性、选择性、理解性和范围都受到心情和性格特征的影响,所以患者往往只关怀本身的功能状态,对各种症状的敏感度都会增加。二、心情和情感活动(一)焦虑疾病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而且疾病往往存在不行预见性和危急性,所以,一个人患病后最明显的心情反应是焦虑。焦虑程度随个体对疾病的了解以及对疾病后果的担忧而有不同。焦虑时病人的主要表现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手掌及脚趾部出汗增多,肌肉紧急,有些人会颤抖,腹肌紧急,胃痉挛,腹泻。病人常有失眠、头痛,语速快、不间断,声音提高,或讲话变得迟疑,口吃,精神难集中,留意力短暂。适度的保虑反应可以
8、提高人的警觉性,使人的心智活动增加,调动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防卫机制,以应付状况的变化;同时可促进患者转入病人角色、寻求医疗关心和遵从医嘱。但过度、持续的焦虑则是有害的,可使病人过分关注自身状况、难与医护人员协作,阻碍治疗的进程。医护人员向病人供应必要信息、医学学问,赐予心理支持,有利减轻病人焦虑。(二)行为退化病人重新使用稚嫩的行为来处理当前所遇到的困难,是一种退行性行为的表现。患病后常有退化行为,其表现有下列特征:1.自我中心把一切事物及与自己有关的人,都看作是为他的利益而存在的。在治疗进程中,假如病人渐渐能关怀病友,或让陪他的亲朋早点回家休息,这表示病人的自我中心减轻,标志着病情有所恢复。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患者 角色 求医 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