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陪伴孩子是一种能力.docx
《第2章陪伴孩子是一种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陪伴孩子是一种能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章陪伴孩子是一种能力陪伴孩子,需要父母了解孩子,关注与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懂得陪伴孩子的艺术,知道如何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愿意全身心陪伴孩子,并具有强大的执行力。2.1 把孩子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身体健康是L其他都是0,只有拥有了强健的身体,后边的0越多,才越能增值。如果时光倒流,我对乐乐的第一要求不再是阅读、学习,而是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乐乐小时候,我还年轻,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使得我精疲力尽,回到家就只想好好地休息。对孩子的“纠缠”,我实在无太多的力气应付,于是常常带着乐乐看书。长时间这样,再加上白天乐乐又是跟着奶奶,根本没有足够的运动量,因此乐乐一直有些瘦弱,还不爱运动
2、,更是经常感冒,常常去医院。我总以为,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抵抗力低,只要孩子长大了,身体自然就强壮了。可是,直到乐乐上一年级,当他和同班同学站在一块儿,明显很瘦弱。到了冬天,乐乐还是时不时地感冒。有时候,一请假就要耽误好几天。我这才意识到,孩子的身体真的太弱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不仅耽误孩子上课,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自信心的建立。于是,虽然工作很忙,每天很累,但下班后,我都要带着乐乐到院子里的运动场地上玩一会儿:有的时候跑步,有的时候打乒乓球,有的时候跳绳,还有的时候和小朋友一块儿奔跑等。没想到,原来我一直误以为乐乐不爱运动,其实是我们没有给他创造条件。现在我每天都带着他出去玩,他常常到处
3、跑而不愿回来。在所有运动项目中,乐乐最喜欢的就是跑步和跳绳,这些运动都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装备。更主要的是,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交到了朋友,性格也因此变得更开朗。在运动过程中,乐乐认识了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他长得非常壮实,比同龄人都高。据他妈妈讲,孩子每天下午都要出来打篮球、跑步,至少两个小时,还特别能吃,尤其喜欢喝奶、吃蛋和肉,运动完还不感觉累,接着就是看书和写作业,从来没有消化不良或者受凉感冒,这个孩子还是小学霸。没有对比就没有伤需,看到身边这样好的榜样,谁不羡慕?2.2 寻找孩子喜欢的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家长要先清楚孩子喜欢什么运动。这个不妨多试一试,没有不喜欢运动的孩
4、子,只有是不是适合孩子、孩子能不能长期坚持的运动。运动不仅能强健孩子的身体,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使其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能更加轻松地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孩子到底喜不喜欢运动,喜欢什么运动,是不能武断地下结论的。很多时候,家长的懒散和贪图省事耽误了孩子。孩子表面上不喜欢运动,可能是对自己接触到的运动方式不感兴趣。我接触过很多孩子,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不喜欢运动的孩子。无一例外,他们只要听见到外边活动,都亳不掩饰内心的雀跃,许多情绪外露的孩子,还会忍不住为此欢呼。曾经有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所有校内课程中,体育课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年龄,活泼好动,精力无穷,喜欢运动能
5、带来很多好处。我最后悔的事情是,一直到乐乐一年级时,才为乐乐寻找喜欢的运动。虽然我知道孩子都喜欢运动,但因为自己总是忙于工作,懒得花费时间陪乐乐运动。于是,乐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看书、玩玩具、看视频中安静地度过,很少参与体育活动,给人的印象总是文文弱弱的。事实上,开始时为了带乐乐运动,我们尝试了许多项目,比如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跑步、跳绳、街舞、游泳等。很多运动项目孩子都能玩上一段时间,即使有些运动项目因为受场地、人员的限制,一开始孩子不太喜欢,但在参与中也会逐渐找到其中的乐趣。培养喜欢的运动也是培养兴趣的过程,孩子不喜欢,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发现这项运动的乐趣。后来,通过不断地和小朋
6、友参加各种比赛,玩各种运动游戏,乐乐在运动中明白好多道理,面对暂时的失利,他不再动不动就哭鼻子,一下子坚强多了。所以,乐乐的事情,让我真正明白,孩子是不是爱运动,喜欢哪项运动,一定要让孩子多尝试,争取找到最适合孩子,孩子也最愿意坚持下去的运动。当然,开始运动以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孩子性格变得开朗了,饭量也增大了。乐乐以往比较挑食,小孩子最喜欢甜食,稍微吃些肉类,就容易消化不良。可是,自从开始运动后,乐乐变得无肉不欢,经常运动完后就喊饿,还要加餐。短短的一两个月,他的身体结实了不少。更可喜的是,因为运动,乐乐喜欢待在室外,到冬天的时候,也很少感冒。因为经常运动,乐乐变得开朗了不少,不再一天到晚捧着
7、书本,而且在看书的时候,比以往更加专注了。2.3 坚定培育孩子的理想信念教育孩子需要极大的耐心,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注意力、学习力。所以,父母不仅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做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还一定要具备把孩子教育好的理想信念和坚决的执行力。2.3.1 陪伴孩子要身体力行养育孩子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工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父母的教育。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全身心参与,才能想孩子之所想,做孩子之所做。研究表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童年时期,最容易培养孩子和父母的融洽感情,儿童最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这是父母以后教育孩子的资本。在孩子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影
8、响深刻的教育阶段主要在儿童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父母要注意,在陪伴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身体力行。我非常赞同,无论任何时候父母都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很多家庭存在亲自带孩子困难的问题,或者有少部分父母为了不耽误自己的事情,让爷爷奶奶接管孩子。小鹏的妈妈很后悔。一直到三年级,小鹏都相当优秀,可在四年级的时候,小鹏的爸爸妈妈闹离婚,天天吵。只要爸爸妈妈一吵架,小鹏就很难过,把自己独自关在房间里。小鹏曾哭着恳求爸爸妈妈,不要再吵了,可是爸爸妈妈根本就停不下来。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几个月,小鹏的学习也荒废了几个月。终于小鹏的爸爸妈妈消停了,孩子也开始有了笑容,妈妈又重新开始和小鹏一块学习。父母陪伴孩
9、子,不仅是陪伴孩子学习,还要为孩子创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控制自己的情绪,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和孩子相处。父母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好榜样,积极努力地学习,乐观地对待生活。言出必行,行之必果。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陪伴他顺利度过刚入学时的不适应阶段。一年级学生开学时面临着拼音关、书写关、生活卫生关等,父母要及时和孩子互动;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如因与同学间的小矛盾而不高兴,因考不好而沮丧,因竞争班干部失败而失落等,要及时沟通。任何时候,父母都要把养育孩子放在首位。2.3.2 陪伴孩子追求高质量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认真倾听,平等互动,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10、注意力、学习力,做高质量的父母。一般来说,家长陪伴孩子有四种比较典型的方式。第一种是扔给孩子手机或iPad,或者让孩子看电视,自己在旁边刷手机,或者打麻将、吃喝玩乐。这种行为与其说是陪伴,不如说是顺带看孩子,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乐乐曾经很不高兴地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奶奶把乐乐接回老家玩,结果带着乐乐到了外面,自己和熟人聊了一下午,乐乐百无聊赖,对外面也不熟悉,陪着她们闷坐了一下午。从此乐乐很抗拒独自回老家。孩子并非什么都不懂,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后,不管是陪伴玩耍还是陪伴学习。第二种是家长时刻盯紧孩子。孩子写错一道题、一个字,都要紧张地吼上一嗓子,然后絮絮叨叨,逼迫
11、孩子纠正。我原来所住家属院的院子里,有个孩子在写作业时,妈妈一直坐在旁边“虎视眈眈”。孩子如果写错了,妈妈就啪啪地在孩子后背上打几下,恨铁不成钢地说:“这都能错,心跑哪里去了?”孩子惊慌地眨着眼睛,委屈极了。我不明白这位妈妈为什么非得在孩子专心致志地写作业的时候,又是打又是骂,不能等到孩子写完再鼓励孩子检查吗?第三种是家长间歇式发作管理。这种家长非常多,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也没有长期的计划。“写作业啦!”家长吼上一嗓子,就做自己的事去了。等到过了半天想起来,跑过去再吼一顿:“作业还没写完!就写这样!重写!写不完不要睡觉!”看,多省事,孩子就像是机器,家长怎么安排就怎么做。真的是这样吗?若孩子没
12、有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胆量渐渐变大,家长的这一招越来越不管用,孩子对妈妈的吼叫也会越来越不在乎。第四种是最理想的陪伴方式,即家长陪伴孩子,激发孩子的内驱力,然后家长逐渐放手,促使孩子自我管理。这种家长能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思想动向,和孩子互动,保持融洽的亲子关系。可能有人会说,有些题我们也不会做。优秀的父母,并非亲自去教孩子所有的课本知识,而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有能力的父母,自己先学一遍再教孩子,也未尝不可。比如,小江的妈妈并没有什么文化,但能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进行学习规划,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了军官。现在学生的学习资料
13、种类非常多,家长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料,至少要弄清楚孩子每个年龄段最需要什么、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请家长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即使不能辅导孩子学习,也要让孩子学到你的坚韧和不断努力。2.3.3 不因短视而折断孩子梦想的翅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父母眼界宽了,孩子的眼界才有可能拓宽;反之,孩子就有可能被折断梦想的翅膀.据说有一种鹰,在悬崖上筑巢,当小鹰长出翅膀后,老鹰就会一次次地把小鹰扔下悬崖,而小鹰也就在一次次的挣扎中学会了飞翔。“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则故事。赵太后刚网掌权的时候,秦国来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一定要长安君做人质,赵太后不舍
14、。触龙说,赵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因为燕后远嫁,虽然赵太后非常思念,但每次祭祀的时候都要为燕后祈祷:“不要回来啊。”希望将来燕后的子孙相继为王,这是为燕后的长远考虑呀。赵太后说:“您说得对。”于是送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会为孩子尽早做打算,让孩子掌握本领,真正拥有翱翔的翅膀。然而,有些父母却例外。小侯真的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高智商孩子。可是,在六年级本该整装待发的关键时刻,孩子却掉了链子。原因很简单,孩子家里是拆迁户,加上家底殷实,孩子的爸爸妈妈很是“开明”地和孩子交底:“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你这辈子不愁吃不愁穿,将来成个家,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你呢,不要累着,吃好玩好,平平
15、安安就好了。”当看到孩子在作文中表达出这样的意思后,我简直难以相信。这个年龄的孩子,三观还没有形成,父母居然为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好在小侯的父母很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快就转变了想法。还有一类父母,自己没什么文化,可赶上了时代发展的红利,觉得现在大学生那么多,都找不到工作,学习差不多就行了。岂不知,就是因为自己的短视,断送了孩子上进的机会。孩子能懂什么?他们最信任的父母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奋斗的动力?于是,小侯也不认真地听课了,什么都变得无所谓了。小侯的爸爸妈妈,受限于见识,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差点儿让小侯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小繁的父母工作很忙,对孩子的学习也不上心,一副什么事都有我们
16、撑着的态度。不管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小繁的妈妈都认为孩子没有错。在妈妈的“保护”下,小繁越来越肆无忌惮:迟到了,是因为家里有事;作业没写,是因为不会;旷课了,是因为生病了小繁妈妈无休止地溺爱孩子,恨不得把小繁放在温室里,不让他经历一点风雨,生生把小繁养成了温室中肆意生长的植株。人类的悲剧各不相同,但喜剧都是皆大欢喜的结局。燕子的经历真正体现了弱者变强、不断逆袭的精神。而这离不开燕子妈妈的不懈坚持。燕子出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全家长辈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除了妈妈,没有人支持燕子多读书。妈妈虽然文化水平低,却很有远见,硬是顶着全家的压力,一直鼓励孩子通过学习发展自So现在,燕子已经是名校在读博
17、士,成了全家的骄傲。人们常说,心有多宽,路就有多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连动物都明白,爱孩子就要教给它生存的本领。古人更是留下千古名篇警示后人。我们为人父母,有什么理由折断孩子梦想的翅膀呢?2.4 一定要有强大的执行力教育孩子的问题,并非一日积攒的问题,就如患病很久的身体,即使遇到良医,也是病去如抽丝。所以,家长平时教育孩子就要有强大的执行力,绝不能松懈。我观察过许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是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也不是发现不了孩子存在的问题,而是他们解决问题的一个共同方式就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以此来缓解心理上暂时的焦虑。为什么说是暂时的焦虑呢?因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在孩子学业
18、出现重大问题或犯严重错误的时候才会着急,总是试图找出一剂灵丹妙药来快速解决问题。可是,教育孩子非一日之功,哪有那么简单。241停止抱怨,立刻行动我们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开始,就成功了一半。教育孩子也一样,只有真正停止抱怨,认真去做,哪怕中间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比永远停在抱怨阶段要好得多。每次家长会后,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被个别家长缠着不停地问:“老师,你说该怎么办呀?孩子的爷爷(或奶奶或其他亲人)管着,我们很忙啊,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啊,我真的没时间管他”不要以为这些家长都是因为文化水平低,才没有能力管好孩子。其中有很多家长,有很好的工作、不菲的薪水、良好的家庭条件,但是他们
19、有一个共同之处忙碌。家中有很好的后勤保障,所以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在外所向披靡,自己能带给孩子的就是偶尔一起出去游玩、吃大餐,或提供给孩子高级用品。即便其他家庭成员将孩子照顾得再好,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相似的问题:孩子上学后越来越不服管教,学习热情越来越低。这类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很少与孩子有情感交流,更不要说具有教育的执行力了。我们要知道,任何人(包括爷爷奶奶)都代替不了父母。所以,认为孩子完全可以交给他人教育管理的家长,就不要谈教育的执行力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教育者。还有一类,一般是全职妈妈家庭。传统思想认为,全职妈妈是个好职业,天天待在家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对于同时带两个甚至更多个孩子
20、的妈妈来说,这绝不是简单的工作。有一个妈妈,一人带两个孩子,既要接送大孩子上学、督促其学习,还要照顾小孩子,简直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和闺密打电话的时候,喋喋不休,说的全是自己过得如何困难、孩子怎么难带之类的话。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如何会有强大的执行力?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一位妈妈,无论做什么家务都是一件一件地做,比如做简单的面条,要先把菜洗好切好,再看着火,把水烧开,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你可能觉得这位妈妈很笨,不,她不仅是名牌大学毕业,还是所在单位的领导,但就是没办法搞定做饭。可能有一部分人确实很优秀,但总是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有效地分配在教育孩子上,更谈不上形成强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陪伴 孩子 一种 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3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