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联通5G+教育行业解决方案v1.0.docx
《广东联通5G+教育行业解决方案v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联通5G+教育行业解决方案v1.0.doc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东联通5G+教育行业解决方案(vl.O)5Gn让卡来生长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2019年11月1 概述11.1. 方案背景/行业背景11.2. 需求分析/痛点分析11.3. 5G网络简介21.3.1 5G典型应用场景31.3.2 5G网络关键技术简介51.4.5G网络与教育行业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2整体方案设计92.1. 总体方案92.2. 5G+4K远程互动教学112.2.1. 系统架构112.2.2. 主要应用场景122.2.3. 网络方案142.3. 5G+VR/AR沉浸式教学172.3.1. 系统架构172.3.2. 主要应用场景182.3.3. 网络方案192.3.4. 网络要求2
2、02.3.5. 教育VR终端202.4. 5G+智能校园管理232.4.1. 系统架构232.4.2. 主要应用场景242.4.3. 网络要求292.4.4. 方案优势292. 5.5G+虚拟现实心理健康测评302.6. 其他教育行业应用312.7. 其他终端产品介绍312.7.1. 关于5G基带芯片与5G模组312.7.2. 5GCPE332.7.3. 中国联通“先锋者1号”342.7.4. 5G手机353成功案例383.1.广东实验中学5G+智能教育发布383. 2.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5G+全息远程互动公开课383. 3.教育部中国慕课大会5G4K远程互动教学系统393.6. 浙江师
3、范大学5G+全息远程互动公开课3935华南师范大学5G+全息远程互动公开课404 商业合作模式414.1. 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414.2. 商业合作模式415 服务支撑联系方式425Gnum三三1概述1.l,行业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能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适应5G网络技
4、术发展,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迫切民生需求,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高品质服务。广东省政府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5G+智能教育。实施基于5G网络的数字化校园扩容提速工程,依托5G网络技术实现基于高清视讯的远程协同教育教学与在线资源共享,开展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沉浸式教学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学评测与管理;探索建设基于5G网络的教育实时监管与服务体系,提升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2022年底前,全省5G+智能教育
5、示范项目达到4个。(省教育厅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负责)。广东省教育厅一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智慧校园建设和应用的内涵、目标、原则、任务、参考标准等。智慧教育示范工程是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三五”重点工程之一,省教育厅将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心学校”建设,指南的出台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强调要建设移动物联的校园网。12需求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智慧教5Gnum三
6、三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随着5G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5G新技术和传统教育,构建智慧教育体系结构,是非常迫切需要的。行业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信息技术将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OOC.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教学系统(IT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CAl)系统也迅速发展,物联网已在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取得应用。教育开始走向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学校需求: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校的办学模式开始进入追求个性的时代。
7、如在教育基本普及情况下,人们更加期望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学校,要求学校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学生的培养更加个性化,学校的组织模式更加弹性灵活,学校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和活动安排。学生需求:目前普遍K12教育对学生存在缺乏创造能力教育,能力培养教育、缺乏个性化培养等问题;学生越来越趋向于具有创造力、个性化能力培养的教育需求;偏远区域学生更是教师资源、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紧缺,学生急需开放性、沉浸式、灵活性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育与无线通信跨界融合的趋势从教育信息化行业政策、教育信息化需求、教育终端通信能力、无线技术等方面看也初步成熟。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智慧教育+
8、5G的持续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切实服务于教育业务,最终辅助智慧教育走向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新模式的步伐。1.3. 5G网络简介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被认为将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打通各行业进入数字化革命的良机,5G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也是未来10年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战略。截至2018年11月,全球已有182个运营商在78个国家进行了5G试验、部署和投资。我国工信部在2019年6月6日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网络寄托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未来的希望,可以深度赋能教育行业,满足执法教育的诸多需求。1.3.1
9、 5G典型应用场景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局)确定未来的5G具有以下三大主要的应用场景:(1)增强型移动宽带:这些5G应用场景包括诸如高清晰度移动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触觉互联网等较高速/高速数据数据服务等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应用(即可运行于体育场馆等用户高度密集分布的区域,还可以进行泛在的覆盖)。(2)超高可靠与低延迟的通信:这类5G应用场景则包括面向垂直行业/工业/医疗/交通自动化的超高可靠通信、各类低延迟敏感型通信应用,比如移动健康、车辆到车辆通信等;(3)大规模机器类通信:面向大规模mMTC(MassiveMachineTypeCommunication,机器类通信,如智能城
10、市(水电煤抄表)、智能家居等设备连接应用。增强移动带宽(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图1-1ITU定义的三大应用场景5G要求的指标如上图所示,5G网络的最大下行峰值速率为20Gbps,最大上行峰值速率为IOGbPs,对应的下行峰值频谱效率为30bpsHz,上行峰值频谱效率为15bps/Hz;在eMBB密集城区场景下,下行用户体验速率需至少达到100Mbps,上行需要至少达到50Mbps;要求空口用户面时延减小到1ms,理想的控制面时延减少到IOms;同时支持的连接数相比4G要提升10倍以上,达到每平方公里是100万的连接数要求;同时每bit成本效率要提升100倍以上,每bit成本
11、大大降低,从而促使网络的CAPEX和OPEX下降。技术指标4G5G峰值速率IGbps20Gbps时延空口IOms空口Ims连接数密度10万/km?100万/媪移动性350Kmh500kmh能效1倍100倍提升用户体验速率IOMbps100M-IGbps频谱效率1倍3-5倍提升流量密度0.IMbps/m210Mbpsm2表IT4G与5G的八大指标对比相比4G网络,5G网络数据流量密度提升100倍,设备连接数目提升10倍,用户体验速率提升IOlOO倍,空口时延降低10倍,可以为无线网络用户提供1-20Gbps的极速体验速率、毫秒级的超低端到端时延以及每平方公里一百万的连接数密度与数十TbPS的流量
12、密度。5G网络具有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点,使人与人之间通信,开始转向人与物的通信,直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从而为社会经济、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是否能很好地支撑各类应用场景,取决于从低频(频点在500MHZ左右)到高频(频点高于60GHz)的各个物理工作频段的物理特性(无线射频传播特性):低频段具有优秀的无线传播特性、网络覆盖广,既可支撑宏蜂窝建设,也可支撑小基站部署;高频段的无线传播特性相对低频段较差,但是有较多可用的且连续的无线频谱资源(尤其是在毫米波频段),可支持提供更宽的物理信道。1.3.2 5G网络关键技术简介5G网络关键技术包括了边缘计算、网络切片、Ma
13、SSiVe晅第)、毫米波/高频通信等:边缘计算(MUIti-ACCeSSEdgeComputing,简称MEC):通过将存储与计算资源下沉到网络边缘节点,为本地化、低时延和高带宽业务(如车联网、4K视频等)提供优化的服务运行环境,降低时延并节省传输资源。同时可提供相应的计费服务、感知用户的移动,并且可以通过虚拟机迁移技术实现内嵌应用在不同位置间的迁移。简而言之,MEC可实现本地化泄流与云服务提供。图1-35G关键技术之边缘云示意图目前全省已完成广州、深圳、佛山、湛江、珠海等10个边缘云节点布局,并已完成自动驾驶、智慧园区、智慧工业等10多个应用部署测试验证。未来可根据各行业的需求,规划设计和承
14、载各种行业信息化应用。图1-4MEC应用部署进展网络切片:5G网络切片基于SDN/NFV技术实现“一张物理网络承载千百个行业”的伟大目标,并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能力开放平台,灵活定制端到端网络特性满足垂直行业差异化业务需求,提供给第三方服务快速上线的可能性。3s涧国1U速1图1-55G关键技术之网络切片示意图 毫米波/高频技术:载波带宽可达400MHz800MHz,无线传输速率可达IOGbps以上;:毫米波波束窄,方向性好,有极高的空间分辨力;毫米波元器件的尺寸要小得多,相对于sub6G设备,毫米设备更容易小型化;:子载波间隔(如60KHZ和120KHZ)较大,单SLOT周期是低频SUb-6
15、G的1/4,空口时延降低。 MassiveMIMO:基站侧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阵子数高达128或以上)形成多发多收的系统,可形成更窄波束,基于波束赋形和MU-MIMO,提高频谱效率,降低干扰提升信噪比。图1-65G关键技术之MaSSiVeMIMo示意图 SDN/NFV:NFV是指NetWOrkFunctions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SDN是指SoftWareDefine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NFV将传统的CT(通信技术)业务部署到云平台,将传统设备软硬合一的烟囱式结构实现软硬件解耦合,NFv负责网元的虚拟化,而SDN负责网络本身的虚拟化,实现网络控制平面与数
16、据转发平面的分离。图1-75G关键技术之SDN/NFV示意图1.4. 5G使能新技术,催生全新的智能教育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l)的逐步应用,教育逐步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变革,开启了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智慧教育在全面关注“物、人、教、育”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新模式,通过个性化、精细化、沉浸式学习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5G通过提供人人通信、人机通信和机器之间通信的多种方式,支持移动因特网和物联网的多种应用场景。同时,5G网络通过提供多样化业务需求和业务特征
17、的能力,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如超宽带、超低时延、海量连接、超高可靠性等。借助5G网络超宽带、超低时延、海量连接、超高可靠性的特性,受益于4K/8K高清、XR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智慧教育将在教学效果、教学智能、教学创新和教学网络覆盖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提升,实现沉浸式学习体验、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高速快捷的用户组网与接入。网的片智隹国互动课堂智能故育应用四全息课堂回智誉课堂嚼VR课堂利帆S堂虚拟现实科学研究虑拟彷育职亚教育虚期仿直创客课空沉溺式教学HgggeBsg想能源管理遏环境题其他应用农业植保图85G使能新技术,催生全新的智能教育应用2整体方案设计
18、2.1.总体方案智慧教育+5G应用服务有助于教育行业改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互动教学的应用、物联网校园管理流程的优化等可以提升教育资源的协作,助力教育智能化发展。1)5G+4K远程互动教学:远程教学是相对于一个教室内面对面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它让老师和学生即使身处在不同空间,仍能进行教学与学习活动,用来解决教育受到地域限制的问题。远程同步互动教室就是在两个或多个智慧教室加上视频会议系统,以视频会议系统传递教师和学生的影像与声音(也就是人流),搭配智慧教室互动教学系统传递教学与学习数据(也就是数据流),使分处不同地方的学生能获得相等的学习经验与效果。4K虽已问世多年,众多视频会议厂商近年来也
19、不断向市场推出4K产品,但距完全普及还有距离,主要原因在于4K受制于带宽、片源、设备价格。目前市面默认高清为1080P,与4K支持的分辨率还有很大差距,而5G的出现,为4K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在5G网络条件下,带宽得到极大提升,5G4K将会带来众多的行业创新,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将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目前,现有的远程互动教学课堂,由于终端受限,运算能力不强,编解码所需的时间较大,且摄像设备清晰度不够,导致直播教学效果差,时延高,互动性低;第二,现有的直播教学都是基于中心云的转发的方式进行传输,由于带宽成本较大,且公有云部署集中,为保证基本的使用要求,均通过压缩视频流码率来进行传输,目前已知的是2M
20、、4M等低码率传输,严重影响远端教学质量。而5G的大带宽、低时延以及边缘云MEC等技术正好可以决绝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5G的高速率将本地视频采集直接送往边缘云进行计算编解码,实现4K高清、实时互动教学。2) 5G+VR/AR沉浸式教学: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以下简称VR),是指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模拟生成的一个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该环境可向用户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沉浸式的模拟,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下面三个基本特征:即三个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沉浸性一
21、交互性一想象性),它强调了在虚拟系统中的人的主导作用。当前学校的教学方式多以书本授课为准,加以视频、模型等进行课堂互动教学,且多媒体教室采用的组网方式,基本上是以光纤或者网线为传输介质的有线宽带网络。相对于目前的4G蜂窝网络而言,虽然速度上稍为占优,但是布线复杂,教室改造较大,成本较高;其次,由于组网方式为宽带网络,导致老师与学生使用的终端基本上被限制为不移动的电脑终端,可操作性不强,互动性较低;再者,一些课程抽象性强,实体模型成本高且难以制作,电脑终端基本上只能以平面图的方式进行教学展示,使得课程比较枯燥,无法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及想象力。因此使用5G+MEC网络组网方式,布线简单,终端
22、可随时接入,契合VR/AR沉浸式教学需求,内容下沉及渲染云化确保超大内容分发及低时延互动。3) 5G+智能校园管理:作为智能教育的基础,提供宽带校园、平安校园和智能校园环境,保证智能教育的顺利运行和极致体验。目前学校的管理系统,如门禁管理、停车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宿舍、校园卡、园区监控等管理系统,基本是独立分开的系统,且覆盖面广,而传统的技术是基于公共非授权频段,干扰大、连接数量受限,厂区布线困难,没有统一平台管理,使得管理困难,无法联动。因此通过5G大连接和大带宽的特点,可全面覆盖整个校园园区,将所有设备连接到一个平台,实现统5Gnum三三一管理、智能化分析。4) 5G+虚拟现实心理健康测评
23、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研究指出,我国1.73亿人有心理与精神类问题,但社会耻病避医严重,而且医护人员严重紧缺,平均8.3万人才有一名精神疾病医生,导致患病人群中有91%(约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诊治。在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在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全球20%的青少年和儿童正罹患某种精神疾病(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14),让人痛心的社会意外事件频频发生。5G+智能VR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主要运用于心理与精神类疾病的检测、筛查领域,系统突破了“沉浸式VR问诊+柔性传感多模态生理数据采集十大数据Al模型”等心理(精神)状态智能评估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联通 教育 行业 解决方案 v1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2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