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霞浦县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霞浦县溪南镇人民政府1、总则11. 1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1.5 风险评估22、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32. 1紧急抢险救灾组32 .2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43 .3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42 .4治安、交通保障组43 .5基本生活保障组52. 6信息报送和处理组52. 7应急资金保障组53、预防和预警机制63. 1信息监测与报告64. 2预防预警行动65.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级)86.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级)87.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ll级)84.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V级)
2、85应急响应88. 1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I-Ill级)88.2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响应(IV级)98.3 应急处置98.4 扩大应急105.5应急响应结束106、应急保障106.1应急队伍、资金、物质装备保障116.2通信和信息传递116.3应急技术保障116.4宣传116.5监督检查127、责任与奖励128、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8.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128.2预案解释部门138.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39.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9.1.溪南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错误!未定义书签。9.2.溪南镇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159.3.溪南镇应急救援队伍名单20霞
3、浦县溪南镇人民政府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 1编制目的为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管理,做到快速、有序地应对地质灾害,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霞浦县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霞浦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我镇境内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隙、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按有关规定执行。1.4 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1.5 风险评估1.5.1 1自然地理溪南镇位于霞浦县西南方,属沿海丘陵平原,离县城46公里,与宁德、福安两市隔海为界,全镇陆地面积10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429亩,林地面积57.4平方公里,养殖面积37200亩,海岸线长76公里,海域面积16.6万亩,网箱养殖18万箱,居全县首位。我镇唯一的较大水系一一蓝溪,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上游有双福桥水库一座,总库容129.8万立
5、方米,下游是红屿塘千亩海堤,中间是长达4.6千米溪南防洪堤,在本镇的防洪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辖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最低气温5。C1(C,年平均无霜期250290天,年平均风速2.3ms,风向以东,东南为主,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355.3mm,年最大降雨量1945mm(2006年),年最小降雨量575.5mm(2003年).5、6月梅雨期和7、9月台风期雨量较为集中,分别占全年的28%和31%,79月台风为当地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每当台风来临或发生短历时强降雨、暴涨陡落,时常伴随山洪、山地灾害,沿海暴潮顶托和局部区域的内涝。1.5.2 社会经济全镇总人口53000人
6、,辖2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其中有17个行政村分布在76公里长的海岸上。202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5.6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约2万元。1.5.3 地质灾害点全镇列入预防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个,易滑坡地带1个,村9户、31人(七星村大鼻头1户3人、大堤3户11人、沙湾2户5人、交椅自然村3户12人),共转移人员31人。2、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镇政府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灾指挥部。成员由派出所、自然资源、财政、建设、水利、教育、卫生、公路、交通、广电、电信、移动、联通、供电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主要职责是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镇地质灾害应急救灾指挥
7、部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副主任由镇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汇集、上报险情和应急处置与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处置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为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提供依据;组织应急防治与救灾的新闻发布;承担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2. 1紧急抢险救灾组镇武装部组织民兵和预备役人员赶赴现场,抢救被埋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派出所、交管站及镇执法中队负责组织、协助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疏散;对被埋压人员进行抢救;对已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物质泄漏等灾害进行抢险,消除
8、隐患;建设、水利、供电等部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隐患,保障供水、供电等设施免遭损毁,组织抢修已受损毁的供水、供电、水利等设施设备,保障正常运行;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负责抢修被损坏的通讯设施,保障通信畅通;教育部门负责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和组织修复损毁的校舍,妥善解决灾区学生的就学问题;在抢险救灾队伍未到抢险救灾现场前,所属村和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自救。2. 2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镇政府负责提供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监测等相关资料信息,组织应急调查和隐患监测工作,并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治理工程,排除灾情、减缓险情进一步
9、发展。镇政府在县气象局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隐患地区的气象条件进行监测。2. 3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镇村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做好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并根据需要,请上级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镇农技中心负责组织灾区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2.4治安、交通保障组派出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传播地质灾害险情的违法活动;迅速疏导交通,必要时,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
10、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公路、交通部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道路畅通,及时组织抢修损毁的交通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输。2. 5基本生活保障组镇民政部门负责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的生活,加强对救灾款物发放、分配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以及灾害调查统计工作。有关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核定的责任,及时向参保单位和个人进行理赔。3. 6信息报送和处理组镇自然资源部门负责组织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潜在威胁、影响范围以及诱发因素;组织应急监测,掌握险情灾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随时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供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镇应急指挥部和县自然资源局;及时发布应急
11、防治与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4. 7应急资金保障组镇财政所负责应急与救灾补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防治与救灾补助资金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各村(街)及有关单位参照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的组成和职责,成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发生地质灾害和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应及时启动该指挥机构的工作。镇抢险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结合此预案,制订详细实施预案,准备好抢险救灾器材,确保有效、及时实施应急救援。3、预防和预警机制4.1 信息监测与报告4.1.1 镇人民政府建立以预防为主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4.1
12、.2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中、短期趋势预测,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县自然资源局报告中期趋势预测结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5. 2预防预警行动1.1.1 2.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镇政府会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组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范围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1.1.2 加强地质灾害险情巡查镇政府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
13、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要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报告,由县人民政府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1.1.3 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镇政府要根据当地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并将“防灾、避险明白卡”发到村委会负责人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手中。1.1.4 、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镇政府要根据县自然资源局和县气象局提供的预警信息,依靠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人的群众。各单位和有关
14、群众要对照“防灾避险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3. 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1 .3.1速报程序时限要求镇政府接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同时直接速报市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厅和自然资源部。接到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6小时内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同时可直接速报市自然资源局、省自然资源厅。接到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上报县人民政府和县自然资源局。3 .3.2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
15、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地质灾害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4.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o人以上或潜在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4.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为500人到100O人,或潜在经济损失为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4.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I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为100人至500人,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4.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V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霞浦县 溪南镇 地质灾害 应急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