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二.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p53-55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教具学具准备: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若干,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李老师今天想知道你们最喜欢吃什么?
2、那你们知道兔子喜欢吃什么吗?小猫喜欢吃什么呢?生:兔子喜欢吃萝卜,小猫喜欢吃鱼师:今天李老师带来了小兔子和小猫最爱吃的食物,请看(投影仪出示)并想一想:(1)4个萝卜,怎样分给两只兔子才公平?(2)2条鱼,怎样分给两只猫才公平?生:平均分才公平,只有平均分,他们的个数才相同。师:动画显示平均分的过程。师:两只兔子和两只猫都很满意的得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李老师今天也给我们的俩个班长带来了一块好吃的饼,请看李老师是怎样分的,你有什么看法?(投影出示一块大,一块小)生1:不公平。生2:老师偏心女生。师:那你认为老师怎样分才公平呢?生:从中间分,一人一半生:平均分成两份,两人要一样多才行。师:老师
3、听取你们的意见,把这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投影仪动画显示分饼的过程)师:小兔和小猫得到的食物个数使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现在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半,怎样表示?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3、用各种方式表示一半或半个。4、引入1/2。同学们,用了这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示了一半,真不错,有的说用0.5表示。有的说就用纸折,然后涂色。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其实,一半的表示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的数,就是刚才李老师听到有个同学说用二分之一表示。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1/2师:谁来说说1/2表示什么?师把意义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
4、/2)让不同的学生说分数的意义。2、折一折,并涂色师:拿出你喜欢的形状,折出这个形状的1/2,并涂色。同桌两人说一说,你这个1/2表示什么?生:有的用长方形纸、有的用正方形纸、有的用圆形、还有的用蝴蝶、金鱼等等。(同桌说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分页代码3、涂一涂,说意义a要分别涂出他们的1/2,你认为首先应该怎样做?b其中六边形、圆、和正方形有几种不同的分法?c利用投影进行交流,每一个1/2分别表示什么?2、拿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1/4,并涂色(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3、,认识1/4、2/4、3/4、4/4c(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用你喜欢的方法,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2)涂一涂。P5
5、4a将其中的一份涂喜欢的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1/4,其余部分是这张纸的()。b将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c将其中的三份涂上颜色,涂了这张纸的(),还有这张纸的()没涂颜色d如果将所有的4份都涂上颜色,那么就涂了整个正方形纸片的()。同学们,通过以上操作,你能说出1/4、2/4、3/4、4/4表示的具体意义吗?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分数表示,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像1/4、2/4、3/43/528oooooo的数都是分数)4、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写。(1)你发现一个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2)你知道各部分分别叫什么吗?一个分
6、数应该怎么读?3分子板书:分数线读作四分之三4分母(3)你认为分数该怎样写?为什么?(4)由3/4读作四分之三,你认为3/4表示什么意思1/4、2/4、4/4呢?(5)想一想,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三、尝试运用(1)看图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投影仪出示)a读出每一个分数。b写出每一个分数(注意,先居中写出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c说出每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含义如:1/3表示把一段绳子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根绳子的1/3。(2)判断那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是的画勾,错的打叉,并说出原因。(三)巩固与应用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图见55页第1题)(1)独
7、立写出各图中涂色部分表示的分数,巡示指导分数的写法。(2)指名读出各分数(3)组内说一说各分数所表示的意义。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图见58页第2题)(1)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你为什么这样涂?3、判断: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各图的阴影部分对吗?(图见58页第3题)(1)独立判断。(2)交流判断的理由。(3)分数的产生和哪一种分法有关系?4、我来涂,你来说是几分之几(分数的意义)5、拓展题:涂色部分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投影出示)(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并学会了有关分数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分数和什么分法有关系?读分数和写分数的顺序有什么区别?一个分数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教学内容
8、: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教学准备:1、教具:磁铁、三袋非四边形纸片、课本、投影仪。2、学具:每人一张点子图,同桌一份非四边形纸片、不干胶纸、八根小棒(4根一样长、2根一样,再各不相等的2根)。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通过摆一、找一找、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征
9、,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课前准备:抽奖游戏。(摸图形:抽奖箱里备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直角梯形和一些普通四边形。摸出正方形是一等奖;摸出长方形是二等奖;其它没有奖。)教学过程:一、引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四边形。(板书:四边形)二、展开(一)摆一摆1、揭示“四边形”特点(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四边形”。闭眼想象下,四边形会是怎么样的呢?(2)现在睁开眼睛,同桌互相合作,选4根小棒在粘纸上摆出你喜欢的四边形。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3)观察四边形特点。同学们,刚才我们动手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四边形,有我们认识的正方形、长方形,也有我们不认识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
10、同点,你发现了吗?(4)小结四边形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2、学习“正方形”的特点分页代码(1)出示正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正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2)为什么要挑一样长的?(3)是不是只要挑4根一样长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正方形呢?(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5)小结: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有四个直角。3、学习“长方形”的特点(1)出示长方形,谁来介绍下,你刚才摆长方形时是怎样挑小棒的呢?(2)为什么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3)是不是只要挑两根一样长,两根一样短的小棒就一定能摆出长方形呢?(4)那可能会出现哪种图形?(5)小结:长方形对边相等,且有四个直角。4、整
11、理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四边形的很多知识,谁能帮我们把四边形的知识作一个整理?(二)找一找现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哪些不是四边形?为什么?(三)分一分看来,大家对四边形的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在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分分类吗?想想可以按照什么分?同桌合作,选择一种分法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交流:谁听懂他的这种分法了?(四)画一画1、请你们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你喜欢的四边形。画完后,请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然后相互介绍一下画的四边形。2、各自画、同桌检查、介绍。分页代码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四边形,并作介绍。(五)剪一剪学到这儿,老师发现301班的同学表现真出色,现在
12、轻松下,咱们来玩个“变一变”的游戏,看谁变得快。宣布游戏要求:把一个图形剪一刀,让它变成四边形。听明白了吗?同桌合作,拿出小纸片,挑你最喜欢的图形变变看。学生操作。汇报交流:请把小纸片全部放回袋子,人坐端正,老师要请坐端正、听仔细的同学回答。一个个汇报。三、课堂总结1、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收获吗?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都是数学中的四边形,其实生活中四边形也是无处不在,课后你可以去试着找一找,和你的同学、家长一起去分享。板书设计: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平面图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来自于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的主题图、例1和例
13、2o“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活动中体验是我的这节课的一大特色。四边形这个内容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我对教参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在想一想、摆一摆、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认识四边形、感受四边形,从而获得新知。这节课,我基本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导学得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具、学具也恰到好处的发挥了作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下进行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认识了四边形这个新朋友,真正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分页代
14、码评课: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谈谈以下四方面的认识: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国家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图形的问题了,对图形知识感到有些陌生,在导入时恰当的复习图形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三、多样化的教学才是智慧的。本课中,
15、我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在同桌合作活动交流中让学生充分感知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生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四、可以改进之处:1、为了让同学们对四边形的特点有更清楚的认识,在操作摆小棒时可以把准备的小棒的长短更明显些,使黑板上呈现的效果会更清楚,同时多收集学生的不同类型的四边形,让素材丰富些。2、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画一画的活动,帮助他们进行知识内化。K教学目标X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16、。2 .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K教材分析X本节是在学生了解乘法意义,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乘法意义”“找规律”等多种方法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一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0”的处理,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题,成为130X5,4023,3078o以便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能对后2题进行对比交流,进而发现402X
17、3中间是。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所以这一位写0,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X8因为进位了,所以积当中的。就不见了。K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仓山实验小学位于城乡结合处,是一所省级示范学校,教学条件较为良好。学校于2000年9月作为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参与课改,至今已3年。任教班级学生参与课改两年来,对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所体会、适应。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逐步提高。K课堂实录X(一)讨论OX5=?发现规律1.算一算:3X5=()2X5=()15=()2 .找规律:在这一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都是5的乘法。生2:第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小1,积一个比一个小5。师:按这样的
18、规律0X5=?全班同学高声齐答:等于0。3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说明0X5为什么等于0吗?生1:我知道5个0相加等于0,就是0+0+0+0+0=0师:“0”是不是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呢?咱们再来算几题看看。(师板书:0X3,7X0,1999X0)生l:0X3=0。师:为什么?生1:因为3个。相加等于0,0+0+0=Oo生2:7X0=0。师:为什么?生2:因为7个0相加等于0。生3:1999X0=0。师:1999可是个大数,它与0相乘也只得0吗?生3:没错,因为1999个0相加,虽然0很多,可是相加后结果还是0。师:从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4: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全班齐读规律一遍)(评析这一
19、阶段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这些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并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二)试一试一一探究算理师:掌握了这一规律,那么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例如,1305,4023,307X8,你们能独立解决吗?全班学生信心十足地回答:能。师:行,打开课堂练习本试一试,算一算。全体同学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同学们多样化的算法,并请个别同学将解答板书。130X5=650(1) 135=65,1305=650o(2) (3)(4)13013030X5=150,55100X5=500,150+500=650o650650402X3=1206分页代码(1)400X3=12
20、00,(2)40223=6,X31200+6=1206o1206307X8=2456(1)307(2)402(3)7X8=56,83300X8=2400,2405612062400+56=2456。(评析在掌握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练习,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想法,提倡计算策略的多样化,并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对板书的307X82405630782456两竖式产生争论,两竖式赞成者各占一半。生1:我赞成第一种写法,因为第二种写法把因数中间的0弄丢了。师:是啊,因数中间的0哪去了?全体同学情绪高昂,议论纷纷。教师建议小组内讨论后统
21、一意见。讨论结束,全班交流,请刚才赞成第一种写法的同学说说讨论后的看法。3078生:现在我赞成第二种写法。因为一,7X8=56,个位写6,向十位进5,0X8=0进5得5,要在十位上写5。所以。才不见了。师:你们赞成这位同学现在的说法吗?生:赞成。(评析针对黑板板书,组织学生比较、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并深刻理解了“一个因数中间是0”的不同处理。)(三)练一练一一掌握算法师:打开课本,看看今天学习的内容,并完成练一练。2402302515325X42042320515032504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后,比较每两列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1:前两列的第一个因数只是几个数字交换了位
22、置,第二个因数都一样。生2:一题是因数末尾有0,一题是中间有0。生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积的末尾也有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生4:后两列下一个算式比上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多了个O0生5:因数多了个0,积也会多个0。生6:注意。不要漏了,多了个0得数会多很多。K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为了更全面说明对“一个因数中间是0乘法”中“o”的处理,也为了给学生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及讨论的机会,在教材原有“试一试”的基础上增加了富有挑战性的一题,从而便于学生比较、讨论,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在教学中也得到一些启发。1.课堂教学设计应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适当调整教材,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和讨论机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 初步 认识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0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