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
《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固常用施工工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植筋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定位钻孔f清孔一钢筋除锈一锚固胶配制一植筋一固化、爱惜一检验.定位1.L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1 .钻孔2.L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接受水钻(取芯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干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1.2. 钻孔孔径d+4s5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1.3. 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HRB335(11级)、HRB400、RRB400(11I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级螺栓和5.
2、6级螺杆,钻孔孔深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施工,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1.4. 实际钻孔深度依据设计要求而定,结合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依据有关规范计算确定。1.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1.6. 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1.7. 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爱惜层或装饰层内o1.8. 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3 ,清孔3.1. 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s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终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
3、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3.2. 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3.3. 所用主要器具:毛刷等。4 .钢材除锈4.1. 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接受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5 .锚固胶配制5.1. 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接受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接受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l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5.2. 取干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协作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2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匀整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
4、向搅拌,尽量避开混入空气形成气泡。5.3. 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5.4. 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6 .植筋6.1. 直孔植筋将胶干脆流、捣进孔中即可。6.2. 水平孔植筋可用6细钢筋协作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6.3. 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6.4.钢筋、螺栓可接受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开回弹。(若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6mm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服植筋胶的
5、阻力,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举荐接受此方式。)6.5. 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6.6. 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细钢筋、托胶板、手锤。7 .固化、爱惜7.1. .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日平均气温25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日平均气温25C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7.2. 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5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接着增长。8 .检验植筋后7天方可随机抽检。9 .留意事项9.1. .锚固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
6、367-2013的有关规定。9.2. 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锈、胶配比是否精确、是否搅拌匀整、孔内胶是否密实确定了锚固效果的好坏。9.3. 结构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运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匀整即可。9.4. 冬季气温低时,A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A胶水浴加热至50。C左右,待结晶消退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9.5. 举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2分钟左右。A、B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9.6. 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C,可接受碘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运用前预热至30s5(C左右运用,应留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
7、。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9.7. 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留意适当的劳动爱惜,如配备平安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干脆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9.8.四周环境温度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开不必要的奢侈。9.9. 结构胶宜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9.10. 构胶的性能在不断改进中,运用说明也可能随之变更,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二、碳纤维施工工艺1、施工程序1.I施工依次(见下图2-1)按图要求定位放样凿除硅结构表面聆表面处理表
8、面防护图2-1粘贴碳纤维片材施工流程图2、施工方案2.1 表面处理基面处理:用混凝土角磨机、砂纸等到机具除去表面浮浆、构件粘贴面混凝土要打磨平整,表面凸出部位要磨平,对于表层出现剥落、空鼓、蜂窝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似凿除,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接受环氧砂浆修复。被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坚实,也应除去浮浆和油污等杂质,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集料新面;构件转角粘贴处要打磨成圆弧状。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2.2 结构胶粘剂的配置、将原材料按协作比称精确,将胶按协作比将胶搅拌匀整后即可运用。、涂底胶: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匀整涂抹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厚度不超过0.4mm,
9、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气泡等。应依据现场实际气温确定配料用量,并严格限制运用时间。一般状况下1小时内应用完配胶。待胶固化后(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以指触干燥为准)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一般固化时间为ls2小时。不平整修正(找平处理):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或在模板接头处出现台阶高差等因素往往造成纤维布粘接不良。不平整部位的修正应运用橡胶刮刀或灰抹子,将修补填充凹部,尽量削减高度差,且不应有楞角,使之都达到平整度要求。(5)粘接质量不符合要求割除修补时,应沿空鼓边沿,将空鼓部分的碳纤维割除,以每边向外缘扩展IoOmm大小之同样碳纤维材料,用同样粘结剂,补贴在原处,其施工步骤与做法按前面所述工艺要求
10、进行。2.3 粘贴碳纤维布、按现场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依据现场的尺寸长度、宽度来裁剪碳纤维布。、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匀整涂抹在所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一遍,、用光滑的滚子在碳纤维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渗透碳纤维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充分侵涧胶料,多层粘贴应重复以上步骤,待碳纤维表面基本凝固为宜,方可进行下一层碳纤维的粘贴。多层请重复以上程序。、在粘贴完成以后需在最外一层碳纤维的外表面匀整涂抹一层粘贴胶料。2.4 、质量保证措施、碳纤维粘贴工程:碳纤维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粘贴碳纤维应尽量避让障碍物,如遇无法清
11、除的障碍物而需裁段时,在裁断部位要予以适当的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状况而定。、碳纤维粘贴后不应当出现气泡、空鼓等状况。如遇有空鼓、气泡等现象需与时在空鼓或气泡的地方用注射式注入胶料。三、柱加大截面1 .施工工艺流程柱加大械面施工主要包括:凿除原批荡层、新旧碎界面处理、植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刷界面处理剂、浇筑混凝土、养护等,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图3-1柱加大截面施工工艺流程图2 .施工工艺与方法2.1 新旧碎界面处理2.1.1 对加大截面的柱接受钢筋凿将原批荡凿除。2.1.2 新旧碎接触面接受钢筋凿将原柱碎表面凿毛:将接触碎表面凿成凹凸不平的面,深度为IOmm左右,同时将松散的碎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固 常用 施工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3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