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排放控制标准.docx
《扬尘排放控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尘排放控制标准.docx(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扬尘排放控制标准(评审稿)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I3术语和定义1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25监测要求26实施与监督2附录A(资料性附录)控制管理要求3附录B(规范性附录)扬尘在线监测方法4附录C(规范性附录)监测点位设置要求6附录D(规范性附录)系统运行维护8-,X三-1刖百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控制本市扬尘排放,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杭州市行政管辖区内建设工地、堆场、矿山等扬尘污染主要排放源的扬尘排放管理要求,以及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实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包括扬尘监控点浓度限值、最高允许超标频次、监测和监控等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本标准实施之日后,新制定或新修订的国家、浙江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本标准限值,以及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发布执行特别排放限值公告的,按照从严原则,根据适用范围执行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
3、2019年*月*日批准。本标准自2019年*月*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解释。扬尘排放控制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杭州市行政管辖区内建设工地、堆场、矿山等扬尘污染主要排放源的扬尘排放管理要求,以及相关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与实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本标准规定了包括扬尘监控点浓度限值、最高允许超标频次、监测和监控等要求。本标准不适用于IAQlPM2.5大于300、遇大范围浮尘天气、降水天气。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A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63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393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扬尘dust地表松散颗粒物质在自然力或人力作用下,进入到环境空气中形成颗粒物。3.2颗粒物particulateparticle在表征扬尘总体排放情况时,采用颗粒物(各粒径颗粒物的总称)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3.3扬尘在线监测仪duston-linemonitoringequipment对特定点位产生的扬尘质量
5、浓度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仪器,并具备数据传输、存储、分析和处理的功能。3.4监测点浓度限值concentrationlimitatmonitoringpoint标准状态下监控点的扬尘浓度在任何5分钟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值,单位为mgNm4扬尘控制要求4.1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实施表1监控点浓度限值。表1监控点浓度限值控制项目单位监控点浓度限值达标判定依据*颗粒物mgm32.01次/日颗粒物mgm31.06次/日*:一日内扬尘5分钟浓度均值超过监控点浓度限值的次数。4. 2根据HJ633判定IAQIpm25在200到300之间时,实测值扣除0.1mgm3后进行评价。IAQIPM25数值以杭州市PM2
6、.5监测平均浓度为准。4.3扬尘控制管理要求按附录A实施。5监测方法5.1 扬尘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测定采用表2所列的方法。表2扬尘污染物测定方法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名称标准编号颗粒物扬尘在线监测法附件B2颗粒物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参比方法按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fT15432-5.2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监测点位设置应符合附件C要求实施,在规定的监控位置进行。5.3 扬尘在线监测设备的安装及运维,应按照附件D要求实施。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6.1本标准由各级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与实施。附录A(资料性附录)控制管理要求AJ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实
7、施联合执法检查,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拒绝或者阻挠执法人员的检查。A.2遇大气污染预警,采取停止工地土石方作业和建筑物拆除施工等扬尘管理控制应急措施。A.3气象部门发布四级或者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拆除、爆破或者土石方作业A.4建设工地扬尘要求A.4.1建设工程业主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和计划竣工日期,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以及等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污染举报电话。A.4.2建筑工地
8、应实施封闭作业,建筑工地不得利用广告或宣传标牌体系代替围挡,房屋建筑工地围挡高度不应低于2.5米,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线性工程的围挡高度不低于2.1米。A.4.3建设工地出入口、厂内主要道路、材料堆放和加工场地应实施硬化。A.4.4建设工地出入口应在工程开工前设置完成车辆冲洗设施。A.4.5建设工地应加强日常保洁,采取洒水、喷淋、雾炮等防尘降尘措施,各项日常保洁措施应制定制度,明确责任人。现场实施破拆、切割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时,应边施工、边洒水。A.4.6工程建设期间,其所使用的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
9、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A.5堆场、矿山要求A.5.1采取密闭存储措施,如仓库、封闭堆场、储藏罐等形式,避免风蚀作用。A.5.2原料对装卸作业频繁,应在密闭车间中进行。A.5.3堆场露天装卸作业,应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A.5.4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物料堆,必要时进行喷淋。A.5.5临时性废弃物堆,应设置高于废弃物堆的围挡,长期存在的废弃物堆应当构筑围墙或挖坑填埋。废弃物堆应定期洒水、喷洒稳定剂或者进行植被绿化。A.5.6开展废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发新工艺,将工业粉尘、炉渣、矿渣等用于建筑材料制造、筑路等用途。A.6裸露建设用地,应实施平整压实并定期喷淋,长期未能开发建设裸露用地,应进行绿化处理。附
10、录B(规范性附录)扬尘在线监测方法8.1 扬尘在线监测仪由样品采集端口、加热系统、采样泵、流量控制器、检测终端等组成。其中加热系统可设置恒温加热和动态加热模式,采样管加热部分长度要大于50cm,采样泵在输入口压差为零时,流量至少要求大于检测终端采样流量的5倍以上,连续工作寿命优于8000小时,噪声小于65dB。样品采集端口不附加粒径切割器。扬尘在线监测仪设备箱体须设置可视窗口,方便对核心监测部件进行观察与检查。8.2 气象参数仪由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等组成,用于实时测定环境压力与温度等气象参数。8.3 视频监控仪由摄像机和云台组成,用于进行视频实时监控,并按设定值采集现场视频或图
11、片等。8.4 数据采集仪由主控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用于采集、传输、存储与处理各种监测数据,并按后台服务器指令或定时向后台服务器传输在线监测数据和设备的状态参数。8.5 信息平台应能对上述设备产生的各类监测数据进行存储、显示、统计分析与加工处理。8.6 辅助设施应包括供电电源和通讯等。8.7 B射线法仪器更换滤带采样点可以由时间、积尘重量设置来控制,防止因滤膜超载而产生的数据丢失情况。8.8 颗粒物在线监测应采用基于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的颗粒物在线监测仪,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1的要求。表B.1扬尘在线监测仪技术指标序号指标技术要求1监测方式连续自动监测2监测方法光散射法B射线法、B射线法与
12、光散射法联用法3测量量程0.01mgm330mgm3Omgm310mgm34与参比方法比较任意一组样品相对误差25%斜率:l0.155不少于20对样品的平均相对误差20%截距:(0+10)gm36相关系数:0.85相关系数:0.957自动校零功能具备自动校零功能/8外观扬尘在线监控仪所有的铭牌及标志应清晰持久,各零部件应该连接可靠,不应有账响读数的缺陷;外壳或外罩应耐腐蚀、密封性能良好、防尘。9时间分辨率60s10数据分辩率lgm311质量浓度时间周期lminlh24h12示值误差20%13粉尘零点漂移10%14流量稳定性24h内,任意一次测试时间点流量变化10%设定流量,24h平均流量变化5
13、%设定流量。15采样流量误差3%FS16时钟误差在监测仪正常工作状态下测试6h,时钟误差20s17示值重复性10%18除湿在采样管段设置自动加热除湿功能,根据采样工况的变化,将温度加热至(7080),达到采样除湿的目的。注:参比方法是指现行国家标准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B.9气象参数仪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2的要求。表B.2气象参数仪技术指标名称指标量程范围技术要求温度-10oC-+50oC1湿度0%RH100%RH3%RH风速0ms30m/slms风向0o359o5气压650hPa-1060hPa10hPaB.10视频监控仪技术指标应符合表B.3的要求。表B.3视频
14、监控仪技术指标名称指标技术要求云台定位精度0.2%回传分辨率0.预置位具备设置和调用预置位功能巡航功能具备设置和调用巡航功能(360。)自动归位具备设置和调用自动归位功能风向联动功能云台能和实时风向反方向同步,云台控制能够快速转动水平键控速度最大21(s,垂直键控速度最大150。/S摄像头分辨率1100TVL最低照度月光级低照度0.001Ix夜视性能配备可见光和红外补光,支持全彩,可视距离大于100米工作环境温度-15oC-+65oC工作环境湿度5%RH-95%RH(无凝结)BJl具备扬尘设定限值的自动视频录像功能。附录C(规范性附录)监测点位设置要求C.1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基本要求a)
15、监测点应设置在相对安全和防火措施有保障的地方;b)监测点附近应避免强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方便安装和检修通信线路;c)监测点的设置应避免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d)监测点的位置不宜轻易变动,以保证监测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比性;e)在监测点周围,不应有非施工作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阻碍环境空气的流通,原则上从监测系统采样口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应为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垂直距离的两倍以上;f)在监测点50m范围内不应有固定燃烧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C.2建设工程施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要求a)设置于建设工程施工区域围栏安全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工地现
16、场主要施工活动的区域;b)设置1个监测点位的,应设置在施工车辆的主出入口;设置2个及以上点位的,其中至少一个应设置在施工车辆的主出入口,其余点位宜选择在距周边敏感点最近场界或其他主要施工车辆出入口;c)当与其他建设工地相邻时,应避免在相邻场界处设置监测点。C.3混凝土搅拌站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要求a)设置于混凝土搅拌站场界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主要生产活动的区域。b)设置1个监测点位的,应设置在车辆主出入口;设置2个及以上点位的,其中至少一个应设置在施工车辆的主出入口,其余点位宜选择在距料仓等主要扬尘源最近的场界。C.4干散货码头堆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要求a)设置于干散货码头场
17、界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码头堆场主要生产活动的区域;b)设置1个监测点位,应设置在码头装卸作业点;设置2个及以上点位的,其中至少一个应设置在码头装卸作业点,其余点位宜选择在码头装卸作业点、主要的车辆出入口和散货堆场。C.5矿山开采场所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要求a)设置于矿山开采及作业场界范围内;b)设置在车辆的主出入口或距离敏感点最近的场界。C.6企业堆场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监测点位选址要求a)设置于企业场界范围内,且可直接监控企业堆场的区域;b)设置在距离易扬尘堆场最近的场界或车辆的主出入口。C.7监测点位数量要求a)占地面积IooOom2及其以上的建设工程应至少设置1个监测点位,施工场地每
18、增加IoOoom2增设1个监测点位,新增面积不足IoOOOm2但大于500011?的按100OOm?计;b)混凝土搅拌站根据其规模宜设置1至2个监测点位;c)矿山开采场地至少设置1个点位;d)道路工程(含铁路建设工程和地铁地面部分)等施工时间3个月以上的每个标段宜设置1个点位;e)干散货码头和企业堆场扬尘在线监测点数量应根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设置。C.8矿山、干散货码头堆场、混凝土搅拌站、企业堆场和建设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施工宜逐步推广射线法或B射线光散射联用法的扬尘在线监测仪。C.9扬尘采样口高度一般应设在距地面3.5m0.5moC.10监测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的要求C.11扬尘采
19、样管应垂直设置,采样口到在线监测仪管道长度不应大于2.5m。附录D(规范性附录)系统运行维护D.1扬尘在线监测仪D.1.1扬尘在线监测仪应依据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和校准,取得计量检定部门的合格认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D.1.2光散射法扬尘在线监测设备K系数原则上应保持不变,如确需变更的,应按照附录B要求做好K值测定,并提前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备后才能变更。D.1.3扬尘在线监测仪设备供应商需在杭州设有维修、运维等服务的机构。D.2其他设备D.2.1气象传感器应依据相关计量检定规程进行定期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使用。D.2.2应定期对视频监控设备进行清洁维护,确保视频监控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D.2
20、.3应保存运行维护记录,保存时间应与使用周期一致。D.3系统检修D.3.1运维单位应制定监测设施及系统易耗品更换计划,并按计划实施。D.3.2运维单位应检查数据采集传输装置运行情况及数据传输一致性情况,每月对数据采集仪内的监测数据进行备份。D.3.3设备检修应符合下列要求:a)监测系统发生故障时,原则上应在故障发生24h内修复。当设备发生故障超过72h仍无法修复,应采用备用设备替代发生故障的仪器;b)更换影响计量性能的主要部件时,应对仪器进行校准,并实施有效的量值溯源工作。D.3.4保存检修和维修记录,保存时间应与使用周期一致。杭州市地方标准扬尘排放控制标准编制说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环境科
21、学研究院1标准制定背景及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1.1 标准制定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1.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 标准制定工作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1 任务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标准起草单位错误!未定义书签。2.3 主要工作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2.4 杭州市扬尘现状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3 .国内外现行相关标准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3.1 扬尘过程控制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3.2 扬尘结果控制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地方标准中无组织颗粒物排放限值错误!未定义书签。4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4.1 标准编制原则与技术路线错误!未定义
22、书签。4.2 主要内容的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4.3 监测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5 .国家政策法规相符性错误!未定义书签。6 .技术经济可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6.1 技术可行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6.2 经济可行性错误!未定义书签。7 .重大意见分岐的处理结果和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8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9 .其它应予说明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1标准制定背景及必要性1.1 标准制定背景近年来,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其中建筑工程扬尘、堆场扬尘、道路扬尘等扬尘源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根据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尘 排放 控制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