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技术知识大全.docx
《锻造技术知识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锻造技术知识大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锻造的定义和分类1 .锻造的定义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2 .锻造的分类按照生产工具不同,可以将锻造技术分成自由锻造,模块锻造,碾环和特种锻造。自由锻:指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铁之间直接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
2、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模锻:指金属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压变形而获得锻件。模锻可分为热模锻、温锻和冷锻。温锻和冷锻是模锻的未来发展方向,也代表了锻造技术水平的高低。碾环:指通过专用设备碾环机生产不同直径的环形零件,也用来生产汽车轮毂、火车车轮等轮形零件。特种锻造:包括提锻、楔横轧、径向锻造、液态模锻等锻造方式,这些方式都比较适用于生产某些特殊形状的零件。例如,轻锻可以作为有效的预成形工艺,大幅降低后续的成形压力;楔横轧可以生产钢球、传动轴等零件;径向锻造则可以生产大型的炮筒、台阶轴等锻件。按照锻造温度,可以将锻造技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钢的开始再结晶温度
3、约727,但普遍采用800C作为划分线,高于800的是热锻;在300800C之间称为温锻或半热锻,在室温下进行锻造的称为冷锻。用于大多数行业的锻件都是热锻,温锻和冷锻主要用于汽车、通用机械等零件的锻造,温锻和冷锻可以有效的节材。根据锻模的运动方式,锻造又可分为摆辗、摆旋锻、辐锻、楔横轧、辗环和斜轧等方式。3 .锻造用料锻造用料主要是各种成分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其次是铝、镁、铜、钛等及其合金,铁基局J温合金,银基同I温合金,钻基同J温合金的变形合金也采用锻造或轧制方式完成,只是这些合金由于其塑性区相对较窄,所以锻造难度会相对较大,不同材料的加热温度,开锻温度与终锻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材料的原始状态
4、有棒料、铸锭、金属粉末和液态金属。金属在变形前的横断面积与变形后的横断面积之比称为锻造比。正确地选择锻造比、合理的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合理的始锻温度和终锻温度、合理的变形量及变形速度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很大关系。二、常用的锻造方法及其优缺点1.自由锻自由锻是指用简单的通用性工具,或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砧铁之间直接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变形而获得所需的几何形状及内部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采用自由锻方法生产的锻件称为自由锻件。自由锻都是以生产批量不大的锻件为主,采用锻锤、液压机等锻造设备对坯料进行成形加工,获得合格锻件。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包括锻粗、拔长、冲孔、切割、弯曲、扭转、错移及锻接等。
5、自由锻采取的都是热锻方式。自由锻造工序包括基本工序、辅助工序、精整工序。自由锻造的基本工序:徽粗、拔长、冲孔、弯曲、切割、扭转、错移及锻接等,而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是徽粗、拔长、冲孔这三种工序。辅助工序:预先变形工序,如压钳口、压钢锭棱边、切肩等。精整工序:减少锻件表面缺陷的工序,如清除锻件表面凹凸不平及整形等。裹1自由谯造主要工序图例及应用序号工序名称定义摄作规则J应用图例审拒敏粗(Ba);(2)局部b)l(3)帝第精雷里(图C);晨平室l(Sd1毛坯的高度It低,苗面秩中大的工序却为甯粗,(2)将毛坯的一部分加以室柜川局超P毛坯库始高度KO与直径M之比应小于25.即hd25,否剜会徽蜚;(2
6、)蜜但都分加热要均匀,以使变形均匀I(3)徽帼面必须委于轴竣.T用于制造高度小、政面大的工件,如击轮.QE盘、什匏等I作为冲孔前的任爸工序I(3)增加以后拉长的懒i三tt图3+谈长,拔长团a);题(3)心陆上ITTH用C*(1)缩小毛坯莪面积.塔加其长度的工序称为拔长;(2)小空心毛坯的壁厚和外役.增如其长度称为带心轴插长,(3)减小空心走处的空厚,增工具内径和外径,以心箱代替下技筑林方心箱上犷孔拔长面的k0.念小戒军怠K.l三(04。8)b(S)J,ahW25,以免毛坯90,区施成穹折拨长中要不断度转聿林;3)心题上犷孔的d035L.心喊票光滑J用于制造长而敛面小的工件,如轴、拉杼、冶芳,(
7、2)利造空心件,如电筒、透平主轴、圉环、京商警图4.实心冲子冲TU图。);2空心冲子冲孔(图b);3板1冲孔(图Cw在毛坯中冲出送孔或不透孔统工序,,冲孔面应该钳平;A三U5%-20Vh,大的孔Ahe100-160*;*450所的孔,药实心冲子冲孔;d450*的FL用空心冲子冷孔(图b)t4d25三的孔,一般丕冲出*1制造空心工件,如告签.圆环、套符等,(2)外度量要求高的大工件,如才通平号六国用同2FL.i5fc匕、部分明5,徽粗(a)拔长冲孔优点:(1)锻造灵活性大,可以生产不足100kg的小件,也可以生产大至300t以上的重型件;(2)所用工具为简单的通用工具;(3)锻件成形是使坯料分区
8、域逐步变形,因而,锻造同样锻件所需锻造设备的吨位比模型锻造要小得多;(4)对设备的精度要求低;(5)生产周期短。缺点及局限性:(1)生产效率比模型锻造低得多;(2)锻件形状简单、尺寸精度低、表面粗糙;工人劳动强度高,而且要求技术水平也高;(3)不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2.模锻模锻是指在专用模锻设备上利用模具使毛坯成型而获得锻件的锻造方法。此方法生产的锻件尺寸精确,加工余量较小,结构也比较复杂生产率高。按所用设备的不同分类: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模锻、平锻机上模锻及摩擦压力机上模锻等。锤上模锻最常用的设备是蒸汽-空气模锻锤、无砧座锤和高速锤等。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和制坯模膛两大类
9、。新I才荣1在缆锤上模锻所用的锻模(1锤头;2上模;3飞边槽;4下模;5模垫;6,7,10紧固楔铁;8分模面;9模膛)1)模锻模膛(1)预锻模膛:预锻模膛的作用是使毛坯变形到接近于锻件的形状和尺寸,这样在进行终锻时,金属容易填满模膛而获得锻件所需要的尺寸。对于形状简单的锻件或批量不大时可不设预锻模膛。预锻模膛的圆角和斜度要比终锻模膛大得多,而且没有飞边槽。(2)终锻模膛:终锻模膛的作用是使毛坯最后变形到锻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因此,它的形状应和锻件的形状相同;但因锻件冷却时要收缩,故终锻模膛的尺寸应比锻件尺寸放大一个收缩量。钢锻件收缩量取1.5%0另外,沿模膛四周有飞边槽,用以增加金属从模膛中
10、流出的阻力,促使金属充满模膛,同时容纳多余的金属。2)制坯模膛对于形状复杂的锻件,为了使毛坯形状基本符合锻件形状,以便使金属能合理分布和很好地充满模膛,就必须预先在制坯模膛内制坯。弯曲连杆锻造过程(1)拔长模膛:它是用来减少毛坯某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加该部分的长度。拔长模膛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拔长模膛:(a)开式;(b)闭式(2)滚压模膛:它是用来减少毛坯某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以增加另一部分的横截面积,从而使金属按锻件形状来分布。滚压模膛分为开式和闭式两种。滚压模膛:(a)开式;(b)闭式(3)弯曲模膛:对于弯曲的杆类模锻件,需用弯曲模膛来弯曲毛坯。弯曲模膛(4)切断模膛:它是在上模与下模的角上
11、组成一对刀口,用来切断金属。切断模膛优点: 生产效率较高。模锻时,金属的变形在模膛内进行,故能较快获得所需形状; 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并可使金属流线分布更为合理,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模锻件的尺寸较精确,表面质量较好,加工余量较小; 节省金属材料,减少切削加工工作量。 在批量足够的条件下,能降低零件成本。缺点及局限性: 模锻件的重量受到一般模锻设备能力的限制,大多在70Kg以下;锻模的制造周期长、成本高; 模锻设备的投资费用比自由锻大。3.轻锻辑锻是指用一对相向旋转的扇形模具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锻件或锻坯的锻造工艺。馄锻示意图轻锻变形原理如上所示。提锻变形是复杂的三维变形。大部分
12、变形材料沿着长度方向流动使坯料长度增加,少部分材料横向流动使坯料宽度增加。辑锻过程中坯料根截面面积不断减小。辎锻适用于轴类件拔长,板坯辗片及沿长度方向分配材料等变形过程。馄锻可用于生产连杆、麻花钻头、扳手、道钉、锄、镐和透平叶片等。混锻工艺利用轧制成形原理逐步地使毛坯变形。与普通模锻相比,馄锻具有设备结构较简单、生产平稳、振动和噪音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等优点。4.胎模锻胎模锻是采用自由锻方法制坯,然后在胎模中最后成形的一种锻造方法,是介于自由锻与模锻之间的一种锻造方法。在模锻设备较少,大部为自由锻锤中小型企业应用普遍。胎模锻使用胎模的种类很多,生产中常用的有:型摔、扣模、套模、垫模、
13、合模等。扣模开式筒模:(a)整体筒模;(b)镶块筒模;(C)带垫模筒模闭式筒模闭式筒模多用于回转体锻件的锻造。如两端面带凸台的齿轮等,有时也用于非回转体锻件的锻造。闭式筒模锻造属无飞边锻造。对于形状复杂的胎模锻件,则需在筒模内再加两个半模(即增加一个分模面)制成组合筒模,毛坯在由两个半模组成的模膛内成形。组合筒模(1筒模;2右半模;3冲头;4左半模;5锻件)合模合膜通常由上下模两部分组成。为了使上下模吻合及不使锻件产生错移,经常用导柱和导销定位。合模多用于生产形状复杂的非回转体锻件,如连杆、叉形锻件等。胎模锻与自由锻相比有如下优点:(1)由于坯料在模膛内成形,所以锻件尺寸比较精确,表面比较光洁
14、,流线组织的分布比较合理,所以质量较高;(2)胎模锻能锻出形状比较复杂的锻件;由于锻件形状由模膛控制,所以坯料成形较快,生产率比自由锻高15倍;(3)余块少,因而加工余量较小,既可节省金属材料,又能减少机加工工时。缺点及局限性:(1)需要吨位较大的锻锤;(2)只能生产小型锻件;(3)胎模的使用寿命较低;(4)工作时一般要靠人力搬动胎模,因而劳动强度较大;(5)胎模锻用于生产中、小批量的锻件。三、锻造缺陷及分析锻造用的原材料为铸锭、轧材、挤材及锻坯。而轧材、挤材及锻坯分别是铸锭经轧制、挤压及锻造加工成的半成品。一般情况下,铸锭的内部缺陷或表面缺陷的出现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在锻造过程中锻造工艺
15、的不当,最终导致锻件中含有缺陷。以下简单介绍一些锻件中常见的缺陷。1 .由于原材料的缺陷造成的锻件缺陷通常有:表面裂纹表面裂纹多发生在轧制棒材和锻制棒材上,一般呈直线形状,和轧制或锻造的主变形方向一致。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很多,例如钢锭内的皮下气泡在轧制时一面沿变形方向伸长,一面暴露到表面上和向内部深处发展。又如在轧制时,坯料的表面如被划伤,冷却时将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可能沿划痕开裂等等。这种裂纹若在锻造前不去掉,锻造时便可能扩展引起锻件裂纹。折叠折叠形成的原因是当金属坯料在轧制过程中,由于轧轻上的型槽定径不正确,或因型槽磨损面产生的毛刺在轧制时被卷入,形成和材料表面成一定倾角的折缝。对钢材,折缝
16、内有氧化铁夹杂,四周有脱碳。折叠若在锻造前不去掉,可能引起锻件折叠或开裂。结疤结疤是在轧材表面局部区域的一层可剥落的薄膜。结疤的形成是由于浇铸时钢液飞溅而凝结在钢锭表面,轧制时被压成薄膜,贴附在轧材的表面,即为结疤。锻后锻件经酸洗清理,薄膜将会剥落而成为锻件表面缺陷。层状断口层状断口的特征是其断口或断面与折断了的石板、树皮很相似。层状断口多发生在合金钢(铝银钢、珞银铝钢等),碳钢中也有发现。这种缺陷的产生是由于钢中存在的非金属夹杂物、枝晶偏析以及气孔疏松等缺陷,在锻、轧过程中沿轧制方向被拉长,使钢材呈片层状。如果杂质过多,锻造就有分层破裂的危险。层状断口越严重,钢的塑性、韧性越差,尤其是横向力
17、学性能很低,所以钢材如具有明显的层片状缺陷是不合格的亮线(亮区)亮线是在纵向断口上呈现结晶发亮的有反射能力的细条线,多数贯穿整个断口,大多数产生在轴心部分。亮线主要是由于合金偏析造成的。轻微的亮线对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严重的亮线将明显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非金属夹杂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熔炼或浇铸的钢水冷却过程中由于成分之间或金属与炉气、容器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另外,在金属熔炼和浇铸时,由于耐火材料落入钢液中,也能形成夹杂物,这种夹杂物统称夹渣。在锻件的横断面上,非金属夹杂可以呈点状、片状、链状或团块状分布。严重的夹杂物容易引起锻件开裂或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碳化物偏析碳化物偏析经常在含碳高的合金钢
18、中出现。其特征是在局部区域有较多的碳化物聚集。它主要是钢中的莱氏体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网状碳化物,在开坯和轧制时未被打碎和均匀分布造成的。碳化物偏析将降低钢的锻造变形性能,易引起锻件开裂。锻件热处理淬火时容易局部过热、过烧和淬裂。铝合金氧化膜铝合金氧化膜一般多位于模锻件的腹板上和分模面附近。在低倍组织上呈微细的裂口,在高倍组织上呈涡纹状,在断口上的特征可分两类:其一,呈平整的片状,颜色从银灰色、浅黄色直至褐色、暗褐色;其二,呈细小密集而带闪光的点状物。铝合金氧化膜是熔铸过程中敞露的熔体液面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或其它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氧化膜在转铸过程中被卷人液体金属的内部形成的。锻件和模锻件中
19、的氧化膜对纵向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对高度方向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它降低了高度方向强度性能,特别是高度方向的伸长率、冲击韧度和高度方向抗腐蚀性能。白点白点的主要特征是在钢坯的纵向断口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在横向断口上呈细小的裂纹。白点的大小不一,长度由120mm或更长。白点在银铭钢、银铝铝钢等合金钢中常见,普通碳钢中也有发现,是隐藏在内部的缺陷。白点是在氢和相变时的组织应力以及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当钢中含氢量较多和热压力加工后冷却(或锻后热处理)太快时较易产生。用带有白点的钢锻造出来的锻件,在热处理时(淬火)易发生龟裂,有时甚至成块掉下。白点降低钢的塑性和零件的强度,是应力集中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锻造 技术 知识 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