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docx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全.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综合说明1.1 绪言AA市位于中国BB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扼晋冀咽喉,石太铁路横穿全境。市区桃河横贯,境内山川叠翠,矿藏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无烟煤产地。这里气候宜人,有煤铁之乡”的称誉。面积4452平方千米,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四区融合后城市人口数量为78万。有回、满、汉、蒙古、朝鲜、维吾尔、苗、侗等20多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小城镇建设等各项事业不断繁荣发展。近几年来,随着AA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容综合治理势在必行,根据最新规化,扩容方向沿河道东西扩容,现状河道两岸基本没有堤防,所以对河道的治理刻不
2、容缓。受AA市郊区水保水利局的委托,我院对XXX河道综合治理进行可研设计,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探调研,充分掌握了现状河道的基本情况,并与业主方多次沟通设计方案,于2013年7月中旬完成了可研设计。1.2 水文AA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相对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12。C左右。最大冻土深度0.68m。年降水量572mm,年均蒸发量为1362.5mm,湿度为58%。年平均风速1.72.1ms,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流域内无水文测站,本次设计径流、泥沙、洪水等均采用BB省水文计算手册进行分析计算。经计算,二
3、十年一遇洪峰流量66m3s1.3 地质AA市位于中国BB省东部,太行山脉西侧,扼晋冀咽喉,石太铁路横穿全境。境内河谷地表均被第四纪砂卵石覆盖,沟谷内局部有基岩出露。治理段位于AA市矿区菜洼街道XXX村。区域地质:沿河由南向北,地层出露由新至老,河道内除第四系冲洪积砂石和砂石覆盖外,出露基岩为石炭系砂岩、砂页岩、奥陶系石灰岩等。砂岩出露以石炭系砂岩为主。岩层基本倾向南西,局部有小构造。治理段:实地踏勘工程地质以砂卵石为主。本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埋深较浅。1.4 工程任务及规模1.4.1 工程任务根据河道整治规范及AA市整体规划,并结合工程现状,确定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洪。1.4.
4、2 工程范围及内容根据AA市郊区水保水利局的委托治理段位于AA市矿区菜洼街道XXX村内,长度为600m。主要工程内容有:河道疏浚工程、河道清障工程、新建堤防工程。1.4.3 工程规模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内容有:防洪河道的整治疏浚,总长600m新建堤防工程1340m;坡面防护550mo治理段范围内的弯道进行防护。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 防洪标准及工程等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考虑AA市的发展情况,确定本工程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堤防工程的级别为4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主要建筑物级别
5、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1.5.2 工程布置工程位于AA市矿区XXX村,全长600m,治理段范围内全部进行清障、疏浚。左岸0+000-0+550、右岸0+000-0+200无堤防、需新做堤防。1.53堤防工程谢十153.1堤防断面设计治理段:新建堤防均采用MlO水泥砂浆砌筑重力式复式堤防,顶宽为0.6m,迎水面边坡1:0.5,背水面为直墙,左岸内堤防高4m,左岸外堤防高3m,右岸堤防高度为5m,其中基础埋深2.0m,基础放大脚宽0.5m,基底水平,堤顶采用C20现浇混凝土压顶,厚0.1m。左岸内外堤防间道路宽6m。1.5.3.2堤防防冲设计河道顺直段堤脚的最大冲涮深度为1.03m弯道凹岸堤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道 综合治理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