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储能电站发电项目聚光集热系统质量控制要点.docx
《光热储能电站发电项目聚光集热系统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热储能电站发电项目聚光集热系统质量控制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光热储能电站发电项目聚光集热系统质量控制要点1、定日镜锚固结构及立柱支架1.l设备到达现场后,应由建设、制造、监理、施工、设备保管等相关单位共同开箱查验设备的规格、数量和外观完好情况,作出记录并经各方签证。对有缺陷的设备和部套应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1.2 设备装卸和搬运,起吊时应按箱上指定的吊装标识部位绑扎吊索,吊索与起吊物棱角接触受力处应加衬垫物;应核查设备或箱件的重心位置,防止设备上的活动部分移位和设备内部积存的液体流动引起重心偏移和倾倒;对刚度较差的设备,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应核实设备搬运途中经的路面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意外。1.3 定日镜安装前期,由监理组织土建单位、安
2、装单位进行图纸会检,明确施工界面及质量责任。土建施工单位出具的基础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基础的各项指标达到设计文件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1.4 镜面支架的刚度、强度、耐久性、抗疲劳均应满足跟踪要求。应便于基础设计和安装。应易于维护、可循环利用、环保。1.5 支架构件材质可采用Q235钢、Q355钢或更高性能钢材。材质需满足钢结构设计标准、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或更为严格的国标、行标要求,并满足使用要求环境要求。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支架钢构件的设计应力比不应超过0.9。1.6 镜面与支架的固定需满足各种不同型号规格的镜面安装要求,外形美观,固定后抗风强度可靠、耐久性好。1.7 为确保组装质
3、量,应采用生产线组装,不允许现场切割。1.8 应提交装配与安装工作的相关文档及培训。如装配生产线、装配安装程序、现场安装程序、验证程序、调试程序等。1.9 镜片背面结构必须能够承受遮挡后镜所导致的温度变化。2、定日镜安装2.1 定日镜场宜进行分区,各分区间道路和定日镜场外围环形道路行车道宽度宜为4,采用低等级路面。定日镜场内部宜设置检修通道。2.2 定日镜的布置应满足吸热器表面辐射的通量密度均匀性和限值的要求。2.3 定日镜场采光面积应满足吸热器最大热功率的要求。2.4 定日镜的反射镜、支架、驱动装置等部件应满足定日镜设备性能要求,定日镜应满足集热系统工艺要求。2.5 所有定日镜都应当在现场采
4、用特定的装置进行组装,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和建议的组装步骤安装一定数量的组装线,并明确组装线的资产归属。2.6 设备组装线应当考虑所有必要的座架、夹具和工具等。2.7 设备安装中采用的各种计量和检测器具、仪器、仪表和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计量法规的规定。其精度等级不应低于被检对象的精度等级。2.8 设备安装中,应进行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并应对每道工序进行检验和记录。工程验收时,应以记录为依据。2.9 反射镜、支撑结构、跟踪传动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组成的聚光装置,在保障安装精度的前提下,降低定日镜的重量,设计可拆卸的快速安装结构,降低制造成本。3、吸热器安装3.1 吸热器钢结构及附属机械、设备的钢结构,
5、还应参照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DL/T678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3.2 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涉及的设备,出厂时应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3.3 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如制造厂无明确要求时,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制造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制定,施工中遵照执行。3.4 吸热器在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复查,如发现制造缺陷应提交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与制造单位研究处理并签证。3.5 设备和材料均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应进行检验鉴定的,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6、3.6 设备吊装前,应对设备的临时加固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吊耳等应经过强度校核,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吊装。附着或布置在锅炉构架上的施工起重机械的荷载分布情况应经核算确认。3.7 设备安装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检查验收;上一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工序施工。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签证。3.8 施工中应做好成品保护,施工后应消除基建痕迹。3.9 吸热器钢构架和有关金属结构在安装前,应根据供货清单、装箱单和图纸清点数量,对主要部件还需作下列检查:3.9.1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3.9.2外观检查焊接、钏接和螺栓连接的质量,有无锈蚀、重皮和裂纹等缺陷;3.9.3结构构件
7、使用钢材和焊接材料的类型和焊缝质量等级及无损探伤的类别和抽查百分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205的规定;3.9.4用光谱逐件分析复查合金钢(不包括Q345等低合金钢)零部件;3. 9.5外观检查钢构架及有关金属结构油漆的质量应符合技术协议要求。3 .10吸热器管屏材料应为HAYNESAnoy230银基合金或Inconel625银基合金,吸热器管屏受光面吸热管不允许存在周向焊缝。4 .11吸热管屏应无变形、凹陷、划痕等缺陷,吸热器管屏尺寸偏差应满足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吸热器技术要求附录B的规定。3. 12吸热器直接受光部分不应有对接焊口,吸热管为有缝管时,管子纵缝应避免布置在光照面且有序排列。3
8、.13吸热器管屏之间应完全可互换,应考虑管屏支撑、电伴热和连接支管对快速更换管屏的影响,并应考虑足够的单根吸热管切割和焊接空间。所有吸热器管屏集箱和辅助设备均应设置高点排气和低点疏盐。3.14管屏应设置支撑钢架,管屏中部位置的最大弯曲变形矢高应不大于L/500,其中L为管屏总长度。3.15合金钢材质的部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组合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并在明显部位作出标识;安装结束后应核对标识,标识不清时应重新复查。3. 16不得在吸热器及联箱上引弧和施焊,如需施焊,必须经制造厂同意,焊接前应进行严格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3.17 受热面管屏制造、安装前,应检查见证管材质保书;检查见证焊材
9、质保书。3.18 吸热器管材主要见证以下内容:3.18.1管材制造商的质保书,进口管材的报关单和商检报告。3.18.2国产吸热器用无缝钢管的质量检验应符合GB5310、GB/T16507的规定及订货技术条件,同时参照NB/T47019的规定;进口钢管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相应牌号的国外标准(若无行业标准,可按企业标准)及订货技术条件,重要的钢管技术标准有ASMESA-213SA-213MDINEN10216-2、EN10216-5,同时应满足GB5310的规定。3.18.3管子内外表面不允许有大于以下尺寸的直道及芯棒擦伤缺陷:热轧(挤)管,大于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04mi;冷拔(轧)钢管,大于公称
10、壁厚的4%,且最大深度02对发现可能超标的直道及芯棒擦伤缺陷的管子,应取样用金相法判断深度。3. 18.4管材入厂复检报告。3.18. 5细晶粒奥氏体耐热钢管晶粒度检验报告。3.18.6内壁喷丸的奥氏体耐热钢管的喷丸层检验报告,并对喷丸表面进行宏观检验。3.18.7喷丸表面应洁净,无锈蚀或残留附着物,不应存在的目视可见的漏喷区域,也不应存在喷丸过程中附加产生的机械损伤等宏观缺陷。3.18. 8有效喷丸层深度的测量可采用金相法或显微硬度曲线法。若采用金相法,有效喷丸层深度应不小于70m;若采用硬度曲线法,有效喷丸层深度应不小于603.18.9在喷丸管同一横截面距内壁面60m处,沿时钟方向3点、6
11、点、9点、12点四个位置测得的硬度值应高于基体硬度的100HV,且四个位置硬度值的差值不宜大于50HV。3.19吸热器安装前,应见证设计、制作工艺和检验等资料,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包括:3.19. 1吸热器管屏图纸、管子强度计算书和壁温计算书,设计修改等资料。3.19. 2对于首次用于吸热器的管材和异种钢焊接,吸热器制造商应提供焊接工艺评定报告。3.19.3管屏的焊接、焊后热处理报告。3.19. 4制造缺陷的返修处理报告。3.19.5管子(管屏)焊缝的无损检测报告,应符合GB/T16507的规定。3.19.6管屏的几何尺寸检验报告,应符合GB/T16507的规定。3. 19.7合金钢管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热 电站 发电 项目 聚光 系统 质量 控制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2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