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试题word)).docx
《1_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试题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_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试题word)).docx(4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五年高考一考点1多种多样的细胞与病毒1.(2021河北,1,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C颤藻(颤蓝细菌)、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答案A2 .(2021湖南,1,2分)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答案C3 .(2021浙江6月选考,15,2分)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
2、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答案A4.(2020海南单科,7,2分)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双链DNA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B.新型冠状病毒
3、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辅助性)T细胞释放淋巴(细胞)因子和抗体C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繁殖D.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B5.(2020课标全国I,1,6分)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B.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C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煮沸处理餐具可杀死病原体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答案B6.(2020课标全国Il,1,6分)新冠病毒(SARS-CoV
4、-2)和肺炎双(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链)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甘酸是相同的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链)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答案D7.(2020课标全国Ill,5,6分)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
5、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答案D8 .(2020浙江7月选考,15,2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的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细胞工程中介导动物细胞的融合B.适当增加机体内参与免疫的细胞数量与活性,可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御能力C.在某人的分泌物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推测该病毒的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D.用高温高压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原因之一是病毒的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答案C9 .(2018海南单科22分)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6、)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答案D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11)1.(2019海南单科,5,2分)下列有关大肠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有控制性状的基因B.大肠杆菌中DNA分子数目与基因数目相同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D.大肠杆菌分泌的蛋白质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答案A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可以控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正确;一个DNA分子中包含多个基因,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目小于基因数目,B错误;核糖体属于亚显微结构,在
7、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大肠杆菌的核糖体C错误;大肠杆菌无内质网Q错误。2 .(2019浙江4月选考32分)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具有多样性B.生物具有遗传性C.生物能定向变异D.生物具有统一性答案C细胞学说体现了生物具有多样性、遗传性和统一性,而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的,C错误3 .(2018课标全国Il,5,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8、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本题通过对烟草花叶病毒、Tz噬菌体、HIV等的实例分析,考查考生对病毒相关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对生命观念素养中结构与功能观要素的考查。烟草花叶病毒含RNA和蛋白质,A正确;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感染肺炎双球菌,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正确;通过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Q正确。知识拓展病毒的主要特点(D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2)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3)病毒不能独立生存,需要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代谢系统合成自
9、身的核酸和蛋白质。(4)一般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5)绝大部分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存在专一性。4.(2016课标全国I,1,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答案B本题通过对细胞器、细胞核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判断,考查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属于对生命观念素养中结构与功能观要素的考查。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在发生转录过程时,含有DNA和RNA,B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
10、中不具有线粒体,C错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有ATP的合成Q错误。5.(2015海南单科,2,2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有核糖体,无叶绿体B.蓝藻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C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D.酵母菌有细胞核,无叶绿体答案B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叶绿体,A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有核糖体,B项错误;水绵为藻类植物,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C项正确;酵母菌为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但无叶绿体Q项正确。6 .(2014北京理综,1.6分)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A都有拟核B.
11、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B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有拟核,无线粒体,可进行需(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酵母菌为真核生物,有细胞核,无拟核,有线粒体,可进行需(有)氧呼吸,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正确,A、C、D错误。7 .(2012重庆理综,2,6分)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8 .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的增殖特点
12、等相关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仅将其DNA注入细菌体内。利用细菌细胞内的原料,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最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这种增殖方式称为复制式增殖;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宿主菌内,其与宿主菌蛋白质的合成无关,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8 .(2011山东理综,5,4分)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答案
13、D某些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是可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性细菌;真核生物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开,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9 .(2018课标全国Il,5,6分)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链)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答案B烟草花叶病毒含RNA和蛋白质,A正确;(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不能感染肺炎双(链
14、)球菌,B错误;HIV侵入人体后,会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的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一定程度后,会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正确;通过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知识拓展病毒的主要特点(D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2)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3)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的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4)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5)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存在专一性。10 .(2018浙江11月选考42分)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拟核区有DNA分子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5、答案C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但核糖体是无膜的,A错误;蓝细菌(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但可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原核细胞拟核区有DNA分子,C正确;原核细胞中细菌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Q错误。11 .(2018海南单科,23,2分)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答案C使用高倍显微镜时,物镜镜头距离装片非常近,使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易压坏装片,损伤镜头,A错误;高倍镜下可以清晰地
16、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错误油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需先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一亮一暗三层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Q错误。考点2细胞膜与细胞壁1.(2021浙江6月选考,4,2分)质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B.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被动运输)过程与膜蛋白无关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答案D2.(2018海南单科,1,2分)关于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的内膜上有酶的分布B.细胞核
17、中含有DNA和蛋白质C.核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D.叶肉细胞的细胞膜含有纤维素答案D3.(2018天津理综,3,6分)生物膜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表中依据膜蛋白功能,对其类型判断错俣的是()选项膜蛋白的位置、功能膜重白的类型位于突触后膜,识别并结合神经递A质受体B位于靶细胞膜,识别并结合激素载体C位于类囊体膜,催化ATP合成酶D位于癌细胞膜,引起特异性免疫抗原答案B4(2018浙江11月选考,19,2分)质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质膜(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B.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分
18、布于质膜(细胞膜)中,能催化质膜(细胞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D.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答案D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一7)1.(2018课标全国Ill,2,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增殖、分化等相关知识。细胞增殖过程是消耗能量的过程,A错误;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成分中有磷脂,所以三者都含有磷元素,B正确;
19、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以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Q正确。解后反思生物体内ATP的利用细胞中绝大多数耗能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比如细胞的主动转运、生物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细胞增殖、大脑思考及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等。2.(2017课标全国I16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
20、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本题考查了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相关知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细胞分泌的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其表面的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交流;二是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三是相邻细胞之间通过通道完成信息传递。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乳腺细胞发挥作用,而哺乳动物的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其识别与结合依赖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Q正确。知识拓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有体液运输、膜直接接触传递和通道传递。一般来说激素类是通过血液运输来实现信息传递的,植物细胞间可通过形成通道(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传递。3.(2016课标全国III,
21、1,6分)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答案C本题通过对四个细胞膜相关实例的分析判断,考查考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属于对生命观念素养中结构与功能观要素的考查。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错误;不同膜结构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完全相同,其功能也不完全相同,B错误;分泌蛋白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主要依赖于膜脂的流动性,C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Q错误。4(2016海南
22、单科,1,2分)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答案B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需载体蛋白(膜蛋白)协助,故B选项不正确。知识拓展考题中常出现的“膜蛋白”有四种:具有物质运输功能的载体、识别信号分子的受体、起催化作用的酶和促使细胞黏连的粘连蛋白,受体和粘连蛋白都是糖蛋白,细胞癌变时,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导致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5.(2015海南单科,1,2分)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23、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答案B本题主要考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A正确;乙醵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氨基酸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Q正确。6.(2015江苏单科,16,2分)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G毛细也管白细胞一二仁?内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_专题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试题word 专题 细胞 结构 功能 试题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