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三名”陈列室建设指引.docx
《北京中医药“三名”陈列室建设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三名”陈列室建设指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中医药”三名陈列室建设指引为实施好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三名陈列室建设项目,把三名陈列室建设成为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北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传承活动平台和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结合北京中医药名医、名家、名师学术传承的实际,特制定本建设指引。一、工作目标建设一批北京地区二十世纪以来已故的集名医、名师、名家于一身的中医药专家三名陈列室,挖掘整理相关文字、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开展对中医药名医、名师、名家的成长之路、学术渊源、学术特色等的系统梳理、研究及展示工作。并通过落实中医药三名陈列室建设指引的各项要求,指导能够系统、全面反映中医药三名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学术事迹、学术
2、成就的三名”陈列室建设,使之成为中医药三名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的传播平台、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的培养基地及中医药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二、建设类别三名”陈列室的专家应为已故的20世纪以来的中医药名医、名师、名家,医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威望高,现存文字、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藏品较为齐全,并已获得过市中医局三名传承工作室立项。其中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现存文字、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藏品非常齐全的可建A级陈列室;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现存文字、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藏品较为齐全的可建B级陈列室;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可建C级陈列室。三、建设原则(一)特色鲜明、利于传播三名陈列室建设应突出中医药专家的学
3、术特色、创新理念和临床经验。梳理、展示和宣传中医药名医、名师、名家超越前人的标志性成果及实践案例,使之成为传播三名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学术流派、卓越贡献及国内外影响的权威传播平台。(二)展研互济、利于传承三名陈列室建设在推动三名藏品的收集和展示的同时,针对“三名的医德修养、思维规律、认知特点、成才规律及流派传承进行深入挖掘,使之成为开展“三名学术传承活动的交流基地和培养新一代三名人才的孵化场所。(三)多向互动、利于普及”三名陈列室在“三名文献、实物等藏品展示的同时,可充分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方式,实现展品展示的信息化、立体化、情境化,推动观众身临其境”的场景式体验,强化观
4、众与讲解人员及虚拟场景的交流互动,有效提升三名陈列室展览的宣传普及效果。四、建设内容(一)展陈内容”三名陈列室展陈内容应包括及不限于以下内容:1 .成长历程中医药三名的生平履历、阶段事件、重大经历等。2 .学术理念中医药三名”的创新学术理论、思想、创新学术传承模式。3 .学术特长及流派中医药三名的专业特色、学术特长、临床经验及学术流派传承。4 .生平事迹中医药三名生平的重要事件及工作事迹。5 .学术成就中医药三名在本领域的学术贡献、重大创新成果及学术影响力等。6 .传承谱系中医药三名”的学术传承谱系及弟子成就等。(二)藏品类别陈列室征集藏品应包括以下类别:1 .文献类藏品反映中医药三名生平事迹
5、、医教研历程以及学术思想相关的文献资料(含电子类文献),包括论著、论文、医案、教案、处方手记、实验记录、临床记录、教材、信件、工作证件、荣誉证书、手稿、日记、笔记、谱系文献、回忆录、访问记录、评价、自传等资料。2 .影音类藏品有关中医药三名工作及生活实践、重大事件、杰出贡献和突出成就的新闻报道、采访、演讲、案例示范及成果授奖等音频、视频、图片、照片等资料。3 .实物类藏品中医药三名在生活、工作及科研过程中使用的用具、器物、设备、实验仪器等。(三)展陈形式陈列室藏品展陈形式可包括以下方面:1.展窗展柜陈列展示中医药三名各类文献、实物展品及相关的介绍及延伸知识。2 .场景复原式陈列利用实景道具模拟
6、,并结合信息化技术复原场景,营造和再现中医药三名重要经历所处的时空及环境。3 .多媒体互动陈列借助多媒体影音视频播放及互动、3D沉浸式体验,引导观众全面及深入了解中医药三名的生平事迹及突出成就。五、选址原则三名陈列室选址应基于以下原则:(一)利于传承”三名陈列室选址宜建于他们生前主要从事工作所在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医药企业等实体单位内,以便于开展三名陈列藏品的收集、展示、学习、参观及研究工作,并可结合其生前的传承工作室统一布局。形成展、教、研、宣、用(活动)T本的三名传承教育基地。(二)利于传播”三名陈列室的场所及楼层选择应充分考虑能与参观群体互动,便于参观学习和传播,在选址上也可以与北京市已
7、开展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中医非遗中心、中医药博物馆等机构共同建设,并设独立或联合陈列室,成为他们展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实现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融合共享。(三)利于管理”三名陈列室建设宜与所属单位整体建设布局有机结合,形成区域独特的学术及文化氛围。陈列室建设应利于藏品管理和维护,场所建设规模应规范、适度,并有明确的运行维护机制和安全保障措施。陈列室建设应通过合理功能布局及信息化管理,使文献、实物、模型与数字化展示有机结合,讲好三名故事,展示好三名的传奇经历和大师风范。六、建设要求(一)场所面积要求1.A类三名陈列室的场所建筑面积宜不少于300m2;2
8、.B类三名陈列室的场所建筑面积宜不少于100m2。3.C类三名陈列室的场所建筑面积宜不少于70m2。(二)硬件要求1.陈列室展厅建设要求陈列室展厅建设要满足陈列室展品展览所需的基本环境、条件要求,基本环境应满足参观人流量的需要,合理运用功能布局、色彩设计,同时结合灯光环境设置等,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氛围。条件要求包括陈列室温湿度控制和照明设置,相对温度应在1520,相对湿度应在45%60%,陈列室照明设置应符合GB50035-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T23863-2009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陈列室建设宜配备网络系统、电子监视系统、报警系统、防火系统、锁闭系统、护栏等。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中医药 陈列室 建设 指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