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题目.docx
《财政学题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题目.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五章政府间财政关系一、填空题1、我们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2、经济稳定主要是政府的职能。3、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分为和两种基本方式。4、专项补贴可以分为、和三种形式。二、单项选择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心与地方收支划分的方法通常接受()A.统收统支B.分税制C.分级包干D.包税制2、横向转移支付是指()A.中心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B.同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C.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D.中心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3、我们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A.划分收支,分级包干B.划分核定收支,分级包干C.预算包干D.分税制三、多项选择题1、我们我国分税制把税收收入划分为以下几类()A.中
2、心税B.地方税C.增值税D.消费税E.中心地方共享税2、专项补助主要包括()A.无限额配套补助B.一般均衡补助C.非配套补助D.有限额配套补助E.财政补贴3、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应遵循以下原则()A.公开性原则B.时效性原则C.均衡性原则D.精细性原则E.效率性原则4、分税制的特征有()A.法律规范性B.无偿性C.层次性D.完整性E.法制性四、推断题1、一般来说,税源宽广、税基流淌性较强的税收,应由地方政府实施征管。2、支出的划分打算事权的划分,而收入的划分又制约支出的划分。3、非配套补助一般适用于区域外溢性比较强,或受援地政府财政困难较大,难以保障的项目。4、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3、、协调地区进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应由地方财政担当。5、依据中心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中心财政主要担当我国平安、外交和中心我国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进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心直接管理的事业进展支出.五、名词解释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政府间转移支付一般均衡补助专项补助六、简答题1、试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2、试述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3、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什么?4、请介绍财政分权理论。5、财政分权有何优劣?七、论述题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在中心与地方政府之间是如何划分的。2、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4、、分税制2、中心3、一般均衡补助;专项补助4、无限额配套补助;有限额配套补助;非配套补助二、单项选择题1、B2、B3、D三、多项选择题1、ABE2、ACD3、ACE4、ACE四、推断题1、错2、错3、对4、错5、对五、简释题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一国财政体系中各级政府间财政安排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预算收支范围及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相互间的制衡关系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整。政府间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是在各级政府间或不同地区的同级政府之间
5、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整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一般均衡补助:又称为无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详细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可用该项资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专项补助:又称为有条件补助,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详细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受援地方必需按规定要求运用该种资金。六、简答题1、试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一)政府预算管理级次政府预算管理级次的规定与一国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存在亲密的联系。通行的原则是:有一级政权就要建立一级财政,有一级财政,就要建立一级预算。(二)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即事权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基本依据。实际上,各级
6、政府的事权是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间详细界定的结果。事权的划分打算支出的划分,而支出的划分又制约收入的划分。收入的划分应能保证各级政府基本的支出需要。也就是说,一级政府本级预算收入划分多少,以何种收入为主,应以该级政府的基本支出需要而定,尽可能使财权和事权达到统一。但一般而言,中心政府的财源及收入范围应略大于其本级支出需要,以保证中心政府对财政和经济全局的掌握力。(H)预算调整制度地区间经济进展存在非均衡性,这使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预算收支难以平衡,此外,区域性公共商品受益的外溢也需要在地区间进行协调,因此,在既定的预算收支范围划分的基础上进行收支水平的调整是必要的。这种调整包括各级预算间的纵向调整
7、和各地区同一级次预算间的横向调整,前者称为纵向转移支付,后者称为横向转移支付。调整的目标是使公共资金公正安排和有效使用,并达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的最终统一。2、试述分税制的内涵与特征。分税制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收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整。其要点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职责的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范围;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划分方法主要按税种划分,也可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安排或实行共享制;对预算收入水平的差异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调整。
8、现代分税制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要求不同级次政府供应不同的公共商品,同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分税制为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规范运作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分税制的特征:(一)法律规范性(二)层次性(三)法制性3、实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是什么?(一)实现公共资金的公正安排(二)保持中心政府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掌握力(H)解决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外溢问题(四)促进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进展4、请介绍财政分权理论。(1)偏好误识论偏好误识论认为,假如有关公共商品的供需信息是完全、精确和准时的,则公共商品无论由中心统一供应还是各地方分别供应,在效率上应是无差异的。但现实生活中公
9、共商品的供需存在着信息不完全、不确定和时滞性,接近辖区民众的地方政府在了解居民公共需求偏好上具有优势,而中心政府则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由地方政府供应地公共商品会更有效率。(2)辖区受益论辖区受益论以不同层次的公共商品有不同的受益空间范围为依据,认为应按公共商品受益范围来确定分担其供应成本的辖区范围,使成本分担的地理边界与受益范围大体全都,以实现公共商品的成本与受益在地理范围上的内在化。据此,全国受益的公共商品由中心政府供应,地方受益的公共商品由地方政府供应。(3)以足投票论以足投票论假定,居民能自由流淌,且不存在流淌成本;居民完全了解不同社区税收与公共劳务的差别;有众多社区可供选择;居民流淌
10、性不受任何就业机会的约束或限制;公共服务收益或税收在社区间没有外溢;每个社区有一个公共机构,试图建设社区以达到规模经济优势下的人口规模,使得公共商品有最低的平均成本。在这种状况下,人们就会在全国范围内杳找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的社区,结果是相同偏好的居民居住在同一地区,公共商品能按最优规模和最小负担来供应。(4)俱乐部理论俱乐部理论以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商品的供应者为前提,在既定的公共商品供应水平下,从人口角度分析地方政府的最优管辖规模。该理论把一个地方或社区比作一个俱乐部,俱乐部成员的增加一方面会带来分摊成本的下降,使每个成员的收益提升,另一方面会造成拥挤成本的提升,削减每个成
11、员的收益。在最优的人口规模上,分摊成本与拥挤成本之和最小。5、财政分权有何优劣?(一)财政分权的优势1 .满意不同的公共需求偏好。2 .发挥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3 .促进对公共事务的民主管理。4 .推动地方政府间的竞争。5 .创新公共管理制度。(-)财政分权的局限性1 .难以解决因地方公共商品利益的区域外溢产生的问题。2 .难以实现公共商品供应的规模收益。3 .难以满意税收的效率要求。4 .不利于贯彻公正原则。七、论述题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在中心与地方政府之间是如何划分的。各级政府的职责任务即事权是划分各级预算收支范围的基本依据。实际上,各级政府的事权是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间详细界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题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