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职测(职业能力测验)整理与复习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
《2023年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职测(职业能力测验)整理与复习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职测(职业能力测验)整理与复习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事业单位编制考试职测(职业能力测验)整理与复习卷(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Q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事物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梯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B、一班共有36名同学,分别考察每名同学的期末成绩得知每个人都及格了,所以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一班所有同学全部及格C、铁受热后体积膨胀,铜受
2、热后体积也膨胀,所以铝受热后也会膨胀D、徐悲鸿从小就立志要画出好画来,一直勤奋练习,终于,出出了著名的奔马图,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答案】:B【解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区别主要是看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A项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不能够概括所有的四边形,所以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B项中考察了一班所有的36名同学而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完全归纳推理;C项中铝受热后也会膨胀并非一般性知识,即并不是一类事物的属性,所以不是归纳推理;D项中从一个有志者成功的例子,就得出所有有志者都会成功的结论,这显然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因此本题选Bo2、在人体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一种能保持血液按
3、一定方向流动而不致使倒流的结构,它是()。A、动脉瓣B、房室瓣C、静脉瓣D、半月瓣【答案】:B【解析】:血液不倒流是因为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由于瓣膜的存在,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当瓣膜出现病变或者先天性不足的时候,血液流动学就会发生改变存在返流。因此本题选择B项3、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一项为OA、汉字是一种符号而不是图画,符号是约定的,其、形与其表示的义没有必然的联系B、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C、全球将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与通信网络系统,它能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数量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
4、D、目前人们正在研究蓝蝶的反光机理,想仿造应用【答案】:B【解析】:B项中前面一句话是疑问句,有两个意思:英勇,不英勇。后面的不是这样的指代不明,没有对前面的问句给以确切的回答。4、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请你告诉小王,我们要学习文件。B、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6岁。C、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D、环保部门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标准。【答案】:D【解析】:A项学习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修饰语用来修饰文件,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学习方面的文件或者我们要学习某一个文件B项指代不明。第一次见面时、6岁的人可以指我,也可以指、你。C项、想起来了表
5、意不明,可以表示记起来什么事情,也可以表示想起床了。5、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A、6B、7C、8D、9【答案】:A【解析】:设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4,丙队参与A工程X天。根据A、B工作量相同列方程,616+4x=516+4(16x),解得x=6。6、 19,7,37/9,23/8,OA、 19/6B、 16/9C、 17/7D、 11/5【答案】:D对原数列进行反约分,财小.
6、条受行列以练37角单析46、(55)为等差数列,分母列为平方数列,所以,最后答案为Il=故正确答案为Do7、刑事诉讼中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和生理状态,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捡验和观察,并做出客观记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中检查笔录中的检查OA、对于死因不明的被害人尸体,公安机关进行了解剖B、为了确定被告人具体特征,技术部门对其进行人身检查C、警察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拍照、指纹扫描D、法官在询问证人时让侦查人员出示与案件有关的物品让证人进行辨认【答案】:D【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北京行测真题,检查笔录是对人身进行的检查,而D项
7、是对物品的检查。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ABC都是明显地对人身的检查,符合定义。8、只有常住南京的人才能体会到江南的典雅灵秀之气;常住南京的每一个人无不受到江南水乡文化的熏陶,而每一个受此文化熏陶的人都会表现出超然物外的儒雅之气。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各项真的是()oLi每一个体会到江南典雅灵秀之气的人都受到了江南水乡文化的熏陶;2没有超然物外的儒雅之气就一定没有体会到江南的典雅和灵秀;3每一个超然物外的儒雅之人都是体会到了江南的典雅和灵秀之气的人。A、只有12B、只有13C、只有23D、只有Ll【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题干的推理形式是:体会到江南的典雅灵秀
8、之气T常住南京的人T受到江南水乡文化的熏陶-表现出超然物外的儒雅之气。1中推理为肯定前项推出肯定后项,正确推理形式。2中推理为否定后项推出否定前项,正确推理形式。所以,推理正确的只有1和2。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9、某企业某年产值的20%相当于前年产值的25%,那么某年的产值与前年的产值相比()。A、降低了5%B、提高了5%C、提高了20%D、提高了25%【答案】:D【解析】:设前年、某年的产值分别是X、Y,则有方程25%X=20%Y,解得*=1.25,即提高了25%。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10、茶壶:紫砂:雕刻A、电线:金属:生产B、马路:柏油:铺设C、房门:木材:油漆D、夹克:布料:制
9、作【答案】:B【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国家行测真题,第一步:判断题干前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题干中前两词构成包容关系,且是组成关系,第一个是由第二个制成的。紫砂可以制成茶壶,紫砂是具体的材质。A项中金属和D项中布料不是具体的材质,排除A、DoB项马路的材质是柏油,C项房门的材质是木材,且材质都是具体的。第二步:判断题干后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题干中前两个词和后一个词构成对应关系,雕刻是紫砂茶壶制作的一项工艺。铺设是柏油马路的制作工艺,符合题干逻辑。而C项油漆为名词,与木材房门不搭配。故正确答案为Bo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的罚款决定属于()
10、。A、刑事处罚B、民事处罚C、行政处罚D、政纪处罚【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对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故其性质是行政处罚。选项A、B、D均不正确。12、当下社会语言中产生了许多新词,、美女算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已经不是传统语意上的美女了,而是几乎泛指一切女性。、美女一词的滥用,似乎发端于文学界,所谓、美女作家。当从文学自身寻找价值比较艰难的时候,从语言学角度去寻找,反而显得容易些了,这也许可以算作中国文学对于语言学的新贡献吧。继女作家统统被称为美女作家之后,电视上每出现
11、一位女教授,都会被称为美女教授。现在到商场去买东西,都会有营业员凑上来问:美女,买什么?在、美女中,美已经成为虚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美女对语言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需要重新定义、美的内涵。如果从前称美女是对女性美的赞赏的话,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一种轻薄了。而且,从前的人含蓄,似乎很少在口语中直呼一个人为美女,哪怕她真的是一个美女这不是审美的个体差异问题,也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特定审美现象,而是美字的滥用和美女称谓的泛化。就拿文化界来说,百姓对于知识女性的面孔可能是存在着、阅读定势的,一看没到丑的地步,、美女一词就脱口而出了,所以,现在大家需要区分的不是谁是美女作家、美女教授,而是谁不是美女作
12、家、美女教授了。当特殊取代一般时,人们所做的就不是从一般中区别特殊,而是从特殊中区别一般了一个词汇的运用越是被泛化,意义也就越是被抽空。汉语中有很多词已经被用死掉了,属于一用就滥,一滥就死,比如文化、愿景等等。在文化界,死掉的词可能还有大师和、伟大。评价一个文化人,动辄就是、大师;评价一件文化产品,动辄就是伟大;一个二流作家可以被称为大师,一部三流小说可以被称为、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时代恰恰无大师,恰恰不伟大,才导致了大师与伟大词汇的泛滥。真正在大师辈出的伟大时代,大师与伟大这两个词反而是很少用的,大家在谦虚认真地思考、交流与商榷,而不是随随便便把大师和伟大的帽子一扣拉倒
13、。只有目力不逮的人,才会到处乱扣大师与伟大的帽子苏联解体以后,、同志,不好再称呼了,俄罗斯人不知所措,干脆称呼:男人、女人。于是,有人在喊一个人,却能引起半条街的回头率。男人和女人可以成为一种称谓,似乎是回到了对人的最本质、最普世的称谓层面,但也消解了语言的存在价值,实际上是语言的悲哀Q美女所显示的,也是语言的滑稽与悲哀,对于用词和称谓的不加节制,有一天也许会导致中国人只能相互称、男人和女人的尴尬境地了。美女一词的泛化体现的恰恰是语义的匮乏,以及词语尊严的下滑和人的漫不经心问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美女泛化的原因的是()。A、人们对知识女性可能存在着、阅读定势B、现在的人不像以前的人那样含蓄
14、和保守C、人们失去了认真思考交流和商榷的习惯D、现在美女一词已经带有轻薄的意味【答案】:D【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北京行测真题,选项D现在的美女,一词已经带有轻薄的意味是、美女泛化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答案选D13、根据以下文字,回答以下问题。人类大约在IooOO年前,开始懂得种植作物和圈养牲畜,从而进入了农牧文明,但是,蚂蚁早在人类来到了这个星球上1亿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蘑菇了。这种蚂蚁被称为种植蚁,它们专门在洞穴里,利用自己的粪便或者从树上拣来的废物,种植蘑菇,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还有一种蚂蚁,叫做、锯叶蚁,它们能把绿叶切下来,咀嚼以后,令其发酵,就会长出可口的蘑菇,为了让蘑菇长得
15、更大更好,工蚁还会利用自己排泄的液体,给蘑菇施肥,在它们的排泄物中,含有氧酸和酶,有助于帮助蘑菇分解叶里的蛋白质。还有收获蚁,居住在干旱地区,它们几乎完全依靠吃植物的种子得以生存,它们的窝深达2米以上,构筑非常精巧。有房间可以起居,有仓库专门用来储存种子,还在种子上面堆放上一些石子或沙子,以保持通气和干燥,工蚁会把窝周围1-10米范围内的植物彻底清除干净,以便保证它们在运输植物种子时畅通无阻,在把种子运进仓库之前,它们总是把种子的外壳剥掉,以节约储存室的空间。人类的农牧文明,是由农业和牧业两部分构成的,蚂蚁也有牧业,有些蚂蚁专门从螃虫和角蝉等昆虫身上收集蜜汁。就像是人类饲养奶牛一样,为了保证食
16、物免遭天敌伤害,这些能提供食物的昆虫都受到蚂蚁的严密看管和保护,有时候,它们甚至还为自己的奶牛建造避难所。在这些蚂蚁中,有一些工蚁,会甘当储存器和供应者,它们把吸取的液汁,贮存在自己的嗦囊里,把肚子撑得胀鼓鼓的,然后爬上蚁穴的天花板,吊在那里,一动不动,心甘情愿地做其他蚂蚁的食物吊桶,它们的肚子吃得如此之饱,如果不小心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就会摔得粉碎,一命呜呼。问题:这几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A、蚂蚁的农牧文明B、蚂蚁的食物C、蚂蚁的品种D、蚂蚁的生存【答案】:A【解析】:由文段第一、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可知全文所说的是蚂蚁与人类十分相似的农牧文明,所以答案为A项。14、阅读以下文字,完成6
17、165题长远以来,中国就重视文化立国,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文化的精神。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数千年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血脉,影响了各个朝代的主流思想。仁义礼智信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很深。众所周知的如论语大学等成为数百年来包括帝王在内的治国理政者们的必读书,历史上国家治理者推行、敬天法祖八以孝治天下等理念和做法,都是礼治的表现。中国历史的主流,与其说是人治,不如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影响下的帝王及士大夫们在治理国家。虽然经历许多次改朝换代,期间也有一些的帝王,但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
18、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在礼治之下,总体来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有法制体系以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比如有监察制度以保证官员廉洁奉公,有官员选拔制度以保证任人唯贤,等等。就监察制度来说,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严格详细的规定。对皇帝本身,也不是没有约束制度。比如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虽然最高命令是皇帝诏书,但诏书由中书省拟撰,后经门下省复审。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以封驳,也就是把皇帝命令挡回去。封驳在汉代已经出现,唐代封驳的例子屡见不鲜,宋朝也延续了这一制度。明朝来华多年的传教士利玛窦也注意到,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
19、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Q对法治的推崇,屡见于古代经典。比如管子说法令者,群臣之所共立也;荀子认为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这些思想都对中国历史上的治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人质疑中国历史上是否有法治,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国人应该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时期,整个社会能按照一定规则和制度来进行治理,并实现较长时间的良性运转,至少应说是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法治特色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就认为、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连历史的终结一书作者弗朗西斯福山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Q当然中国历史上的治理,有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很多不完善乃至糟粕的东西,但我们不应简单以人治
20、抹杀中国古代治理经验,从而失去了取其精华的机会。比如历史上的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经验就值得借鉴。笔者也注意到,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但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废。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问题: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o2017增A、要法治不要人治B、中国人发明了好政府C、政治文化传统漫谈D、礼法并治是中国的政治传统【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标题选择题,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第一二段说的是中国重视文化立国,第三四五段说
21、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法治,并解释了部分人对于中国历史上法治的质疑,并提出了中国的法治理念,最后一段所以之后总结,强调注重法治和礼制,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2016年北京行测真题15、实质性阻碍,是指倾销产品虽未对进口国相同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但却严重地阻碍了进口国相同产品的一个新产业的建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实质性阻碍的是()。A、美日两国向中国出口的丙烯酸酯数量1999年比1996年增长了21709%,而此期间境内同类产品消费量每年平均增长27%,但产量和销售量却只增长1634%和1556%B、20世纪80年代,日本将大量的彩电集装箱运抵美国,存放在进口商的仓库里。当囤
22、积到一定数量时,便以低价在美国市场销售,使美国的彩电生产商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害C、日本向欧共体倾销艇外推进机,由于欧共体至今尚无计划生产85马力以上的艇外推进机。从日本低价进口的85马力以上的该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D、美国生产商已经为开发一种晶体渔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然而与此同时,日本向美国大量出口该渔网,并以低价出售,迅速占领了美国市场【答案】:D【解析】:实质性阻碍的定义要点是:酸销产品;济对进口国相同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G阻碍了相同产品的新产业的建立。A、B、C三项都未阻碍新产业的建立,不符合D项美国生产商已经开始投资这一产业,符合所有定义要点。因此答案为D。16、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23、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OoA、建设小康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D、发展科技教育【答案】:B【解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它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故本题选B。本题相关知识点:、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7、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及内地大中城市,房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事 单位 编制 考试 职业 能力 测验 整理 复习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