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docx
《“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双向赋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J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正在加速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全球经济结构。加快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向赋能”,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是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建设数字经济强省的有力抓手。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数字底座”不断夯实2022年,江苏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重点行业发展成效明显。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66.4,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新增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累计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
2、项目6个、优秀场景41个;完成2.2万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诊断。在顶层谋划上“下功夫”,产业数字化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建立。聚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江苏着力谋划数字经济“推进机制+政策体系+法治保障”全方位顶层设计,即建立“领导小组+专项行动小组+高端智库”推进机制,打造“一个指导意见+三年行动计划+七项行动方案+若干年度工作要点”政策体系,出台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保障数字经济做优做强。在关键领域内“求突破”,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围绕化工、钢铁、服装等重点行业,编制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围绕装备制造、纺织和石化等行业,培育标志性“链主”企业,支持其利用5G、AE
3、大数据等技术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市场服务等进行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串联上下游、左右链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围绕服务业数字化,重点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梯队”。在地方推进上“探路径”,各地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放眼全省,各地纷纷因地制宜探索以“智改数转”为重点的产业数字化路径。南京重点打造数字新基建及重点应用场景,2021年获评全国首批双千兆协同发展典型城市,累计实施超300个5G融合应用项目;苏州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全领域全方位应用,2022年底,苏州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累计超3400亿元,个人钱包超3000万个,试点场景超93万个,数字人民币试点领跑全国;
4、无锡连续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数字产业化,高端化发展的“数字大厦”加速建立近年来,江苏在集成电路、物联网、新型显示、北斗应用等新兴领域率先布局,数字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22年底,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10.6%,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关键领域扎实推进,数字产业化源头供给不断增强。聚焦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量子信息、6G、元宇宙等前沿领域,江苏企业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数字化产业潜力巨大。全省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第二。面向移动通信、物联网、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向 促进 数字 经济 实体 深度 融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1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