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docx
《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本指导原则主要针对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主要原材料、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提出指导性技术要求。本指导原则系对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
2、、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二、适用范围该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利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蛋白质等被测物质进行检测的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的注册技术审查,第二类试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可参考该指导原则执行三、基本要求(一)基本原则1.研制、生产用的各种原料、辅料应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2 .诊断试剂的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仪器设备以及适宜的生产环境,获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同时,生产企业应按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和记录,加以实施并保持有效运行;生产企业还应该通过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评定标
3、准(试行)的考核。企业应对试剂的使用范围做出明确规定,并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3 .诊断试剂的研制应当按照科学、规范的原则组织研发,各反应条件的选择和确定应符合基本的科学原理。4 .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及工艺,应充分考虑可能涉及的安全性方面的事宜。5 .试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总体目标:保证产品使用安全,质量稳定,工艺可控,使用有效。(二)原材料质量控制1.主要生物原料与产品质量最密切相关的生物原料主要包括各种天然抗原、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以及多肽类、激素类等生物原科。这类原料可用于包被酶标反应板、标记相关酶(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中和反应用抗原或抗体、制备校准品(
4、标准品)等。一般按工艺要求对这类生物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主要生物原料若为企业自己生产,其工艺必须相对稳定;若购买,其供应商要求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更供应商,如果主要原料(包括工艺)或其供应商有变更,应依据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进行变更申请。主要生物原料的常规检验项目一般包括:(1)外观肉眼观察,大部分生物原料为澄清均一的液体,不含异物、浑浊或摇不散的沉淀或颗粒;或者为白色粉末,不含其他颜色杂质;特殊生物原料应具备相应外观标准。(2)纯度和分子量主要经SDS-PAGE电泳后,利用电泳扫描仪进行分析,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如高效液相法等。根据所检测生物原料的分子量选择适宜聚丙
5、烯酰胺凝胶浓度进行电泳。一般每个电泳道加样量为5g,电泳后的凝胶可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或银染法染色。染色后的凝胶用电泳扫描仪分析原料的纯度和分子量,纯度应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分子量大小应在正确的条带位置。(3)蛋白浓度蛋白浓度可通过LOWry法、280nm光吸收法、双缩腺方法等进行检测。(4)效价效价的测定一般根据蛋白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倍比稀释法进行。效价应达到规定的要求。(5)功能性实验功能性实验是指生物原料用于试剂盒实际生产中的情况,一般考查使用该原料的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等,并比较其与上批次原料的相关性。6 .生物辅料生物辅料一般指在生产过程中作为蛋白保护剂用途的一类生物原料、主要
6、包括小牛血清、山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等。这些生物原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2000年版的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规定的标准要求,并且要适合于本企业的生产。建议作以下检验:(1)牛血清或羊血清外观:为浅黄色澄清稍粘稠的液体,无溶血或异物无菌试验:将血清直接37。C度放置7天,放在明亮处观察,不得出现混浊或沉淀。总蛋白含量:用双缩腺法测定,蛋白含量不小于32mgml0球蛋白含量:取待测血清1ml,采用饱和硫酸铁法进行沉淀,沉淀溶于0.85%氯化钠溶液,至1ml,用Lowry方法测定,蛋白含量应W2mgml0(2)牛血清白蛋白:外观:应为浅黄色、黄色或乳白色的冻干粉末,无吸潮,无结块,无肉眼可见的
7、其他杂质颗粒。溶解性:将牛血清白蛋白配成10%溶液,在1826T时,溶解时间应不大于15分钟。1%牛血清白蛋白水溶液的PH值应为6.57.1。总蛋白含量:用双缩腺方测定,质量标准为295%。总蛋白中的BSA含量:采用硝酸纤维素膜电泳法,其标准为295%。BSA的净含量:总蛋白含量乘总蛋白中的牛血清白蛋白(BSA)含量,其标准为290机(3)酪蛋白:酸度应符合生产所需的质量标准。(4)标记用酶应在产品的质量标准中明示所使用的标记用酶的名称(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等),同时应根据不同生产厂家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酶的纯度RZ值(OD4o31三OD28o11b)应大于3.0。对于小牛血
8、清或山羊血清、牛血清白蛋白以及酪蛋白等,还应进行功能性实验,即以其为原料配制一定浓度的稀释液作为样品,进行测定,均不得出现非特异性反应。生物辅料的供应商同样要求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更供应商。7 .化学原材料化学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一般盐类检测、溶液PH值、重金属检测、溶解情况、干燥失重、炽灼残渣等,均应符合中国生物制品主要原辅材料质控标准(2000年版)分析纯级别的要求,并且要适合于本企业的生产。(1)无机类:主要包括有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氯钠等。(2)有机类:主要包括有吐温20、三羟基氨基甲烷等。(3)特殊化学原料:错-DTTA,鲁米诺等。铺-DTTA纯度分析与鉴定:要求铺-D
9、TTA各功能团符合分子结构,纯度在96%以上。8 .其他原辅料(1)微孔板条外观:明亮处用肉眼观察板条的外观质量应无划痕、破损、飞边、肮脏、表面光滑。板条与微孔反应条塑料框架应配合合适。材质:微孔反应板条每孔加200L增强液,用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其荧光值,平均本底荧光值W1500。吸附能力和精密性:用一定浓度的蛋白包被微孔板条,检测荧光值,CV值结果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功能性质量标准,一般批内CVW5%,批间CV10%o(2)其他粘胶纸、铝箔袋、说明书、包装外盒、瓶子和干燥剂等应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体外诊断试剂说明书编写指导原则和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建立相应质量控制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发光 免疫 检测 试剂 注册 技术 审查 指导 原则 2013

文档标签
- 麻醉机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
- 类风湿因子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
- 发光免疫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 呼吸道病毒多重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
-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8年
- 总甲状腺素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
- 总胆汁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
- 核酸扩增法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 辣根过氧化物酶
- 尿素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9年
- 抗核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20年
- 金标类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3年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0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