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发展阶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发展阶段.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节人生进展阶段一、弗洛伊德人格进展阶段理论1、基本观点: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进展的主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进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人格进展五个阶段 口唇期:。1岁,个体的主要满意与口唇相关的性欲活动。如吮吸、进食。 肛门期:13岁,个体从排泄过程中获得满意。 性器期:36岁,儿童在压抑对异性父母的喜爱之后,与同性父母建立认同,主要满意途径在生殖器地带。 埋伏期:6青春期,从相对安静到青春期躁动。 生殖器:青春期到成年,进展出成熟的性特征,与异性建立亲热关系。3、关键期概念: 性器期是进展的关键期,该时期儿童与异
2、性父母产生所谓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可怕报复,最终,在压抑自己性欲望的基础上,进展出对同性父母的认同感。 假如认同失败的话,可能会演化为同性恋,或异装僻、异性僻等性心理障碍。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进展理论1、对弗洛伊德的进展 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进展中的作用 把人格进展推演到了人的一生2、基本理论观点 认为人生包括八个阶段 每个进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进展任务,都要经受一次心理一一社会“危机”或冲突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个体只有面对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当进入下一进展阶段,同时,进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美德。假如冲突无法圆满解决,个体自我的进
3、展就会消失困扰乃至停滞。3、关键期概念: 在八个阶段中,埃里克森特殊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进展,并认为这是自我进展的最关键环节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进展的八阶段理:第一阶段:信任与不信任一一盼望其次阶段:自主与怀疑和羞怯一一意志第三阶段:首创性与内疚性一一目的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一一力量第五阶段:统一的角色与混乱的角色一忠贞第六阶段:亲近与孤立一一爱第七阶段:制造力感与停滞感一一关怀第八阶段:自我完善感与悲观绝望感一才智a婴幼儿阶段b儿童阶段C青少年阶段d成年阶段e老年阶段一、婴幼儿阶段:0-3岁 具有大脑发育快速、行为目标取向、语言力量进展、开头形成依恋性心理等生理、心理及社会特征(一)生理进
4、展1、大脑进展一一切行为进展的前提2、动作进展快速 进展独立行走 手操作物体的力量(二)心理进展1、认知进展感觉运动阶段 从随便性的天生反射活动渐渐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如主动去查找玩具) 形成物体恒常性的概念(将一个物体或一个人的图像保留在头脑中,如:记住了你放饼干的地方后,他会自己去取) 自我意识也开头萌芽(18个月左右)这主要表现为在点红试验中,孩子能够发觉镜子里的自己,鼻子上被搽了红胭脂 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力量 2岁以后,同班关系、性别身份识别以及移情等均开头得到进展2、语言进展 学习、记忆、语言理解力量进展迅猛 2岁左右口语词汇快速增加 对语言产生明显爱好 喜爱听故事、儿歌、喜爱与人
5、沟通 符合语法的复合句子渐渐增加婴幼儿语言进展表月龄里程碑 2-3咕咕地叫 3-6咿呀学语 9-17说爸爸和妈妈 12-15使用23个单词 15-18更多单词并能指出身上的部位 20-24使用23个词的句子 24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三)社会性与人格进展1、婴幼儿的依恋 形成:婴幼儿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 性质:婴幼儿及其照看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特殊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 功能:生物功能是维持生存,而其心理功能则是获得劝慰和平安感 留意!一旦婴幼儿与父母分别,就会产生所谓分别焦虑。假如在此段时期缺乏母亲的抚育和照看,孩子的生理、智力及社会
6、进展都会受到影响,并可能产生生理和心理的病态。2、任务与挑战 心理一社会进展的自主、羞怯、疑虑阶段 开头寻求自主性,自己穿衣、吃饭,假如失败则会感到惭愧,并怀疑自己的力量;假如危机胜利解决,则形成意志的品质/美德,从而更乐观、更顽强的面对生活二、儿童阶段(3IK12岁) 智力进展快速、儿童活动范围扩大、开头规律思维,推理力量增加,社会性增加,家庭生活、朋辈群体、嬉戏成为重要的社会环境(一)生理进展 6岁左右重量接近成人,为其能快速增长和接受教育奠定基础 肌肉技能有了良好的进展,动作的娴熟程度与协调力量日益增长,由手开头,逐步过渡到脚和头可以活动,再进一步就是爬、坐、站、跑、跳等活动 6岁到性成
7、熟前,儿童的身体成长相对缓慢,但是力气和运动技能提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环境因素有肯定影响。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动作进展,不良环境则反之;状况愈偏离正常,动作进展所受限制越大。(二)心理进展1.认知进展详细运算期 36岁的儿童可以被训练自己做嬉戏,从而进展其制造力和主动性.皮亚杰认为, 24岁的儿童已拥有符号功能,能够信手涂鸦地画出描述人与事的图画,能够与同伴一起进行角色扮演的嬉戏也能够。自我中心主义与拟人化是该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 而4-7岁的儿童进入直觉思维阶段,他们对世界依旧保持着非规律的看法,他们会问很多问题,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却并不愿定自己是如何知道的。同时,其动作、语言进一步成
8、熟,在与他人交往与共享的过程中利他与关心行为开头消失,社会化、道德、家庭关系初步形成,人格基础基本奠定. 6岁到性成熟前的阶段,儿童进入,自我中心主义开头减弱,思维过程的可逆性使“守恒”观念最终形成,语言和记忆功能有所增加,在自我概念,自我意识与自尊的进展过程中角色采择力量逐步成熟,儿童开头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其感受。 至U11、12岁左右,儿童认知力量将渐渐过渡到形式运算阶段,思考及推理力量增加,开头有自我实现的力量。2、语言进展 词汇迅猛进展 口语表达力量增加 开头把握书面语言(三)社会性与人格进展1、自我与人格进展 36岁的儿童可以被训练自己做嬉戏,从而进展其制造力和主动性 与他人的
9、交往与共享的过程中自尊感。利他与助人行为开头消失,人格基础基本奠定 家庭依旧是生活的中心,但朋辈的重要性开头显现 后期强调人格特征的自我概念形成,开头尝试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朋辈群体成为生活的这样组成部分2、儿童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儿童的重要任务。 儿童早期,主要由家庭担当教化任务,父母传授学问,训练儿童适当的行为法律规范,以使之渐渐合乎社会标准。因此,家庭功能正常与否特别重要 托儿所或幼儿园老师、同伴的作用。作为照看者,家庭成员和托儿所、幼儿园老师的教养方式对儿童夫人人格进展有重要影响。 到儿童中期,学校和伴侣开头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领域和交往对象,课程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在此阶段,嬉戏也
10、已变得和课程同等重要,并会对儿童的身心进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进展等产生乐观影响。 9岁以后,儿童会有几位要好的同学和伴侣,其关系甚至超过家人。家庭经济和父母期望会对儿童中期的孩子的学习仔细和勤奋程度产生肯定影响,学校的法律规范和环境、同学和伴侣则对其人格和进展有相当大的影响。3、任务与挑战 早期:面临主动性与内疚的冲突,儿童开头各种各样的尝试,同时也挑战各种各样的规章限制,假如父母鼓舞儿童的独创能行为与想象力,儿童自主性就会得到进展;假如他们遭到称赞与粗暴对待,则会丢失自信,在以后的行为中很简洁产生内疚感。 后期:面临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开头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体验同学的角色,想在班级体中学
11、习好,取得号成果,被大家赞许,获得了胜利就会养成勤奋的习惯,获得力量的美德;假如屡屡受挫,就会形成自卑感。三、青少年阶段(11-12岁到2021岁) 个体身心进展的关键期。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本阶段也经常被称为心理风暴期、混沌期、危急期的其次抵抗期. 由于性发育成熟,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人格和社会化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身体成长快速、留意异性。智力进展达到高峰、重视朋辈群体法律规范、生理及心理不稳定但走向成熟、人生观开头形成(一)生理进展1、青春期的发育特征 性进展:以女性初潮与男性梦遗为主要标志,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医疗进步以及养分改善等缘由,这一年龄在近百年中始终不断有所提前。 身高体
12、重:女孩的身高增加大约先于男孩两年左右;无论男孩女孩,他们的身高每年大约可增长69厘米;到13岁以后,男孩的身高又将超过女孩,与此相应,他们的体重也稳步增加,女孩13岁前和男孩15岁前,体重每年增幅至少为5-6公斤。 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神经系统等也要逐步进展,消失其次性征并开头具有生殖力量 17岁以后,青少年的生理连续进展,并逐步走向成熟2、青春期发育的意义 对亲热行为、性行为布满奇怪,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渴望 但因其生理、心理进展的不平衡,对行为后果往往缺乏很深的熟悉,因此,在尝试了性行为后会对自己造成损害(二)心理进展1、认知进展一形式运算阶段 一生智力进展高峰 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达到
13、更加整合的水平 形成比较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待人处世的方法2、青少年前期:性成熟到17岁 具有想象力,爱争论,盼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 力量与前期有差别,要求独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从而导致内心冲突。 该年龄段青少年的心情和行为不太稳定,转瞬之间可以由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同辈团体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支持源,青少年可以从同辈群体那里获得支持、怜悯与谅解;也比较简洁接受同辈团体的行为标准,而无论其是否符合社会法律规范。3、青少年后期(18-2021岁) 青少年的很多方面逐步成熟,其人格进展渐渐独立于父母。 逐步学会能掌握自己的心情,行为比较稳定成熟。 他们比较关注个人外表、学习成果、升学、职业
14、、经济状况、异性伴侣等人生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老练。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开头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能独立做一些打算。 他们通过部分人生大事增长了阅历,其自由、地位和权利意识增加 父母则给他们很多压力,他们一方面盼望孩子独立,另一方面又盼望孩子连续依靠他们,因此,他们向孩子输出的信息有时较为混乱。(三)社会性与人格进展1、任务与挑战 自我意识进展,努力寻求自我身份 面临自我同一性的认同危机:假如认同失败,个体就会陷入角色混乱之中;通过经受外部(父母)期望的压力,和对自我期望与父母期望的挣扎,即对将来的迷茫和彷徨,进展出多元化的身份认同,形成“忠贞”的美德与乐观进取的人生目标 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15、和冲突,提升建立自我认同感的难度2、青少年社会化影响因素: 家庭对青少年影响显出特征:管教不当与越轨 学校是青少年重要阵地 宏观环境影响作用扩大危急期与“问题少年” 学业上失败导致多重负面影响 对异性奇怪与缺乏责任感导致不良性行为或性罪错应对: 家庭与学校合作 巩固家庭 开放性教育 净化文化环境四、成年阶段(21岁到65岁) 内容:完成学业、就业、结婚、生育等 标志:结束校内生活、经济独立、离家独立生活、结婚、为人父母 特征:生理机能达到高峰后逐步衰退,进入更年期,人生阅历丰富,社会角色丰富,家庭和社会责任沉重(一)生理进展:1、高峰到逐步衰退 人的身体发育一般在22岁左右基本完成 2240岁
16、生理器官状况良好、功能优良、抗病力强、体力精力充足、生殖力旺盛,使生理进展的黄金时期。 40岁以后生理状况从高峰衰退 更年期后:性功能有所下降,身体疾病日益增多,骨折、骨质增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有所提升。2、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45-55:心情波动、性格转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 男性较晚:健忘、留意力不集中、精力不济(二)认知与心理进展40岁前: 尝试了多个角色的转型。他们完成学业、从学业转标为工作者,并拥有了新的身份与地位。 通过学习和训练,他们的熟悉力量和实际操作力量提升,心智功能活跃,个人特长在工作中得以体现。4()岁后: 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积累,能娴熟处理各种
17、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布满才智。(三)社会性与人格进展1、建立社会角色 开头担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并体现出符合其身份的社会行为 选择伴侣并结婚成家,他们学习与配偶共同生活的技巧,生育抚育儿女,家庭管理和子女教育己成为他们的重要责任。 于伴侣、亲戚、同时维持和谐关系 担当一份工作,学习遵守其职业准则2、中年后的转变一4。岁 情感趋于肤浅稳定,人的性格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掌握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提升,比较关注生活的意义。 结婚更加务实。婚姻中责任已超越情感,成为维系夫妻和家庭稳定的关键因素。 事业成败的关键期,才华与潜能得到发挥,事业、地位、财宝上达到顶峰。 假如生活、工作上的问题得不到
18、妥当解决,会陷于“中年危机”3、任务与挑战 成年早期的冲突是亲热对孤独:没有形成有效工作和亲热力量的人会离群索居,回避与人交往,产生孤独感;胜利解决冲突会形成“爱”的美德 成年中期的冲突是繁殖对停滞:胜利者在哺育后代和事业会上都有成就,体验成就感,否则会产生停滞感。假如胜利解决了危机,个体会形成关怀的美德。五、老年阶段(65岁以后)老年期的界定 时间年龄:65岁以后 生理年龄:实际生理指标达到老人的平均水平在五十岁就已成为生理意义上的老人,有人可能七十岁还未必 心理年龄:心理年龄以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标准,就心理指标而言,有人人未老先衰,有人则鹤发童心 社会年龄:某些社会指标为参照就社会指标而
19、言,退休等是重要的社会信号。上述四种老年指标并不肯定全都,时间年龄由于其简洁可比性而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推断标准。老年阶段总体特征: 生理功能和认知力量有较大的退化 简洁回忆过去 社会角色削减 开头退出社会生活中心(一)老年期的生理进展 各项生理功能和认知力量发生较大退化。 皮肤老化加剧,毛发脱落增加。由于脊椎弯曲、骨质疏松等缘由,他们的身高有所降低,肌肉灵敏度下降,心血管运行效率降低,味、听、触觉等弱化 记忆力下降, 性趣和性力量减弱 与此同时,各类老年疾病开头消失,身体渐渐依靠他人,关节炎和高血压是老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二)认知和心理进展 他们的思维内容偏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对角色转变和发
20、挥余热的认知。怀旧是老年人将意义给予生活过程的一部分,在向下一代叙述过去生活的时候,怀旧同时也充当了一种社会化的工具。在对过去的缅怀中,老人会对其表现有不同看法,有些人感到宽慰,也有些人感到无望,埋怨自己或愤恨别人。(三)社会性和人格进展趋势1、角色变化 老人会经受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大事 角色变化:在职者退休者、照看者被照看者、有配偶者变为鳏夫或寡妇。 虽然退休时的闲暇时间增加,但是,多数人对此有失落感,心理上抗拒退休,由于他们觉得,失去工作就是失去自我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敬重, 经济收入也会相对削减 智力渐渐衰退和汲取新学问力量减退,社会参加削减,并越来越封闭,从而导致社会地
21、位下降, 社会化功能越来越差。 乐观参加社会活动是削减老人衰退或贬值的乐观应变手法。2、任务与挑战 自我整合/完善与无望是该阶段要处理的危机/冲突/冲突:其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重新评价一生,反省濒临的生命终结,思考其意义和重要性。 假如危机处理不当(自我整合没有达到平衡),对过去的选择和结果感到不满和绝望,则会对死亡感到畏惧和焦虑,产生无望感。 若在整合中达到平衡,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则会形成“才智”的美德/品质,持乐观态度来设计和支配一个有意义的、活泼的晚年,对死亡持接纳的态度; 有些老年人的自我中心思维比较严峻,较少从客观角度看问题。 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一般会削减,但是,己有的人际感情会更深入刻,人际结构会在长期考验后更加稳定,人际交往内容也会与原来相比发生很多变化。社会工作的关怀 维护老人权益、促进老人功能 乐观了解老人的主要与根本需求,帮助其恢复社会关系,避开社会隔离 整合资源,解决其问题与满意其生活箭求 鼓舞老人在力所能及的状况下乐观参加社会生活,扩大老人的社交圈,丰富与社会的联系,充实晚年生活 乐观鼓舞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布满孝心地奉养父母,使得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有针对性的个别服务和小组服务 多开拓适合老年的教学训练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训练老人的社会适应技巧,强化老人的自我权能 促进政府逐步完善各项老人社会保障政策,并适时动态修订,保证他们同步享受社会进展的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