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docx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机电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是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是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及信息处理技术、系统工程、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等有机结合的一门复合技术,它代表着机械工程技术革命的前沿方向,具有强大的应用发展潜力。机电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行业,机电行业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标志。目前,中国正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把中国作为建立制造业生产基地的理想国家。世界制造业生产基地正加速向中国转移。未来10年,我国将通
2、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世界最重要新型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的制造业一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电技术的进步和机电产品的不断开发,从而推动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广大企业坚持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一支基本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员工队伍是进行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何进行教育改革,培养大批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沈阳市是以机电产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机电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沈阳市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近年来,随着中央“振
3、兴老工业基地”政策的不断深入,沈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l%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亿元,增长7.3%;铁西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是我们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集中投资重点建设起来的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综合性重工业基地。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电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2008年与辽宁中部城市群7城市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与制药等领域,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口达12
4、万人,中级实用型人才缺口18万人,据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显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下去。“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技能人才缺口达50万人。有的专家甚至指出沈阳技工至少有10年的断档期。(二)专业现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我校较早建立的工科专业之一,是辽宁省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具有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实验实训条件。推行“双证书”教育,强化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该专业主要特点是依托东北装备制造基地,行业覆盖面大、就业面广、专业口径宽,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1、学生情况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近三年累计毕业生1086人,本年度本专业
5、学生数751人,招生数180人,毕业生数438人。2、师资情况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职任课教师38人,其中专业理论课程任课教师30人,专业课程实习指导教师8人;师生比1:18。专业教师总人数人数所占比例学历结构硕士1128.95%本科2771.05%职称结构高级职称2360.53%中级职称1128.95%初级职称410.52%双师资格3694.74%来自公司企业的兼职教师49.52%我们还聘请了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所、工矿企业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产学研结合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正是有这样一支结构基本合理、稳定实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使
6、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3、实训基地情况校内基地:学校在省市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植下,初步建成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了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中心、基本技能实训中心。包括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室、电力电子变频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机与拖动实训室、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和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拥有各种维修电工考核、仿真电梯、光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线等先进教学设备。校外基地:本专业在沈阳机床集团、中国北车沈阳机车车辆厂等企业建立了8个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并聘请上述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作为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院
7、还坚持定期对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评估,筛掉不合格和没有实质性合作的基地,以保证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质量。(四)专业优势与特色1、专业建设理念先进近几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从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快速递增、初中毕业生分流比例的宏观调控、国家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所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和制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秉承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办学宗旨,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贴紧行业,校企互动、产学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个“对接”,即人才培养质量与职业技能及素质要求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对接,能力培养与工程技术应用要求
8、对接。切实做到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知识教学与职业培训合一。2、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本专业现有专职专业教师38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2人,技师4人;高级工21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具有企业生产工作经历的占16%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94.74%o拥有兼职教师4名,主要承担专业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工作。专业教师中,“辽宁省优秀教师”1名,“沈阳市名师”1名,“沈阳市骨干教师”5名,“沈阳市优秀教师”3名,“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4名。3、校内实训条件较为完备学校始终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9、按照“资源高效、理实一体、做学合一”的思路,重点扶持建设了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训中心,将教学环节按照“基本技能训练-简易模拟操作训练实际操作训练-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岗前技能培训-顶岗实习”的顺序安排,密切衔接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系统地强化学生岗位职业技能,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阶段都能得到严格的良好实践训练。逐步建成了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科技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实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序七实验实训室名称功能主要设备数量台/套1基础实训室一培养学生电子元件识别检测能力、电子线路分析能力、电子产品安装、调试和维修能力,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
10、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天煌DZX-I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RIGOLDS5022M数字双踪示波器252基础实训室二培养学生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技术工艺、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松林SL-133B电力拖动技能训练装置、QS18A型万能电桥、QJ23A直流单臂电桥、QJ44直流双臂电桥253电工实训室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电工电子元件识别与安装照明电路安装与维修,使学生掌握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熟练的程度。培养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11、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电工实训台204电子技术实训室培养学生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使用能力,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子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技术工艺、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电子工艺实训台205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培养学生完成机床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掌握导线基本操作、常用电工工具使用方法,具有分析原理和排出故障的能力,能按图正确安装电器元件,进行线路连接且符合工艺要求。使学生达到初、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机电综合实训台90
12、6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室使学生熟悉可编程控制器、机械传动、气动、电机驱动、传感器、变频调速等多项技术,使学生对知识全面认识并进行综合训练和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方正计算机25西门子S7-200可编程控制器257电力电子变频实训室使学生熟悉元器件的选择、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电子线路板的设计及焊接技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装、调试和维修电力电子设备的能力。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支撑教师科研开发。电力电子综合实训台258单片机实训室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基本知识和工艺要求;掌握常用电
13、工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电路图、接线图的绘制、安装、焊接方法;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养成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初级维修电工水平。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撑教师科研开发。单片机实训台229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实现学校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撑教师科研开发。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实训系统1机械手单站5教学仿真电梯410光-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实现学校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撑教师科研开发。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2
14、011钳工实训室使学生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制。钳台工位13212数控模拟仿真实训室学生熟悉数控车床模拟仿真系统,熟悉典型零件的数控编程及常用量、检具的使用方法;了解现代企业理念及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情况。数控模拟仿真台2013机械制造车间学生掌握车工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地调整和使用车床,合理使用车工所用的刀具,量具,能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简单零件进行加工。车床4214数控加工技术车间使学生熟悉地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典型零件、常规工序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
15、技能。数控车床24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心具备承办中高级技工技能大赛、对外进行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能力,并圆满地完成2007、2008沈阳市“百千万育人工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2007、2(X)8、2009沈阳市、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承办工作,对企业职工和转业军人的多批次培训任务,受到各界的广泛好评。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有成效(1)与培训机构、企业合作办学。与德国EBG集团合作,教学培训以实践操作为主,辅助理论知识,以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按项目培训学员。通过此次培训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来达到适应现在企业的用人需要,提高学员的核心竞争力,并顺利的通过IHK考试拿到I
16、HK证书,拓宽学生就业方向。(2)依托职教集团,开展订单式培养。2006年,学校与沈阳市100多家企业组建了职教集团。学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利用企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零距离就业培养,企业赞助设备、接受学生的实际生产实习、培训实践操作教师。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开发产品(如:学校自行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和技能考核综合实验台、气动控制实验与技能考核综合实验台、齿轮减速机构拆装仿真软件等一批产品,不仅解决了学校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每年还为学校创收80余万元)。(3)“双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实行双证融合。从2000年开始推行“双证书”教育,逐步将“钳工证”、“车工证”、“维修电工
17、证”、“国家制图员”等职业考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生产技能训练,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方法,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实现学历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的双证融合。5、教学改革成果突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大专业技能课程的比重,专业技能课程(含顶岗实习)的学时一般占总学时
18、的三分之二。实训教学全面开展项目教学法,从分析学生情况入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在教学中,以教学模块为单位,一个项目一测试,形成学生的综合技能。“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了学生就业方向,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依托技能大赛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又一重要办学理念。以大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学;以大赛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保障技能教学;以大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检验技能教学;以大赛营造校园育人文化,优化
19、技能教学。技能大赛逐步成为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形势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连续四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建出了技能大赛品牌。教师获奖情况统计表时间获奖名单获奖情况2006年罗景龙省教师技能钳工金奖张海波省教师技能钳工金奖2007年高珥全国技能大赛教师组二等奖省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马兰全国技能大赛教师组三等奖省电工电子技术技能大赛一等奖尚伯侯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佟萍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08年高班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马兰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学生获奖情况统计表2007
2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贾椿宇一等奖2杨洪宇一等奖3郝广峰一等奖4李德营一等奖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贾椿宇三等奖2杨洪宇三等奖3郝广峰三等奖4李德营三等奖2008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李德营一等奖2陈爽一等奖3王敬文一等奖4金三一等奖5徐立鹏一等奖6王吉吉一等奖7潘健二等奖8杨洪宇二等奖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王敬文一等奖2金鹏一等奖3李德营三等奖4
21、陈爽三等奖2009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王敬文一等奖2石兴龙一等奖3薛增辉二等奖4蔺洪岩二等奖5纪新元三等奖6张晨三等奖7郝金彪三等奖8张森鑫三等奖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王敬文三等奖2石兴龙三等奖2010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赵冉一等奖2刘方刚一等奖3李易一等奖4肖凡策一等奖5张洪毓三等奖6刘瑶三等奖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序号比赛项目姓名获奖等级1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赵冉三等奖2刘方刚三等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技术 应用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