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单选30*1=30分二填空10*1=10分三名词解释5*3=15分1上古神话29(上册书)神话,简单讲,即关于神异形象的故事。而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则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于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2风雅颂47(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中产生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诗三百零五篇,大多始于西周初年,终于春秋中叶。)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作为一部歌曲集,“风雅“颂乃音乐分类。“风即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即土风乐歌。雅是西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音乐。“颂本指舞容,特指配舞乐曲,多为祭祀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3三家诗49汉代传授诗经著名的有四家,即齐之辕固
2、,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蓑,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齐鲁韩三家早出,被立为博士官,后来又都相继亡佚,史称“三家诗。4赋比兴56古人论诗经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之说。其中尤以朱熹诗集传中的界定最为简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5论语82论语即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专门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以记述孔子日常言谈行事为主要内容,于战国前期结集。其编排体例为言论行事片段的汇录,凡二十篇,篇中又分若干章节,不相连属,篇章之间内容安排比较散乱,尚未经过有机组篇和构思。6庄子91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说理散文集。今见庄子三十三篇,分内篇七
3、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为晋郭象选注本。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自著,外杂篇为庄派后学对庄周思想的阐发,文章写于战国中期和后期。全书基本属于一个思想体系,有大致统一的写作风格。7春秋61(春秋和左传并非同一本著作,但两者有关联,左传是春秋的注释。春秋是一部史书,相传为孔子所著,或称是鲁国的史官所作。因春秋记载史事非常简略,后世常有文人为之做注解阐释,称之为“传。其中以春秋左氏传最为著名,后人简称其为左传或左氏春秋,也是一部以鲁国国君在位年次为叙事线索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是鲁国编年史,主要涉及战争、会盟、灾异、丧葬及事变。春秋记事极其简略,只具有史纲史目性质。8战国策7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著
4、,以记述战国时策士说客活动及其辞说为主要内容,记事各自成篇,实为历史故事汇编。战国策中的文章不成于一人,也不作于一时,最后编次成书及命名始于西汉刘向。9国语68国语分国记事,杂记西周中期至战国初年八国人物、事迹及言论,凡二十一卷,是今见传世文献中第一部国别史著作。所载史事颇不连贯,多重点记述个别事件或人物活动,各列国之事详略轻重亦不平衡,似为部分列国史料或讲史记录的汇编。10互见法176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人物传记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者考虑到某一篇传记中人物性格的统一性,或者出于表达某种思想倾向的需要,常常采用各篇章之间互见详略、彼此补充的记述方法,后人称之为“互见法”。11汉书194汉书
5、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元年,讫于王莽帝皇四年,共记述了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中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记载,多从史记而来,汉武帝中期以后的西汉历史,班固则博采其他史料编撰而成。12吴越春秋202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全书十传,吴、越各五传。吴国诸传,基本上是以伍子胥为主角的故事。越国诸传,写的越败于吴、勾践入吴、终灭吴国的故事。吴越春秋有着明显的小说化倾向。13骚体赋154西汉骚体赋因屈原离骚而得名,继承了楚辞的抒情性、铺陈的表现方法及其典型的楚语“兮的标识,更近于传统的抒情之“辞”而不是体物之“赋。西汉骚体赋以哀婉为基调。或抒发
6、自我的人生失意之情,以贾谊为先驱,继之而起的有严忌、董仲舒、司马迁等人。14东汉咏物赋189“咏物早为西汉赋家所关注,东汉相沿而作的咏物赋,多咏物的形态与功用,咏物的形态多尚娱乐,咏物的功用多重道德,其中也有表现愁绪与哀悯之作。在艺术风格上,缗美是咏物赋的共同特征,较有代表性的是马融的长笛赋。15归田赋189东汉张衡的归田赋改变了汉赋以骚体抒情的传统,以体制短小,语言骈化清新及明丽俊爽的风格,开启了汉代抒情赋的新风。16建安风骨258“建安风骨是建安文学的标志。从几百年的安定统一转入战乱分裂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呼唤英雄并崇尚英雄,在文学上的反映糠慨多气的风貌。以曹氏父子为核心,凝聚着像建安七子等
7、一大批文士,共同塑造了建安风骨。17游仙诗279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属于游仙隐逸题材,现存十九首,其中九首仅有一些残句。侧重写高蹈隐逸、写神仙世界的美好。从诗歌的内在精神来说,是借游仙来排遣对现实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懑。18玄言诗281玄言诗的盛行是东晋诗坛最为典型的特征。所谓玄言诗,就是用诗歌的形式阐释玄学,语言枯燥,缺乏形象性,其所阐释的“理也基本限制在老子庄子的范围内,诗歌主题相对单一。其代表作家有东晋时期的孙绰和许询。19永明体300南齐永明年间,出现了清新流畅、讲求声律为特色的新诗体一“永明体。“永明体”最大的特色在于人为的、有意识的对诗歌语言的声律做出规定。它的出现为后来近体诗的最
8、终形成奠定了基础。20宫体诗309对宫体诗风的形成最关键的人物是萧纲、徐摘和庾肩吾。徐、庾两人(梁武帝萧衍为萧纲从小选择陪伴他的文士)都富有文学才华,作品风格也比较相近,他们的诗主要题材有咏物、游宴和艳情,词采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婉。该诗风深深影响了萧纲,萧纲被立为太子入主东宫后正式称其为“宫体诗”。21”徐庾体310梁后期,文坛上出现了“徐庾体的称呼。“徐庾体”与“宫体特点上是一致的:语言华丽、对偶精切、用典繁密、音韵和谐。“宫体诗”是对有这一特点的诗歌的总称;“徐庾体是指有这一特色的文章。徐擒、徐陵父子和庾肩吾、庾信父子的文章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22世说新语346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杰
9、出代表,是在刘义庆的主持下,由他招聚的文学之士共同编纂完成的。它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故事,反映士族阶级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揭露魏晋时期的黑暗社会、腐败政治以及统治集团的残暴和荒淫。记载内容基本真实,具有史料价值,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对后世小说、戏剧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魏晋名士风流的总集,其记载基本上是真实的。)23文选315文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诗文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收录了自先秦至齐梁八个朝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多首作品。是后世学习、研究这一时段文学史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古典
10、文献整理的重要依据。24玉台新咏315玉台新咏是徐陵奉梁简文帝萧纲之命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代的第三部诗歌总集。全书十卷,选录自汉迄梁的诗歌660余首,其中多为五言四句的小诗,成为后来五绝之前身,风格上宫体情调颇为明显。(它是萧纲等提倡宫体诗的产物,宫体诗作者追求格律声韵、用典对仗等表达技巧的新变,对唐诗的发展成熟有直接的影响。)25初唐四杰25(中册书)“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高宗、武后时期与宫廷诗人相对立的下层文士创作群体。虽在世俗眼中,“四杰都有一定的性格缺陷,但他们他们以各自或长或短但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推动初唐诗歌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和塞漠,给初
11、唐诗歌带来了高情壮风的少年意气,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26上官体22经过贞观之治,社会相对稳定,奢侈之风渐行,高宗、武后、中宗朝的宫廷文人更加注重诗歌语言的用心雕琢以及格律形式的全面探索。此期诗风最早的代表是高宗朝上官仪的“上官体。上官体的特点是“好以绮错婉媚为本。理论上,上官仪总结提出了“诗有八对之说,表明了上官仪有意识地开始了诗歌格律形式的探讨。27诗佛36王维笃志奉佛,一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山水田园之作。王维的诗将实情、画意、音乐美、禅趣四者高度结合,将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山水景物形象契合交融,往往着墨不多,而意境高远,后世尊称其为“诗佛。28边塞诗38边塞诗是盛
12、唐时期重要的诗歌题材。立功边疆是盛唐人士取得功名的重要途经之一。随着赴边从戎的士人越来越多,写实的军旅文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开拓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与艺术技法。29”大历十才子77“大历十才子”是以大历时期十位诗人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十才子之名起于姚合极玄集,指李端、卢纶、钱起,夏侯审等十人,他们熟悉诗律。擅长五言近体,作品多为投赠、应酬、送别和写景之作,表现出回避现实矛盾、偏重形式美的创作倾向。十才子的诗大都写得精致工整,但在情思格调上表现出冷落萧瑟的气象。30韩孟诗派80贞元、元和时期,韩愈、孟郊在李杜高踞盛唐巅峰,以艰险力矫大历以来诗风的平庸,开创了诗歌创作
13、的新路。追随其后或受其影响者有李贺、贾岛等,文学史上称其为韩孟诗派。31不平则鸣81在文学主张上,韩愈强调“不平则鸣。所谓不平,主要是指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衡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创作动因的揭示。韩愈“不平则鸣说突破了“文以明道的功利主义樊篱,更强调文学抒情言志的功能,抓住了文学的抒情特质。32古文运动104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领导的文体文风改革。韩、柳将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年间的政治革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重要部分,古文才得以与六朝以来主导文坛的骈俪文体相抗衡。古文思潮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古文精练畅达,较之骈文更利于展现丰富的生活和多彩的人生。33新乐府五十首94白居
14、易讽喻诗今存一百七十多首,最有代表性的是新乐府五十首。新乐府五十首作于元和四年(809),是一组具有明确的政治教化目的和严格形式的系列诗作,利用“序的形式说明创作原则和目的,有着鲜明的创作特征。34唐传奇120传奇是唐代的文言小说,它叙写“想象幽怪遇合,才情恍惚之事,开创了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不同的新的小说文体。作者摆脱了“神明道”的宗教宣教意识,重在“意想与“文采,开辟了中国古代小说史的新时代。35三十六体115唐代骈文,至晚唐李商隐始集大成。李商隐、温庭筠与段成式皆擅长骈文,因三人在其从兄弟中均排十六,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他们提倡以四字、六字相间为句的四六文,重辞藻、声韵、典故、对偶
15、,并将骈文创作领域扩大,广泛应用到公文、表奏、书信等日常文体中。36花间集146后蜀广政三年(940),赵崇祚选录十八位文人的“诗客曲子词共五百首,编成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花间词多写香闺女性的幽思愁怨,着力刻画她们的容貌修饰之美,富丽精工。花间词人中,韦庄与温庭筠齐名。37南唐词风148南唐词人以二主一冯为代表,二主即南唐的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一冯即南唐宰相冯延巳。南唐政权孱弱无力,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作者政治地位很高,文化素养深厚,造就了高华闵约的南唐词风。1左传的叙事艺术特点6466(上册书)左传的文学叙事首先表现在对史料的有机熔铸和和它的叙事结构。作者在编撰和构思中十分注重全视、
16、倒叙、插叙、补叙、伏笔等各种打破时空限制的叙事手段,保证叙事的整体性,以及对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充分展示和交待;左传的文学叙事还表现在不只限于史述之笔,而是对某些典型事件及其发展过程充分展开进行描写,寓于故事性、戏剧性。左传的文学叙事更表现在有些描写已经超出史著实录,间涉虚构,几近创作。2孟子的对话论辩艺术特点87-90总体而言,孟子具有锋利流畅,富于激情,具有明快奔放、滔滔雄辩的风格特点。孟子对话辩论的特点首先在于先声夺人,辞以气胜;孟子对话辩论的特点更在于十分讲究辩论手段和技巧;孟子对话辩论特点还在于极喜随口设喻,使所论深入浅出,明白易晓。3罗列庄子寓言的类型93-94一种为寄寓型寓言,即借他
17、人之口直接阐述自己观点;另一种可称之为“象征型寓言,哲理蕴含在形象和具体事物之中,形象与意义构成完整比喻关系,从而具有象征意味;还有一种可称之为“故事型”寓言,即通过讲述故事隐喻哲理。其与“象征型寓言的区别在于更富情节性,哲理也蕴含在描写之中,却不必与形象构成直接比喻关系。4离骚的独特魅力111-113离骚的魅力首先在于通过诗中“吾”余的尽情倾吐,塑造了一位充满神性色彩又与作者精神气质息息相通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即执着地追求真善美的理想,百折不挠并不惜为之献身的形象,追求自身至纯至洁人格的形象,清高傲世又情感丰富、始终摆脱不开孤独矛盾的痛苦形象)离骚的魅力还在于多用隐喻和象征,全诗充满形
18、象描绘,使现实人生和内心世界得以艺术展现;离骚的魅力更在于通过升天入地跨越古今的离奇想象,创造出近乎神话的奇幻境界,从而形成鲜明独特的浪漫风格。5汉书的写人艺术198-200首先,班固与司马迁一样,也注意选取传主早年小故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其次,善于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第三,还善于通过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第四,也不乏运用精彩的人物心理描写;另外,还比较注意对人物外貌描写。6枚乘七发在赋坛上的地位和贡献158-159作为西汉散体赋的先驱,枚乘的七发又是散体赋成熟的标志;枚乘的七发,确立了西汉散体赋的基本体制。其一,是虚拟人物、设为问答和卒章显志的结构形态;其
19、二,是“比物属事,离辞连类的铺叙方法,意为用连贯的语言将同类事物进行排列和归纳。7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技巧215-2178古诗十九首抒情内容2272289曹植诗歌的特点256-25710玄言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8111谢灵运山水诗的特色29729812谢眺诗歌的特点303-30413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新特点32-34(中册书)14高适边塞诗的特点38-3915岑参边塞诗的特点39-4016韩愈的诗歌理论主张8117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82-8318李贺诗歌的艺术特点84-8519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107-10820柳宗元的古文理论主张10821白居易诗歌主张的主要内容939422长恨歌的主题及其艺术成
20、就99-10023李商隐咏史怀古诗的艺术特点137-13824唐传奇的叙事特征121-123五论述2*10=20分1请论述“兴在诗经中的内涵,并举例论述诗经中“兴”的不同类型。57-582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地位,试论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59-603请结合具体作家作品,从形式、手法、构思三个方面,论述屈原创制的楚辞一体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174请论述西汉散体赋的文学来源。1555请联系史记具体内容,举例论述其“实录精神的表现。172-1746请联系史记具体内容,举例论述其人物刻画艺术的表现。177L797请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宫体诗进行评价。310-3118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陶渊明
21、诗歌的艺术风格。286-2879请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析南朝山水诗歌的发展变化。13东晋南朝出现了第一个大规模写作山水诗的诗人谢灵运,从此南朝出现了大量的山水诗作,描写山水景色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谢灵运的山水诗以纯客观的态度描摹山水,力图通过语言再现山水景物的形状、颜色、情态等外部特征,多用白描,少用典和粉饰,总体风格清新自然。代表作为登池上楼,其中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写景清新自然。但谢灵运有时存在生硬、拗口的特点,并且通常会加上玄言的尾巴,情景不能很好交融。(3鲍照也写山水诗,他的山水诗成就不如谢灵运,比较险峻古朴,甚至有的词句险怪。团谢眺将山水景物题材诗歌创作推向了高峰,
22、他的写景更为自然流畅,情境交融,诗意连贯,没有谢灵运语言生涩的问题,也没有情景脱节现象和玄言结尾。他的名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就为人称道。整首诗情景融合,景中见情,全诗含蓄温婉,余韵悠长。10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348-35111请论述杜甫对唐代诗歌的影响。73-7412杜甫在律诗上有开拓之功,造诣卓越,请具体谈一谈杜甫在律诗上的开拓之功C68-6913请论述李白诗歌的特征。55-5814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古体乐府诗歌的创新之处。5315请结合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的具体内容,论述其创作特征。94-9516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唐传奇的叙事特征。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学史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