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docx
《基层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基层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剖析及对策建议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第一职责。如何做深做细党内日常监督,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当前重要课题。*市*区纪委监委对全区开展党内日常监督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党内日常监督的思考和建议。一、当前党内日常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监督内容不完善,常有失位。许多单位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放在廉政问题上,而忽略了党员监督管理的全方位,包括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工作作风、担当实干等方面。日常监督形式大于内容,对党员干部开展访谈、思想行为分析、
2、思想汇报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开展得还不深人,特别是对管财、管物、管人部门开展的监督针对性不强,难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风险,导致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表现情况难,从而未能做到及时监督。二是监督范围不广泛,还有缺位。对党员干部监督侧重于对干部八小时内的“工作圈”的监督管理,而对领导干部在八小时外的生活、交际圈及配偶子女的情况等隐蔽领域却难以顾及,缺乏有效管用的手段和方法,缺少监督的宽度广度频度和深度,对其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业余生活“鞭长莫及”,以致日常监督存在片面性、有漏洞,难以全面了解其生活作风以及廉政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仍有错位。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不及时向
3、上反映,只报喜不报忧,惩治性的事后监督比较重视,而预防性的事前、事中监督比较薄弱,使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忙于“救火”,不少案子都是在干部“东窗事发”后被牵涉出来的,在案发前主动监督发现案源的却不多,预警性的日常监督机制不健全。运用“四种形态”涉及党委(党组)、纪检、组织、司法机关等多个主体,但目前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过于依赖纪检监察机关,统筹协调、同频共振不够,工作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四是监督效果不太,时有越位。基层党委在抓早抓小方面方式运用大而化之,发现问题效果不佳,一些苗头性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纪检监察组织专项检查针对性不强,没有见人见事见细节,导致查处的病灶较少。执纪问责震慑不够,末端问
4、责悄无声息,警示教育波澜不惊,惩前感后、治病救人成效不足。对监管手段和措施比如党建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等一些带有禁止性、一票否决性的制度,在执行时容忍度偏高,日常监督整体实效发力不够。二、党内日常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政治站位不高,认识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有本位思想,认为狠抓管理党员干部会影响干部积极性,影响本地区本部门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对日常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监督不主动。一些基层党委片面地认为监督是纪委的事情,忽视了本地区本部门整体政治生态和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一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依然存在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重法轻纪”“重大轻小”思想依然存在,忽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
5、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对运用第一种形态主动不够、把握不准、运用不好。二是担当意识不强,监督不够过硬。一些领导干部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对党员干部不能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一手重、一手轻的现象。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只见表面,难见本质,有的搞亲疏关系而放弃监督,有的搞利害相关而回避监督;同级监督软弱无力,相互之间碍于情面,难以“拉下脸面”一团和气;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特别是对“一把手”构不成有效的内部约束。三是操作标准不一,责任界限不明。部分基层党组织在“四种形态”实践运用上,存在工作规程不明晰、痕迹管理不完善、纪实制度流于形式等现象。对“第一种形态”,哪些是党委必须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党内 日常 监督 存在 主要 问题 原因 剖析 对策 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9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