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研训课程开发与实施之策略.docx
《教师校本研训课程开发与实施之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校本研训课程开发与实施之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校本研训课程开发与实施之策略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了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由此可见,各地应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教师培训制度,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学校教育的需求。校本研训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合称。校本研训,是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校本研训,为了学校
2、,基于学校,体现了以校为本,有着其他教师培训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培训师资等因素制约,基层学校教师的校本研训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对校本培训重视不够,校本研训管理不严;有的学校校本研训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校本研训时有时无;有些学校培训内容、形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教师需求,无法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以上问题,如果长持下去,无法使教师在校本研训中得到专业成长。这样的校本研训,既浪费教师的时间,又浪费学校的资源。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校本研训工作,通过开发校本化的教师研训课程,开展多样化的研训形式,实施常态化的研训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就
3、学校校本研训课程开发与实施之策略作一论述。一、校本化开发研训课程传统的校本培训,往往在上级部门规划下,按照统一的内容开展培训。这样的校本研训,过分注重了教师的共性,而忽视了学校的特性和教师的个性。校本化地开发研训课程,要求学校在上级部门统一规划下,开展学校教师需求调研,为学校教师群体以及教师个体定制校本化的培训课程。1 .根据教师群体需求开发必修课程。由于受学校地域、历史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学校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教师研训课程应符合本校教师群体的实际和需求。为此,学校首先通过全方位的师资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教师群体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
4、化的教师研训课程。根据教师群体的需求,可以开发以下两类必修研训课程。(1)基于师德修养的主题体验课程。传统师德培训,以说服教育为主,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根据学校教师群体共同需求,开发基于师德修养的主题体验课程,就是要组织教师开展以主题体验为主的师德培训课程,这样的课程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如“爱岗敬业,铸造师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开发的“过半天军营生活”课程,通过组织教师去部队参观军营,学习军人内务,开展军事训练、军事游戏、学唱军歌等活动,使教师感受军营生活,领略军人品格O这样的主题活动,注重了体验性,让教师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自尊自律、团结协作等精神的教育。(2)基于专业素养的
5、主题研训课程。传统的业务培训,由于内容缺乏系统性,导致培训缺乏针对性。根据学校教师群体共性需求,开发的基于专业素养提升的主题研训课程,就是针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需求,组织教师开展的各类主题系列研训活动,这样的课程,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开展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如学校开展的“真问题解决”的主题式研训课程,就是基于专业素养的主题研训课程。这一主题研训活动,主要有四个操作策略,即:发现问题一一激发教师敏锐捕捉学校本位的真实教学问题;互动协作一一建构问题解决的校本教研模式,培育合作性的教师文化;以“关注教学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为载体,为教师专业自主赋权;实践提升一一平衡反思的不同层次,实现
6、理论和实践的有机整合。这样的主题研训课程,从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组织研讨,使问题得到了解决。2 .根据教师个体需求开发选修课程。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在能力、素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教师研训课程不仅要符合本校教师群体的需求,更要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全方位的师资分析时,还应进行教师个体需求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教师的发展需求,从而为学校开发教师个性需求的研训课程提供依据。在满足教师个体需求方面,可以开发以下两类选修研训课程。(1)基于基本能力的素养提升课程。传统的基本能力培训,其内容主要有: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等,其主要形式是全体教师培训相
7、同的内容。事实上,教师在基本能力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为此,学校可以开发基于基本能力的素养提升课程,通过学校提供培训菜单、教师选择培训的方式,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如学校开发了书法、阅读、话剧、陶艺、广场舞蹈等十多个课程,组建教师社团,利用晚上、午间休息、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的时间开展活动,教师选择参加。这样的素养提升课程,富有选择性,可以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2)基于个体发展的无痕研训课程。传统的研训活动,大多是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的,比较正式的教研活动,这类研训可称之为“有痕教研”。这类研训活动,以满足教师的共性需求为主,但很难满足教师个体发展的需求。根据教师个体需求开发选修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校本 课程 开发 实施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