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docx
《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基金监管体系、医药服务供给机制和医疗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协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更好实现病有所医目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完善公平适度的医保待遇保障机制1.合理确定基本医保待
2、遇保障水平。健全与医保基金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本医保待遇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稳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改革。探索建立门诊共济机制,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完善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逐步扩大门诊慢特病医保支付病种,将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等更多门诊花费较大的慢特病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到2025年,居民普通门诊报销额度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0%左右,门诊慢特病医保支付比例不低于65%o(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2 .完善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大病保险待遇水平,落实重特大疾病、罕见病特殊疗效药品保障政策。稳妥改革大病保险承办机制,健全承办商业
3、保险机构盈亏动态调节机制。(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银保监分局)3 .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精准识别医疗救助对象。实施分类分层救助,规范救助费用报销范围和救助标准。完善疾病应急救助管理运行机制,确保急重危伤病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及时救治。将医疗救助资金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促进医疗救助统筹层次与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相协调。引导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乡村振兴局)4 .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协同促进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单位、个人、财政补助、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资机制,同步做好与经济困
4、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以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的衔接。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保障项目,建立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25年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残联)5 .健全重大疫情医疗保障机制。落实医保基金应急预付制度,确保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先救治、后收费,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全面落实重大疫情期间特殊群体、特定疾病的医药费豁免政策,实施医疗保障、政府补助、医疗机构减免等综合保障措施,减轻群众后顾之忧。(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
5、市卫健委)6 .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健全完善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公务员医疗补助管理办法,加强对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规范管理。鼓励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发展,引导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保险产品,扩大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保障范围,实行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一站式结算。突出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设计、销售、赔付等关键环节,落实行业监管责任。(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银保监分局)7 .实施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全面落实省医疗保障待遇基本清单,严格按清单授权出台政策。(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二、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8 .突出抓好基本医疗
6、保险参保。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依法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或按规定享有其他保障的人员以外的全体城乡居民,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参保方式。放开参保户籍限制,职工或居民以就业或常住地为主要参保地。加强医保、税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线上+线下”合作,为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缴费渠道。(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税务局)9 .保障筹资机制有效运行。严格执行职工基本医保基准费率制度,做实参保缴费基数。优化城乡居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结构,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水平。完善医保基金市级统筹运行机制,
7、夯实分级管理责任。积极配合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有关工作。(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税务局)10 .完善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实施分项分类管理,科学编制基金总额预算,健全预算和结算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监控、评价,评价、考核结果与总额预算、结算标准等挂钩。建立医保基金运行风险监测和评估预警机制,强化长期精算、形势分析和风险预警。(责任单位:市医保局)三、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11.强化医保目录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落实省统一的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规范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医用耗材支付范围。落实谈判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
8、(医用耗材)支付标准。(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12 .规范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简化优化医药机构定点申请、专业评估、协商谈判程序。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加强对协议履行、行为规范、服务质量、费用控制的考核评价,推动定点管理与医药服务质量挂钩。(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13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完善长期住院按床日付费、门诊慢特病按人头付费等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扩大按病种收付费方式改革的中医优势病种数量,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
9、疗水平的病种设置为D1P付费基层病种,对各级医疗机构收治的基层病种患者实现同分同价,促进分级诊疗。推动大型医疗机构实行慢病专区管理。探索医疗服务与药品分开支付。适时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居民医保基金总额付费试点。(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四、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14 .完善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执法体系,充实执法稽核人员,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医保基金监管责任体系、制度体系、信用体系、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司法局)15 .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建立日常巡查、重点检查、智能监控等相结合的监督检查制度。深化
10、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建设,用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收付、药品耗材购销存、医疗服务行为、处方流转、医保基金结算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审核全链条监管。实施信息强制披露制度,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定点医药机构有关数据指标和违规失信等信息。(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健委)16 .完善综合监管制度。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监管,强化医保基金安全管理。实施跨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健全执法案件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移送制度。健全打击欺诈骗保行刑衔接机制,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强基金监管专家库建设,发挥医学会、基层卫生协会等行业组织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深化 医疗保障 制度改革 实施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