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第四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三.docx
《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第四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第四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第四章-食品污染及其预防(三)第二节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结构与分类一类毒性和致癌性很强的物质,根据其化学结构分为亚硝胺和亚硝酰胺两大类。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1 .合成的前体物质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包括N-亚硝化剂和可亚御七的含氮有机化合物。2 .影响合成的因素(1) pH:除反应浓度外,氢离子浓度对反应影响较大。在酸性环境中极易反应。例如,仲胺亚硝基化的最适宜PH为2.53.4,胃液酸度PH为13,故适宜于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2)胺的种类与亚硝蜘呈度:在有硫慨酸根存在的条件下,伯胺与亚硝酸的反应也很快。人的唾液
2、中有大量的硫氟酸根,所以,此途径备受重视。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3)微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又参与胺形成,能促进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另外,肠阍肖酸盐还原菌能留中胺及硝酸盐合成亚硝胺;某些霉菌如黄曲霉、黑曲霉菌也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食品的污染来源施用硝酸盐化肥可使林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蔬菜腌渍时,因时间、盐分不够,蹄容易触变质,腐败菌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高。食物在交调、烟熏、制罐过程中可使仲胺含量增高。食物霉变后,仲胺含量可增高数十倍至数百倍。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的污染来源肉、鱼类食
3、品加工时,常用硝酸盐做防腐剂、发色剂。食品中的肖酸盐在细菌硝基还原酶的作用下,可形成亚硝酸盐。仲胺和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体内,也可在体外合成亚硝胺。有些加工食品,如熏鱼、腌肉、酱油、酸渍菜、腌菜、发酵食品、啤酒以及油煎咸肉均含有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N-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具有致癌性是公认的。N-亚硝基化合物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麴蛾皮下注射诱发肿瘤。一次大剂量摄入,可产生以肝坏死和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肝损害。长期小剂量摄入,则产生以纤维增生为特征的肝硬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肝癌。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
4、体的危害我国林县食管癌高发,经现场研究发现,该县食物中亚硝胺检出率为23.3%(低发区检出率仅1.2%),并且该县食物中亚硝胺类物质可以使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发生转化,证实它具有致癌性。N-亚硝基化合物还对动物具有致畸作用。至今,在300多种N-亚硝基化合物中,已发现大约有80%以上能对动物诱发出肿瘤,最多见的是肝、食管及胃癌;肺、膀胱及鼻咽癌偶见。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1.制订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使用量及残留量标准我国规定:在肉类罐头及肉类制品中硝酸盐最大使用量为每十克N亚硝基J.5g;化合物预亚硝酸盐每千克食物015g;点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为每千克食物对导超0.05g
5、,肉制品每千克不得超过0.03g。2.防止微生物污染及食物霉变这对降低食物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极为重要。三、N-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预点3 .阻断亚硝胺合成维生素C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维生素E、维生素A、大蒜及大蒜素可抑制亚硝胺的合成,茶叶、软猴桃、沙棘果汁也有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4 ,施用铝肥施用铝肥可以使粮食增产,而且粮食中铝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四、多环芳燃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多环芳燃类(PAH)是由二个以上苯环稠合在一起并在六碳环中杂有五碳环的一系列芳香燃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目前,已发现约200种,其中多数具有致癌性。苯并(a)花B
6、(a)P)是多环芳煌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的食品污染物。(一)B(a)P的理化特性概述B(a)P是一种由5个苯环构成的多环芳羟。食品中B(a)P污染来源L熏烤食品污染熏烤食品时所使用的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羟(包括B(a)P)o烤制时,滴于火上的食物脂肪焦化产物热聚合反应,形成B(a)P,附着于食物表面,这是烤制食物中B(a)P的主要来源。2.油墨污染油墨中含有炭黑,炭黑含有几种致癌性多环芳羟。有些食品包燮氏的油墨未干时,炭黑里的多环芳羟可以污泞伊VCr(一)B(a)P的理化特性食品中B(a)P染来源3 .沥青污染农民常将粮食晒在用煤焦沥青铺的马路上,从而使粮食受到污染。4 .石蜡油污染包燮氏上的不纯
7、石蜡油,可以使食品乃染多环芳煌。5 .环境污染食物大气、水和土壤如果含有多环芳煌,则可污染植物。一些粮食作物、朝口水果受污染较突出。食品中B(a)P对人体的危害动物实验发现,经口摄入B(a)P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仔体内,引起毒性及致癌作用。B(a)P主要经过肝脏、胆道从粪便排出体外。(一)B(a)P的理化特性食品中B(a)P预防措施L减少污染改进食品的烤熏工艺;使用纯净的食品用石蜡做包装材料;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减少多环芳玲对环境及食品的75染。2.限制食品中B(a)P的含量。五、杂环胺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杂环胺类化合物包括氨基咪噗氮杂芳燃(AIAs)和氨基咔咻两类。(一)杂环胺类化合物危害性概述杂
8、环胺类化合物主要引降突变和致癌。致癌的主要靶器官为肝脏,有些可诱导小鼠肩胛间及腹腔中褐色脂肪组织的血管内皮肉瘤及大鼠结肠癌。最近发现对灵长类也具有致癌性。(二)杂环胺的生成烹调方式加热温度是杂环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食品中的水分是杂环胺形成的11制因素。食物成分一般而言,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杂环喙多,而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则直接影响所产生杂环胺的种类。肌酸或肌酊是杂环胺中-氨基-3-甲基咪D部分的主要来源,故含有肌肉组织的食品可大量产生ALAS类(IQ型)杂环胺。(三)杂环胺类化合物预防措施改变不良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杂环胺的生成与不良烹调加工有关,特别是过高温度烹调食物。因此,应注意不要使
9、烹调温度过高,不要烧焦食物,并应避免过多食用烧烤煎炸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膳食纤维有吸附杂环胺并降低其活性的作用,蔬菜、水果中的某些成分有抑制杂环胺檄突变性和致癌性的作用。因此,增加蔬菜水果的摄人量对于防止杂环胺的危害有积极作用。(三)杂环胺类化合物预防措施灭活艇次氯酸、过氧化SW处理可使杂环胺氧化失活,亚油酸可降低其诱变性。力口弓虽监测建立和完善杂环胺的检测方法,加强食物中杂环胺含量监测,深入研究杂环胺的生成及其影响条件、体内代谢、毒性作用及其阈剂量等,尽快制定食品中的允许限量标准。六、二恶英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二恶英类是由2个或1个氧原子连接2个被氯取代的苯环组成的三环芳香族有机化合
10、物。二恶英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来源L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焚烧O2 .农药生产。3 .氯气漂白。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危害源二恶英是一类剧毒物质,其急性毒性相当于氧化钾的100O倍。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很低浓度的二朝类就能对动物表现出致死效应。从职业暴解口工业事故受害者身上已得到二恶英类对人体毒性数据及临床表现,可引起皮肤座疮、头痛、失聪、忧郁、失眠等症,并可能导致染色体损伤、心力衰竭、癌症等。其最大危险是具有不可逆檄畸、致癌、致突变的毒性。二恶英类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预防措施控制环境二恶英的来源是预防一恶英类化合物污染食品及对人体危害的根本措施。如减少含_恶英类化合物农药的使用;严
11、格控制有关农药和工业化合物中杂质的含量;控制垃圾焚燧口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七、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污染及其预防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是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的涂料。食品用工具设备是指食品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随着化学工业与食品工业的发展,新的包装材料已越来越多,在与食品接触时,某些材料的成分有可能迁移于食品中,造成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将给人体带来危害。所以应该严格注意它们的卫生质量,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向食品迁移以保证人体健康。防小诙艘/呼IiK级/腾泛醵目前我国已制订的食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物 营养 食品卫生 第四 食品 污染 及其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