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500培养目标.docx
《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500培养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500培养目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软件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3500)一、培养目标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厚的专业素养、独立的科研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包含: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外语听
2、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学科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4、具有健康的品格、体格和心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培养方向软件工程级学科已形成语言计算、智能教育软件、软件服务工程及技术、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和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1、语言计算通过建立形式化模型研究和处理自然语言,用计算机分析、处理、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对语言文字及语音进行定量化研究,包含计算语音学、计算词汇学、计算语法学、计算语义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分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语音信号处理、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种识别、语音增强、词法分析、句法分析、语义分析、篇章分析、语料库标注及自
3、动化构建,以及与自然语讨相关的问答、推荐、机器翻译、对话、信息抽取等应用。2、智能教育软件在现代化教育信息处理技术中融入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软件工程及教育信息处理技术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现代化教育数据挖掘及学习分析等方法与技术,培养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研究能力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才。3、软件服务工程及技术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云计算与服务计算等新的计算模式所导致的软件快速开发和系统集成中的基础理论、模型及其应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软件服务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过程服务以及面向服务的计算,可信分布式服务等,培养具备服务应用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能够运用最新技术手段解决软件服务工
4、程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4、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研究软件构造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及其在软件开发与维护中的应用,求解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软件建模,分析、设计和验证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形式化方法、基于UML、设计模式或构件的开发方法等)、软件构件技术、软件资产复用和过程建模等在算法库、软件外包、数据库应用系统、软件构件、Web服务等具体软件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软件系统形式化方法与安全理论及其在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等,培养具备软件开发和问题求解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软件工程的数学理论和计算理论、熟练运用最新软件工程方法的
5、软件工程复合型人才。5、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面向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图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及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视觉问答、图像/视频检索、立体视觉、三维虚拟环境的生成与交互技术、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遥感图像分析与理解、视觉生成等,旨在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素质专业人才。三、学制学制一般为3年。课程学习时间和论文撰写时间(包括论文答辩)约各占一半,均不得少于一学年。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出色完成学位论文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其最短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5年。研究
6、生在学制规定的基本年限内,未能完成全部学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四、课程设置课程分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见附件一),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方向核心课、方向探究课;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统一设置)、方向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对于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指定的两门本科生主干课程(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行学分制培养,总学分不低于39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7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其中基本文献阅读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实践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1、学位课(不少于
7、27学分):(1)公共必修课(8学分)政治理论课(2门)3学分第一外国语(1门)3学分学术论文写作指导(1门)1学分专业外语(1门)1学分(2)学科基础课(不少于2门)6学分(3)方向核心课(不少于3门)9学分(4)方向探究课(不少于2门)4学分2、非学位课(不少于9学分):(1)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门)Nl学分(2)方向选修课(不少于3门)26学分(3)跨学科选修课(至少选1门)2学分3、必修环节(不少于3学分)4、补修课程(不计学分)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2门。需补修的课程应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补修课程要求通过考核,取
8、得合格以上成绩,但不计学分。培养方案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要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成绩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课程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学位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75分以上为合格,非学位课程60分以上为合格。五、必修环节1 .基本文献阅读与考核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培养方向完成指定参考文献的阅读,阅读情况作为研究生中期考核淘汰的重要指标。参考文献详见附件二。2 .学术活动为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硕士生关注和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本学科要为硕士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开设学科前沿讲座等不少于6次/年。在读期间,硕士生应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应至少参加1次本学科的学术会议,应听取不少于1
9、0场由校内外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院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3 .实践活动根据国家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要求,加强硕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实践活动作为硕士生必修环节。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社会调查、方案设计、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研究报告等,硕士生参加实践环节活动的情况须记入江西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生实践活动考核表,经指导教师考核合格后计1个学分。六、中期考核为建立硕士生分流培养的机制,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论文开题前,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
10、质、科研能力、文献阅读等方面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参照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生中期考核与筛选暂行规定执行。七、科研能力的培养1、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应该尽早进入有关课题的研究。在培养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推动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步加深或拓宽研究生的理论和知识面;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特长和才能,使他们熟悉了解科学研究的选题、立项、研发与结题(鉴定)等主要环节,培养他们自学和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4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并撰写有关摘要或笔记。5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江西师范大学为第一著名单位,至少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未完成
11、者,不得授予硕士学位。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窕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导师与学院须在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与答辩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监控,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1 .研究生经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奋斗目标,确定自己的技术路线,认真做好选题工作,论文的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并有创新性。2 .研究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工作,受到撰写课题申报书的训练。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
12、见江西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若干规定O3 .研究生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4.硕士学位论文由导师认可后,可进行专家评阅和答辩。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九、培养方式1、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为主导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导师组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注重课程学习,夯实学科
13、基础,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前沿问题.每位研究生都应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使研窕生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努力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究生在入学后的三个月内(最迟在第一学期末)通过师生互选,确定导师,未参与互选的研究生由导师组分配导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研究生本人的具体情况确定研究方向与制订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导肺在为研窕生制定培养计划时应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计划要对该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学习要求、实践和参加学术活动环节等作出比较具体的规定或说明。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
14、严格执行。4、学位课程的教学一般是课程讲授,其他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讲授、讨论班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5、严格按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筛选暂行规定加强阶段性考核,未通过中期考核者,不得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十、毕业与学位授予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思想品例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和表决,授予硕士学位。附件一:软件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任课教肺备注课程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任课教肺备
15、注学位课程公共必修课公共英语3961和2学校统一安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321学校统一安排自然辩证法概论1162学校统一安排学术论文写作指导1161江爱文、曾锦山、徐凡考试一计算机专业英语1162李汉曦、万剑怡、冯悦考试科础果学基说软件工程理论基础3481王明文、万剑怡、石海鹤考试研究方法论3481王明文、江爱文、曾雪强考试方向核心课高级分布式系统(12345)3482谢旭升、周新宇、陈勇考试软件体系结构(34)3481钟林辉、周勇、曾纪国考试软件分析与测试(34)3481刘超、钟林辉、左正康考试软件安全(1345)32、3郭帆、钟茂生、雷浩鹏考试软件需求工程(234)31李宏伟
16、、王昌晶、黄筲考试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1245)2322、3石海鹤、万剑怡、程柏良考试机器学习(12345)3481曾哲强、周新宇、徐凡考试信息检索(125)3482王明文、左家莉、曾雪强考试数据挖掘(125)3481王明文、江爱文、李茂西考试服务计算及应用(34)3482王昌晶、左正康、黄箸考试面向对象金近设计与分拆设让(34)3482李云清、杨庆红、王岚考试向究关方探诛边缘计算专题(3)2323、4周琪云、叶继华、张光河考查软件服务技术专题(3)2323、4叶继华、江爱文、万剑怡考查教育数据挖掘与分析专题(2)2323、4程艳、汪文义、钟茂生考查智慧教育专题(2)2323、4曲彦文、汪文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软件工程 专业 学术 硕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代码 083500 培养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6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