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育”工程项目.docx
《“移动教育”工程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教育”工程项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移动教育”工程项目名称:“移动教育”工程项目承担者: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目的:该工程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信息网络,主要是借助于中国移动的网络信息平台和短信平台等向学习者、教师和企业中的教辅人员提供教学管理、学习资源、科研项目等教育和服务内容,让大量的学习者和教师等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不仅可以获得教育教学内容,同时借助这个平台还可以获得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第二是它的服务体系,“移动教育”在全国的很多大学都建立了相应的服务站点,为它的项目服务客户提供丰富的移动学习资源以及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不断的改进技术开发手机、电信卡、掌上电脑等相关的移动学习产品。介绍:“移动教育”项目的研究为广大
2、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使得这个项目从研究之初就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它政策导向作用也使得许多的学者开始借鉴国外移动教育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这个项目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它所倡导的一些实践方面构想,依据在支持性的技术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资源建设等几个方面。研究者在理论研究上主要讨论的是教育教学理论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影响较大的是叶成林的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一文,这篇文章阐述移动教育与移动学习之间的区别,同时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参考文献:牛鑫.大学生移动学习设备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3.国内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
3、与实践研究项目名称:国内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承担者: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北京京辉热点科技有限公司目的: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二是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介绍:国内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正式立项于2001年。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利用中国移动的短信息平台和GPRS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教育科研、教学管理、生活资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让师生能够享用更加优质优惠的移动电话服务。二是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在各主要大学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为参与移动教育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以及
4、电信卡、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无线网络设备等移动教育项目相关产品。其主持单位为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和北京京辉热点科技有限公司。参考文献:姜丹丹.移动学习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教育部与中国移动签署的教育部与中国移动合作框架协议名称:中国移动与教育部共同签署了教育部与中国移动合作框架协议承担者:中国移动与教育部目的:目的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介绍:中国移动与教育部共同签署了教育部与中国移动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展开教育信息化合作,目的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国移动将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院校
5、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在实现信息化程度较低的院校部署应用托管中心,通过短信息、彩信、WAP等多种方式开发面向各阶段教育的校讯通产品。参考文献:1侯志鑫.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建设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学习元项目名称:“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学习元项目承担者:北京师范大学目的:服务于社会各级各类组织和个体(成人)的非正式学习技术:学习元平台采用J2EE技术路线和SOA的架构模式,包含基础组件层、学习元运行层、学习元应用层、终端显示层、学习元创作环境、外部计算环境。介绍:北京师范大学“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提出了适
6、合移动学习环境与非正式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组织方式-学习元,并积极探索“学习元移动云课堂”的开发与应用。学习元(IearningCen)一方面表示“小粒度”,另一方面则表示“学习的初始”,同时具有“生长”、“进化”的含义。学习元为学习者提供微型学习资源和学习服务,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课程推荐,学习者只需要简单地订阅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即可享受学习元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服务。同时,随着学习者参与课程的持续和深入,学习元中的课程也是不断地进化,学习者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知识的生成者。参考文献:1高梦楠,任娜国内移动学习典型案例J中国教育网络,201504:33-34.相关网址:清华大学
7、“SmartClassroom”的项目名称:清华大学SmartClassroom”的项目承担者:清华大学目的:创设虚拟教室,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清华大学为了研究移动教育进行了“SmartCIaSSroom”的项目研究,创设了虚拟教室,达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上海市教委对于泛在学习开展了有关终身教育的研究,通过开发支持泛在学习的技术系统,提供了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和服务。参考文献:常婷婷.基于Moodle平台的小学英语泛在学习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相关网址:“明德e学”智能移动学习平台名称:“明德e学”智能移动学习平台承担者:清华大学介绍:清华大学“明德e学”智
8、能移动学习平台,提供干部在线课程培训。清华大学与联想集团合作研发的“明德e学”智能移动学习终端,其内置五大模块针对性解决干部工作中常见问题,为拓展干部视野提供帮助。参考文献:朱学伟,杨伟,顾健辉.国内外高校移动学习案例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9-11.相关网址:1.2.3.i复旦名称:i复旦承担者:复旦大学介绍:“i复旦”是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版本,用户可以进行课程的视频直播、回放,学习资源的获取以及学习过程的交流。复旦大学的“i复旦”是移动校园服务综合平台,集成了E-Ieaming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客户端,同时也包括一些与移动学习相关的其他信息的订阅与推送。参考文献:朱学伟
9、,杨伟,顾健辉.国内外高校移动学习案例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9-11.相关网址:2.南京大学多媒体移动教学CALUMET项目名称:南京大学多媒体移动教学CALUMET项目承担者: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SoftwareConsultantCorPOration愀件公司目的:CALUMET项目的全称是“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该系统预期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校园网中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介绍:CALUMET项目是由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SoftwareConsultantCOrPOratiOn)软件公司联
10、合进行的一个多媒体移动教育实验。该实验由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提供所有的硬件设备,包括一套PHS通信系统和若干笔记本电脑。南京大学与SCC公司合作开发用于移动教学的软件和有关教学课件。南京大学计算机系负责日常运行、维护和教学管理。实验从1999年4月开始,到2000年4月结束第一阶段工作,即试验使用和功能完善阶段。2000年S月进人第二阶段,即正式使用阶段。CALUMET系统是建立在PHS移动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无线网路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它可以被看作是校园网的子网,是校园网在PHS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延伸。该系统提供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多项功能。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学部分提供了课
11、件浏览、网络信息智能检索、课件服务器访问、智能交互回答、即时测验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教学功能。参考文献:张珊珊3G背景下高校移动学习应用案例研究一以美国阿比利大学为例J软件导刊,2013,03:172-175.5分钟课程项目名称: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项目承担者:国家开放大学目的: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促进教育公平。技术:微课录制过程中用到的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三维、虚拟仿真、网页、虚拟演播、MotionGraphic等介绍:2012年底,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5分钟课程”开发及学习评价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5分钟课程”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5至15分钟时长为单位、具
12、备移动互联时代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特点的微型课程学习资源。5分钟课程网的建设为学习者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凡是想学习的人,都可以进入5分钟课程网站,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再受到身份的限制。所有这些,都为打破大学“围墙”,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前提。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自2013年7月13日开通以来,目前已上线5000个微课程,涉及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茶文化、百家姓、摄影、文学欣赏、素描、社会心理等40余个专题,涵盖生活休闲、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教育体育、科学技术、农林牧渔、政治法律、哲学社科等领域。微课程建设过程中,国家开放大学资源中心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
13、课程要求,探索了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三维、虚拟仿真、网页、虚拟演播、MOtiOnGraPhiC等8种开发技术,建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精品微课程。如: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之一的罗斯福的三个面包、唐应山讲素描系列的苹果的画法、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的荷塘月色背后的烦恼以及摄影系列的人像拍摄技巧。这些微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手段突出了教学内容情景化、可视化的特点,形象生动、开门见山,制作精美、短小精干,便于接受与理解;每一门课程都附有思考与练习题,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完成知识迁移,满足人们自学的需求。参考文献:高梦楠,任娜.国内移动学习典型案例J.中国教育网络,2015,04:33-34.相关网址:1
14、.2.3.iPad中文课程实验名称:iPad中文课程实验地点:西北大学介绍:在西北大学学习中文入门课的学生利用ipad应用程序补充课程材料,这些程序能使他们查找词汇意思,听到正宗发音,并且可以按照设备上的笔画顺序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写字。aSkyClassw移动学习系统ttSkyClassw移动学习系统名称:SkyClass,移动学习系统SkyClass移动学习系统承担者:西安交通大学介绍:“SkyQass”移动学习系统,支持大规模直播、录制、管理和点播功能的学习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的“SkyClass”移动学习系统是国内较早应用于实践的成熟系统,具有直播与交互、课件录制、资源管理、课件点播四
15、大功能模块以及一站式综合门户子系统,能实现校园现场直播与互动、录制与点播学习。参考文献:朱学伟,杨伟,顾健辉.国内外高校移动学习案例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9-IL相关网址:1.2.3.“青书PAD”系统名称:“青书PAD”系统承担者:西南交通大学介绍:“青书PAD”系统是面向网络教育大学生的移动学习系统。西南交通大学推出的“青书PAD”移动学习系统,是软硬件一体化的学习系统,能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情况,同时能有效避免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此外学校还通过加权平时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使用此系统。参考文献:朱学伟,杨伟,顾健辉.国内外高校移动学习案例分析
16、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1:9-IL相关网址:1.2.3.上海电视大学“移动校园”名称:上海电视大学“移动校园”上线时间:2004开发商:上海电大与上海蓝卓信息技术公司;应用对象:上海电大学生介绍:上海电视大学在开放教育学院和松江分校进行了“移动校园”构建的试点:以短信互动形式实现移动学习和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学生使用手机可通过平台与连接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参考文献: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36-41.相关网址:1.2.3.上海电大“移动交互教学”名称:上海电大积极探索“移动交互教学”承担者:上海电大目的:针对远程教育
17、和成人学员的特点,上海电视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推进移动校园的建设。介绍:针对远程教育和成人学员的特点,上海电视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推进移动校园的建设。学校将基于网络的手机短信群发技术用于教学管理,建成了电大短信服务系统,实现了成绩查询、班主任联络、大事提醒等功能,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渠道。目前这个短信服务系统已覆盖上海电大系统的41所分校,注册学生达10万余人,学校教务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大大提高。2007年,上海电大移动校园在移动学习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向真正的“移动交互教学”迈出了第一步。在一年试点的基础上,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和上海蓝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移动英语学习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教育 工程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5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