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某市开展干部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的实践与启示: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docx
《安徽某某市开展干部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的实践与启示: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某某市开展干部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的实践与启示: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安徽某某市开展干部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的实践与启示: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在当前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联系服务群众的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今年以来,淮北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主动顺应群众期待,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在全市各镇村开展了以“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为主题的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作风的新改进、工作的新作为,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工作有效落实,达到了同心同向、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20某某年12月3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登我市入户连心大走访
2、的做法。一、背景缘起淮北是一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因采煤塌陷需异地搬迁的农民较多,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就业安置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矛盾,民生诉求强烈;加之部分镇村干部存在“机关化”、“官僚化”现象,长期不深入群众、不联系群众,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下降,致使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在关键时刻受到挑战,个别工作进展缓慢、久推不动。秸秆禁烧期间,有的群众与镇村干部唱反调,故意纵火烧秸秆,2014-20某某年全市连续两年秸秆禁烧工作均没有实现“零火点”目标。对此,淮北市委直面问题,认真剖析,深刻意识到要想赢得民心、重塑形象,必须真正深入群众,真诚服务群众,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结合淮北
3、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陈毅同志曾形象的说过“淮海战役是当地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一历史背景,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谋划,将抓民心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核心,明确提出:要扎实开展“时时不忘推车情、党员干部户户行”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以入户走访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市委书记黄晓武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在特殊年代形成的党群干群血肉联系,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党员干部必须牢记群众的恩情,不忘初心,主动融入群众,走近群众,服务群众,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J二、主要做法全市18个镇的3090名镇村干部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紧扣“连心
4、”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用脚步量民情、用真情问民需、用行动解民忧,深入扎实地开展入户连心大走访活动。(一)用脚步量民情,叩开群众心门。以前,镇干部下村只到村部,入户只找村干部,部署工作上传下达,了解村情不深不透。在此次大走访中,淮北市委提出“三全”要求,推动镇村干部扑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群众家里、走入群众心里。一是干部全入户。各镇根据辖区地域范围、人口规模等因素,以原有的分片包村包组方式为基础,结合困难户结对、信访户直联、计生户包保等工作,合理划分责任区域,全市3090名镇村两级干部全部入农户、进田头。段园镇在原有包村包组的基础上,又把未包村包组的38名镇机关干部分成农技、计生、民政等9个组,
5、分别与全镇种养殖大户、计生户、特困户等结成帮扶对子,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二是走访全覆盖。镇党政正职做到“三必访”,即:困难户必访、信访户必访、发展大户必访;村书记和村主任做到“三必到”,即: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在此基础上,镇包村干部和村包组干部进行兜底走访,确保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朔里镇按照每名镇干部包联100户、村(居)主要负责人包联100户、其他村干部包联50户的要求,实现全镇11347户群众包保全覆盖。三是贫困户全结对。126名市县(区)领导、312名结对单位人员、1673名镇村干部,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包保到户,部分镇还为贫困户发放印有帮扶联系人姓名
6、和电话的帮扶联系牌或爱心联系卡,实现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每个贫困户随时都能找到干部。滩溪县每名县级干部结对2户贫困户,县直单位按照不少于本单位财政供养人数三分之一的要求,对联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包保,做到“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为确保“三全”要求落到实处,市、县区、镇均建立一系列考核、督查、问责机制,并将落实大走访工作情况纳入各级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市委副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会议,专题调度走访情况,通报有关问题。各级组织部门采取调阅民情日记、入户实地走访、电话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23次明察暗访,对工作走过场、作风不扎实的4个镇通报批评,对工作不力的13
7、名干部进行约谈问责。各镇实行民情走访日记制度,统一制作民情日记本,定期收集干部民情日记,累计开展11次优秀民情日记公开评选活动。今年以来,全市镇村干部共走访农户26.56万户次,其中镇党政正职走访贫困户8256户、信访户383户、发展户2304户。(二)用真情问民需,倾听群众心声。镇村干部变“无事不进门、进门谈公事”为“有事去帮忙、无事拉家常”,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主动上门与群众促膝而谈,问民需、听民声。一是在拉家常中问民需、听民声。镇村干部利用农闲时节,主动串门子、拉家常、聊心事,走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走访富裕户问致富经验,走访乡贤户问发展良策,走访上访户问事情原委,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心声,心
8、贴心了解群众的需求。渠沟镇在大走访中开展“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活动,引导干部身挨身坐、心贴心聊;铁佛镇组织开展“敲农门、唠家常、交朋友”活动,要求干部走访每户群众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二是在讲政策中问民需、听民声。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镇村党员干部入户开展集中“送学”、“讲学”活动,把党的最新成果、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等送下去,将群众的需求愿望、意见建议带上来。市委组织部抽调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成立15个宣讲团,围绕秸秆禁烧、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用群众视角和群众语言开展巡回宣讲,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今年以来,镇村累计宣传惠民利民政策275.23万条次、涉农法律法规182.67万条次
9、。三是在送温暖中问民需、听民声。广大镇村干部根据走访群众的不同需求,因人而异送信息、送技术、送文化、送健康、送物资,重要节日期间,集中开展“送温暖”活动,午收期间登门拜访4872名返乡流动党员,“七一”慰问老党员2693户,中秋节为552个低保户送去月饼。针对贫困家庭,镇村干部不仅了解其家庭境况,送去慰问物资,还详细了解其致贫原因,送去脱贫“良方”。滩芜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董光在走访中得知,低保户戚明学想学一技之长发家致富,便引导他发展家禽养殖,并主动送上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帮他从银行申请了无息贷款,现在戚明学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邻里致了富。截至目前,广大镇村干部先后开展各类“送温暖”
10、活动23.18万次,累计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5.61万条次,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环境治理、拆迁安置等方面内容。(三)用行动解民忧,实现群众心愿。要想最终获得群众认可、真正赢得民心,必须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镇对走访中摸排的问题、征集的建议,一一进行梳理,逐一登记建档,想方设法解决,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是依托说事平台就地解决问题。依托各村“说事室”,采取民事民议的办法,把群众关注涉及全村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交给村民集体讨论、共同商量、达成共识,做到群众的问题群众自己解决。部分村还完善说事流程,建立议事、评事、会商、回访、办结、考核等制度,确保群众说
11、事工作规范、有序、高效。今年以来,“说事室”共接待群众2.3万余人次,调处矛盾纠纷2438件,化解信访隐患1103件。中央和省、市多家报刊、网络媒体多次报道我市“说事室”工作,在全省政法、信访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各地还探索实行镇会村开、民情恳谈会、党委110志愿服务等方式,现场解决群众矛盾纠纷。二是建立协作平台共同解决问题。各镇普遍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联动服务的社会管理服务协作平台,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实行挂牌销号管理,统筹各级机关、条块力量、社会力量等协同解决。杜集区朔里镇建立“大走访”活动自动化网络信息平台,集问题收集、整理、录入、交办、处理、反馈、评价等环节于一体,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某某 开展 干部 入户 连心大 走访 活动 实践 启示 时时 不忘 推车 党员干部 户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