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2023版.docx
《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2023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第一章内科系统常规检查健康教育第一节血液检查第二节尿液检查第三节粪便检查第四节腹部超声检查第五节胸部X线检查第六节心电图检查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第一节脑梗死第二节脑出血第三节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四节多发性硬化第五节癫痫第六节重症肌无力第七节吉兰-巴雷综合征第一章内科系统常规检查健康教育第一节血液检查【目的】通过测定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改变,辅助进行疾病的诊断。1.诊断贫血、感染等疾病,血型鉴定及血型抗体筛查。2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治疗用药。3 .判断结核、炎症。4 .了解电解质情况及肝肾功能、判断有无酸碱平衡失调,指导临床治疗。5 .了解肝、肾、胰腺、心脏、甲
2、状腺及免疫系统的功能。6 .协助诊断出血及凝血疾病,也可用于术前检查。7 .诊断缺氧情况、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8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注意事项】1.根据要求空腹(血生化、肝功能)和非空腹抽取血液标本。9 .采集时,按照要求振荡采血管,避免凝血。10 静脉采血者在标本采集后,穿刺部位稍作按压,避免局部出血,并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感染。11 血培养标本宜在寒战、高热(体温38.5C以上)或使用抗生素前采集,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12 血气分析采血后,压迫穿刺处510分钟,以防出血。第二节尿液检查【目的】1.测定尿液中各项化学定量,了解肾功能。13 协助诊断及疗效观察,安全用药的监护。【注意事项
3、】1.采集时间首次晨尿标本比较浓缩、偏酸性,尿中有形成分不易破坏,最适合常规检查;随机采集尿标本适于门诊、急诊的尿常规检查;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适于各种定量检查。留尿前7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避开月经期留尿。2 .尿液若放置数小时,白细胞被破坏影响检测结果,所以留尿后尽快送检。3 .注意标本瓶清洁,避免其他杂物混入尿液中。4 .24小时尿标本注意备好清洁、带盖的留尿容器,容量30005000ml;容器上注明床号、姓名、目的和留尿的起止时间;尿液不要被尿道分泌物或大便污染,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留尿前了解平日尿量,以免留尿容器过小。5.留取尿培养标本时,留尿标本前必须清洁外阴;尿液留取时注意前
4、段尿排去不要,接取中段尿液,消毒容器口后及时送检。第三节粪便检查【目的】1.早期发现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和寄生虫感染等情况。2.协助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注意事项】1.隐血标本检查,应在检查前3天禁食肉类、肝脏、血类及含大量叶绿素的食物和含铁剂的药物;如有牙龈出血、鼻出血者,勿咽下血性物。2.查寄生虫卵应尽量挑选带血液及黏液的部分;查阿米巴原虫应先用热水将便盆加温,便后连同便器立即送检,因阿米巴原虫在低温下失去活力不易查到。3.培养标本应用无菌棉签挑取粪便的脓血或黏液部分,置于培养容器内立即送检。第四节腹部超声检查【目的】1.健康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病变,了解各内脏器官功能血流及有无占位。
5、2 .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和分期,以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检查前准备】1.探测易受消化道气体干扰的深部器官时,需空腹检查或作肠道准备。如腹腔的肝、胆、胰腺的探测前3天需要禁食牛奶、豆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日晚吃清淡饮食,晚餐进食后至检查当日需禁食、禁水。3 .如同时做胃肠、胆道X线造影时,超声波检查应在X线造影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天后进行。4 .如检查膀胱、子宫及其附件、前列腺等脏器时注意分清超声种类,妇科经阴道超声要求排空膀胱;而膀胱、前列腺、妇科经腹部超声检查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饮温开水100OmI左右,检查前24小时不要排尿。第五节胸部X线检查【目
6、的】1.健康查体,早期发现症状不明显的疾病。5 .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和范围,有利于胸部疾病诊断。【注意事项】1.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3个月内),应谨慎接受X线胸片检查,儿童期使用尽可能低的照射剂量和次数,并注意晶状体、甲状腺和性腺等敏感组织器官的防护。6 .除检查者外,其他人员不宜在检查室内久留。7 .检查前,摘去项链等饰品,避免穿有金属配件的衣物。8 .口袋内去除硬币、手机。9 .检查过程中配合医(技)师的指挥,学会屏气,避免影响检查效果。第六节心电图检查【目的】协助心血管疾病的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指导临床治疗。【注意事项】1.在情绪平稳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检查前1小时内,不能喝浓茶
7、和咖啡等;寒冷季节宜在暖气室内进行检查。2 .监测时应平卧。全身放松,不能随意乱动及用力呼吸,以免产生干扰。3 .保证电极片粘紧皮肤,如松脱,及时更换。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健康教育第一节脑梗死【疾病概述】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l)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临床最常见类型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隙性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引起脑梗死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的管腔狭窄闭塞)及各种原因的动脉炎。高
8、血压是脑梗死常见的伴发疾病,又因其加速、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高血压也是脑梗死发病的病因之一。【临床表现】1 .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如下:(1)颈内动脉闭塞的表现:慢性血管闭塞可无症状。症状性闭塞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朦,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远端大脑中动脉血液供应不良,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或)同向
9、性偏盲等,优势半球受累可伴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基本感知功能正常,但对自身躯体的存在、空间位置及各部位之间的关系失去辨别能力)。体检可闻及颈动脉搏动减弱或闻及血管杂音。(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表现1)主干闭塞:导致三偏症状,即病灶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伴头、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完全性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体象障碍,可出现意识障碍。2)皮质支闭塞:上部分支闭塞导致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但下肢瘫痪较上肢轻,而且足部不受累,头、眼向病灶侧凝视程度轻,伴Broea失语(优势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通常不伴意识障碍;
10、下部分支闭塞较少单独出现,导致对侧同向性上四分之一视野缺损,伴Wernicke失语(优势半球),急性意识模糊状态(非优势半球),无偏瘫。3)深穿支闭塞:最常见的是纹状体内囊梗死,表现为对侧中枢性均等性轻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可伴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出现皮质下失语,表现为自发性语言受限、音量小、语调低、持续时间短暂。(3)大脑前动脉闭塞的表现1)分支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可因对侧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出现症状,但双侧动脉起源于同一个大脑前动脉主干时,就会造成双侧大脑半球的前、内侧梗死,导致截瘫、二便失禁、运动性失语综合征和额叶人格改变等。2)分支前交通动脉后大脑前动脉远端闭塞:导致对侧的
11、足和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而上肢和肩部的瘫痪轻,面部和手部不受累。感觉丧失主要是辨别觉丧失,而有时不出现。可以出现尿失禁、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和缄默等,对侧出现强握及吸吮反射和痉挛性强直。3)皮质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痪,可伴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4)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肢近端轻瘫。(4)大脑后动脉闭塞的表现:主干闭塞症状取决于侧支循环。1)单侧皮质支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较下部视野受累常见,黄斑区视力不受累。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读(伴或不伴失写)、命名性失语、失认。2)双侧皮质支闭塞:可导致完全性皮质盲,有时伴有不成形的视幻觉、
12、记忆受损、不能识别熟悉面孔等。3)大脑后动脉起始段的脚间支闭塞:可引起中脑中央和下丘脑综合征,包括垂直性凝视麻痹、昏睡甚至昏迷;旁正中动脉综合征,主要表现是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即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共济失调、震颤,即ClaUde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不自主运动和震颤,即Benedikt综合征。4)大脑后动脉深穿支闭塞:丘脑穿通动脉闭塞产生红核丘脑综合征,表现为病灶侧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和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产生丘脑综合征,表现为对侧深感觉障碍、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手部痉挛和舞蹈一手足徐动症等。(5)
13、椎-基底动脉闭塞的表现:血栓性闭塞多发于基底动脉起始部和中部,栓塞性闭塞通常发生在基底动脉尖。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痪、共济失调、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和高热等。脑桥病变出现针尖样瞳孔。2 .脑栓塞多为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大多数患者伴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存在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子来源的病史。有些患者同时并发肺栓塞(气急、发州、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和皮肤栓塞(出血点或瘀斑)等疾病表现。意识障碍有无取决于栓塞血管的大小和梗死的
14、面积。脑栓塞易复发和出血,病情波动大,病程严重,但因血管的再通,部分临床症状可迅速缓解;有时因并发出血,临床症状可急剧恶化;有时因栓塞再发,稳定或一度好转的局灶性体征可再次加重。如因感染性栓子栓塞所致,则并发颅内感染。3 .腔隙性梗死为高血压病史者,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症状,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预后较好,一般没有头痛、颅高压和意识障碍等表现,许多患者并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由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检查指导】1.检查项目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约床旁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脑电图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MRI检查。4 .检查目
15、的及注意事项(1)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详见本书第一章。(2)超声心动图检查1)目的:动态显示心脏、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运动。对心功能和血流进行测量和分析。2)注意事项:检查时尽量穿开衫,以便暴露检查部位。避免与肺通气同一天做,以免影响检查图像。在行动态心电图前做检查,以免遮挡检查部位。(3)脑电图检查1)目的: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病灶部位和发作类型。癫痫发作间歇期亦可出现各种痫样放电,部分性发作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异常放电。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脑外伤及大脑术后监测。脑死亡的辅助检查。2)注意事项:在做检查前3天遵医嘱禁止服用安眠、镇静、止痛等药物,避免影
16、响检查结果。检查前一日应用肥皂水洗头,禁用护发素。检查前应进食,不宜空腹。检查时穿棉质衣裤,避免静电干扰。对无法配合的小儿及精神异常者可用镇静剂、安眠药后做睡眠图检查。检查过程中,尽量放松全身肌肉,避免情绪波动。(4)头颅CT检查1)目的:明确颅内病变的定位与定性诊断。鉴别和协助诊断病变的部位,便于制订治疗方案。清晰显示密度差别小的软组织结构和器官,如脑的辅助检查。2)注意事项:头颅CT在发病4872小时可发现病灶区呈低密度影。比预约时间提前30分钟到检查室,以便做必要的准备。最好有家属陪伴,危重者需专人护送。需将既往X线、超声、放射性核素、化验等全部材料带去检查室;住院患者需携带病历。应用造
17、影剂者,检查前需做过敏试验。检查时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可能会感觉全身发热,此为正常反应。做增强CT检查者,检查当日早晨禁食,如检查时间为下午请上午10点以后禁食。检查时需配合医、技人员的指导,采取适当体位,检查过程不可乱动,以准确定位,对不合作者应酌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检查后应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如注射造影剂后出现血管破裂现象及药液外渗(俗称:起大包),应于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避开穿刺点)。如出现皮疹,需通知医护人员。(5)头颅MRl检查1)目的:确定病灶部位精确,无X线辐射损害及无创伤。鉴别和协助诊断病变的部位,便于制订治疗方案。对后颅凹、颅底和颅顶结合部的病变显示清晰
18、。2)注意事项:在进入磁共振检查室之前,应去除身上带的手机、磁卡、手表、硬币、钥匙、打火机、金属皮带、金属项链、金属耳环、发卡、活动义齿(假牙)、金属钮扣及其他金属饰品或金属物品。否则,检查时可能影响磁场的均匀性,造成图像的干扰,形成伪影。更换所有带金属挂钩,拉链等附件的内外衣,最好穿一身棉质内外衣裤。女性体内有节育器者,需提前告知医师,以免影响检查。检查前备好既往做过CT、超声检查等检查结果及相关资料,需携带报告单去检查室。鼓励家属陪同。小儿及不合作者需镇静后方能检查,危重患者需有医护人员陪同。时间长(一般需30分钟),检查仓内有噪声,勿紧张,检查过程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不移动身体,以免影响
19、影像诊断结果。增强检查者,检查前6小时禁食,携带2周内血肌酊结果,检查后4872小时内复查血肌酊结果,签署知情同意书,增强检查后需观察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开。头部检查者,请在检查前洗头,勿用头油、摩丝等用品。检查后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用药指导】1.甘露醇(1)目的: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用法:静脉输液。(3)不良反应: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寒战、发热。血栓性静脉炎。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排尿困难等。1 4)注意事项:静脉输注甘露醇时应快速注入。甘露醇遇冷易结晶,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恒温器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一旦输液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20、立即通知责任护士。2 .溶栓药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尿激酶等。(1)目的:溶栓。(2)用法: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于发病6小时内溶栓,静脉滴注。(3)不良反应:可引起出血,使用剂量较大时,少数可有出血现象,轻度出血可见皮肤、黏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血痰等。可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乏等。(4)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引起穿刺部位针孔出血,故用药期间不宜进行穿刺等操作。用药后需监测凝血功能。3 .抗血小板药常用的有口服阿司匹林。(1)目的: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血小板黏附率。(2)用法:口服,饭后温水送服。(3)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出血,如腹痛和胃肠道轻微出血,偶尔出
21、现恶心、呕吐和腹泻。(4)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早发现胃肠道出血。一旦发现大便颜色变深、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4 .抗凝药物(1)目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2)用法:皮下注射。(3)不良反应:使用剂量较大时,可能有出血表现。轻度出血如皮肤、黏膜、肉眼及显微镜下血尿、血痰或小量咳血、呕血等。(4)注意事项:溶栓和抗凝药物应用期间,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观察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表现,密切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饮食指导】注意选择安全又有利于进食的体位。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指导进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对有发病危险因素或病史者,戒
22、烟限酒。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热量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鱼类和豆类,为防止误吸,可将食物调成糊状或通过烹饪时勾英,使食物易于形成食团便于吞咽;进食时注意患者的空吞咽和吞咽食物交替进行;偏瘫患者进行健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加强气道的保护,利于食物送入食管。对于不能进行吞咽的,应予鼻饲饮食,加强留置胃管的护理。【出院指导】1.掌握疾病发生的基本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和及时就诊的指征;遵医嘱规则用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定期复查。保持能量供需平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散步等运动;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突然转动颈部,洗澡时间不宜
23、过长,水温不宜过高,外出时有人陪伴。注意保暖,防止感冒。2 .掌握康复治疗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方法,帮助分析和消除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落实康复锻炼计划。50%60%的患者在脑卒中之后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80%可以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脑卒中(中风)发生后,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脑卒中(中风)患者在发病后的前3个月,功能改善最大,即便如此,康复锻炼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3 .康复锻炼原则是早期开始,先主动,后被动;瘫痪肢体各个肌肉、关节都要锻炼到;不能过分劳累,要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应重视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重视对于卒中复发和卒中合并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疾病 健康 教育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5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