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案例:江南大学“一二三”课堂联动的江南特色劳动育人体系构建.docx
《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案例:江南大学“一二三”课堂联动的江南特色劳动育人体系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案例:江南大学“一二三”课堂联动的江南特色劳动育人体系构建.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应用推广I江苏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典型分 享:江南大学“一二三”课堂联动的江南特色劳动育人体系 构建一、摘要近年来,江南大学以劳动教育为指引,针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育人师资及平台资源匮乏等问题,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各类线上线下 教育资源,着力从政策制定、课程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不断强化大 学生劳动教育。学校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 (江大校办(2021) 51号),打造了 “一二三”链式课堂教学体系,构建 了多维协同、逐级递进的劳动育人新模式,着力强化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 和良好劳动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
2、问题近年来,各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在创新劳动教育 体制机制,探索和实践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 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具体 实践操作层面,劳动教育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健全、育人师资及平台资源匮 乏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L劳动教育内容浅层化。本科教育阶段缺乏专门的劳动理论教育,缺 少劳动实践教育,虽然结合思政课特点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有机渗透,但还 鲜有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没有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整体教学计划。2 .劳动教育实践形式化。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课程渗透、 专业实习、勤工助学、生活管理和校园活动等,形式
3、化的劳动教学和实践 使劳动丧失了本该具有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3 .劳动教育方式单一化。主要表现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单调、 机械的体力劳动层面,割裂了劳动与身心发展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不愿 劳动、不会劳动、不懂劳动,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难以实现。(二)劳动教育师资及平台资源匮乏L专业师资队伍匮乏。目前大部分高校缺少劳动教育专业师资,整体 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将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传达给学生,劳动 教育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短板。4 .劳动教育意识淡薄。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科学认识存在偏差,认为不需要独立开展劳动教育,不必要把劳动教育单独列入人才培养体系,难以 将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传达给学生。5
4、.教学目标认识不够。劳动的创造性价值没有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重 视,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要培养创造性的劳动者的更高的教学目标,劳动 教育教学方式单一,未能深度挖掘劳动教育独特宝贵的育人价值。三、主要做法(一)打造基于“一二三”链式课堂的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校内校 外“三结合”教学模式1 .以“第一课堂”领航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专业性劳动实践课程主 阵地。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通识教育环节中设置1学分的劳动教育理 论课程(必选),总学时不低于16学时,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教材 和在线教育资源,依托MYCCR云课堂”平台设置教学设计、班级管理、 作业考试、互动讨论等模块,通过体验性、混合式教学,着力培
5、养学生正 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开设专业性劳动实践课程,在相关 实践实习课程中,融入8个学时的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劳动能力。2 .以“第二课堂”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内劳动教育实践课程。邀请行业 专家、劳模代表、非遗传承人、榜样校友等,广泛宣讲、深入解读劳动意 义、工匠精神,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 精神。结合五一劳动节开展“劳动月”主题实践系列活动,争做新时代的 奋斗者。第二课堂模块中设置8学时的劳动教育实践内容,结合“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二课堂”成绩 单。3 .以“第三课堂”拓展深入社会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组织协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 教育 平台 试点 案例 江南 大学 一二 课堂 联动 特色 劳动 育人 体系 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4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