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岗位评估报告.docx
《工业园岗位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岗位评估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业园岗位评估报告第一章岗位评估的意义1第二章岗位评估的原则3第三章岗位评估评分法及操作流程4第四章运用岗位评估需要注意的问题14第五章本次岗位评估结果15第六章岗位评估结果的修正与运用23岗位评估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的工作任务、繁简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评比与估计,得出不一致岗位在组织中的价值大小顺序,它是组织进行工资决策的关键环节。值得强调的是:岗位评估是针对组织中的岗位,而不考虑从事该岗位的人;另外岗位评估是对各岗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的衡量过程。由于岗位评估是工资决策的关键环节,能够通过对工资决策的几个重要方面的熟悉来加深对岗位评估作用
2、的懂得。从公司的角度看,工资是推动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强有力工具,首先,工资关于员工的态度与行为有重要激励作用,有助于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从而推动公司战略的实施;其次工资还是公司的重要成本项目。从员工角度看,首先工资对员工收入与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其次工资收入也被认为是个人地位与成功的标志之一。一个公司的工资决策直至工资制度务必实现三个公平,即外部公平、内部公平与自我公平。外部公平是指同一行业、同一地区或者同等规模的不一致公司中类似岗位的工资应该基本相同;内部公平是指同一公司中不一致岗位的工资应该正比于各岗位对公司的奉献;自我公平是指同一公司处于相同岗位的员工获得的工资收入应该正比于员工的付
3、出与工作业绩。可见工资决策中外部公平与内部公平决策都是针对工作而不是针对具体的人,马上岗位与工资联系起来;自我公平才是将工资与个人紧密联系起来。工资的外部公平性会影响到员工的吸引与保留,内部公平与自我公平则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自我公平的实现是通过在员工的工资收入中引入浮动工资,将浮动工资与个人的工作业绩通过考核充分结合。外部公平的实现通过对市场薪酬调查实现的。公司务必考虑到产品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对整体工资水平的双重压力,公司要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务必相对压低工资水平,而公司要从劳动力市场吸引优秀人才务必提高工资水平。内部公平表达了由于不一致岗位的相对价值不一致,为企业制造的奉献不一致,从而获得
4、的回报不一致,要紧是通过岗位评估实现的。总之,岗位评估的作用要紧有下列几点:(一)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估作为确定薪资结构的一个有效的支持性工具,能够清晰地衡量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岗位评估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对岗位的责任、知识技能要求、工作努力程度与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价。(二)确定公平合理的薪资结构岗位评估的目标是建立一种公正、平等的工资结构,使员工在工作中表达的能力、绩效与辛苦程度能够在收入上得到相应的回报。减少工资制度的内部不公,实现同工同酬。(三)奠定等级工资制的基础确立等级工资制需要岗位评估这个有力的支持性工具,由于岗位评估能够衡量出各岗位的排序或者
5、量化差异,并将之对应到各个职系中相应的职级,从而确定不一致岗位间的相对价值。(四)对岗位的深层次熟悉通过岗位评估能够对岗位进行深层次分析与认识,是解决企业一系列难题的措施的构成部分。第二章岗位评估的原则进行岗位评估时,务必贯彻如下基本原则:就事原则岗位评估针对的是工作的岗位而不是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一致性原则所有岗位务必通过同一套评价因素进行评价。完备性原则岗位评估因素应该全面而且彼此间没有重叠。针对性原则评价因素应尽可能结合企业实际。独立性原则参加对岗位进行评价的专家小组的成员务必独立地对各个岗位进行评价,独立评价之后能够就不一致的地方进行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保密原则由于薪酬设计的极度
6、敏感性,岗位评估的工作程序及评价结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是处于保密状态。当然,在完成整个薪酬制度的设计之后,岗位评估结果应该公开,使全体员工都熟悉到自己的岗位在公司的位置。第三章岗位评估评分法及操作流程评分法也称点数法。该法首先是选定岗位的要紧影响因素,并使用一定点数(分值)表示每一因素,然后按预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各个因素逐一评比、估价,求得点数,通过加权求与,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点数根据经验,利用评分法进行岗位评估要紧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包含清岗、撰写岗位说明书、组建专家组与操作组。培训阶段这一阶段需要确定评价表的因素定义与权重,确定标杆岗位,进行试打分并
7、统一专家构成员的评判标准。评价阶段这一阶段是岗位评估的核心阶段。专家们按部门对岗位进行打分,操作组需要并行工作,对评价结果及时处理并反馈。总结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对打分的结果进行排序,对不合理的岗位/因素重新打分,并对排序进行相应调整。至此,整个岗位评估工作结束。具体工作流程见图Io图1:评分法操作流程培训阶段组建专家组与操作组V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对该岗位进行评价完成所有的岗位评估后,对全部岗位进行排序对已评价岗位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总结阶段时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岗位重新进行评价!I完成所有的岗位评估工作IZ要紧步骤介绍:第一步:懂得评价因素指标及权重评分法所使用的岗位评估因素定义表使用国际通用
8、的评价标准,其整体上的科学性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由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各异,在应用到某个具体的公司时,专家构成员对评价表各项指标懂得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岗位评估的质量。因此,针对某工业开发区管委会、开发经营总公司的实际情况与价值导向,设定了责任因素、知识技能因素、努力程度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四大部分,比例为495、290、200、100,总分为1085分。岗位评估因素定义与分级表参见表1。表L岗位评估因素定义与分级表1责任因素号1.1风险操纵责任分数因素定义: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保证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及其他工作顺利进行,并维持我方合法权益所担负的责任,该岗位责任的大小与失败后缺失影响的大小作为推断标
9、准。1无任何风险。02仅有一些小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不可能给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造成多大影响。203有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给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所造成的影响能明显感受到。404有较大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会给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带来较严重的损害。605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造成的影响不仅不可挽回,而且会致使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经济危机甚至倒闭。801.2成本/费用操纵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因工作疏忽而可能造成的成本、费用、利息等额外缺失方面所承担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由可能造成缺失的多少作为推断基准,并以月平均值为计量单位。1不可能造成成本费用等方面
10、的缺失。02缺失金额在5000元下列。153缺失金额在5000元以上,50000元下列。304缺失金额在50000元以上,100000元下列。455缺失金额在IooOOO元以上,500000元下列。606缺失金额在500000元以上。751.3指导监督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权力范围内所拥有的正式指导监督。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监督指导人员的数量进行推断。1不监督指导任何人,只对自己负责。02监督指导下属5人下列。153监督指导下属5-15人。304监督指导下属16-30人。455监督指导下属30人以上。601.4内部协调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中,需要与之合作共同顺利开展业务的协调活动。其责任的
11、大小以所协调对象的所在层次、人员数量及频繁程度与失调后果大小作为推断基准。1不需要与任何人进行协调,若有,也是偶尔的、本部门的通常职工。O2仅与本部门职工进行工作协调,偶尔与其他部门进行一些个人协调,协调不力通常不影响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工作。103与本部门(分公司、子公司)与其他部门职工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协调不力会影响双方的工作。204几乎与所有部门通常职工有密切工作联系,或者与其他部分部门主管有工作协调的必要。协调不力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有一定的影响。405与各部门的主管及负责人有密切的工作联系,在工作中需要保持随时联系与沟通,协调不力对整个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有重大影响。601.5外部协调
12、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中需维持密切工作关系,以便顺利开展工作方面所负有的责任,其责任大小由工作重要性作为推断标准。不需要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系,如有,也仅限于通常人员,且属偶然性。1工作需要与外界几个固定部门的通常人员发生较频繁的业务联系,所开02展的业务属于常规性。需要与外部单位(厂商、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等)保持密切联系,联系原103因只限于具体业务范围内。需要与外部单位的要紧领导或者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频繁204沟通,联系的原因往往涉及重大问题或者影响决策。401.6工作结果责任因素定义:指在个人可控的范围内对工作结果承担多大的直接责任。以工作结果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影响的大小作
13、为推断责任大小的基准。12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0143需要对自己与所监督指导者的工作结果负责。284对整个部门、分公司或者者子公司的工作结果负责。425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的部分部门工作结果负责。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的工作结果负责。551.7组织人事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中,对人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工作分配、激励等具有法定的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视所负责人员的层次而定。1不负有组织人事的责任。02仅对本部门、分公司或者者子公司通常职工有工作分配任务、考核与激励的责任。103对本部门、分公司或者者子公司的通常职工具有选拔、使用与管理的责204任。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
14、中层管理者与分公司、子公司领导具有任免的305建议权。对经营总公司或者管委会中层管理者与分公司、子公司领导具有任免的权力。401.8法律上的责任因素定义:指在正常工作中需要拟定与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对合同的结果负有相应的责任。其责任的大小视签约、拟定合同的重要性及后果的严重性作为推断基准。1不参与有关法律合同的制定与签约。O2工作需要偶尔拟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条文,其条文最终受上级审核方可签约,个人承担责任。153工作经常需要审核各类业务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并对合同的结果负有部分责任。304工作经常需要以法人资格签署各类有关合同,并对其结果负有全部责任。451.9决策的层次因素定
15、义:指在正常的工作中需要参与决策,其责任的大小根据所参与决策的层次高低作为推断基准。1工作中常做一些小的决定,通常不影响他人。52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大的决定,只影响与自己有工作关系部分的通常员工。103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对所属人员有影响的决策。204工作中需要做一些大的决策,但务必与其他部门负责人共同协商方可。305工作中需要参加最高层次决策。402知识技能因素序号2.1最低学历要求分数因素定义:指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所要求的最低学历要求,其推断基准按正规教育水平推断。1初中及初中下列。02高中、职业高中或者中专毕业。53大学专科。104大学本科。155硕士或者双学士及以上2022知识多样性因素定义:
16、指在顺利履行工作职能时需要使用多种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推断基准在于广博不在精深。1除了本职的专业以外,不需要熟悉其他学科知识。72需要熟悉相近专业的知识。143需要掌握两门以内跨专业学科知识。224需要掌握两门以上跨专业学科知识。302.3熟练期因素定义:指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的通常劳动力需多长时间才能基本胜任本职工作。13个月之内。423-6个月.836-12个月。1241-2年。1652年以上。202.4工作复杂性因素定义:指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的复杂程度。其推断基准根据所需的推断、分析、计划等水平而定。1只需简单的提示即可完成工作,不需计划与独立推断,偶尔亦需考虑自己对别人的妨碍。102
17、需进行专门训练才可胜任工作,但大部分时候只需一种专业技术,偶尔需要进行独立推断或者计划,要求考虑如何工作才不妨碍他人工作。203工作时需要运用多种专业技能,经常做独立推断与计划,要有相当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304工作要求高度的推断力与计划性。要求积极地习惯不断变化的环境与问题。402.5管理能力因素定义:指为了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组织协调有关人员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素养与能力。推断基准是:工作中进行组织协调的程度与组织协调工作的影响。1工作简单,基本不需要管理知识。52工作需要基本的管理知识。153需要较强的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来协调各方面关系。254需要非常强的管理能力与决断能力,工作不利影响到公司
18、或者管委会的正常运营402.6工作的灵活性因素定义:指工作需要灵活处理情况的程度。推断基准取决于工作职责要求。1属于常规性工作,很少或者不需要灵活性。02工作中通常属于常规性的,有的时候需要灵活性处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133题。工作中一大半属于非常规性的,要紧靠自己灵活地按具体情况进行妥善处理。264工作非常规,需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灵活地处理重大的偶然性问题。402.7文字运用能力因素定义:指正常工作中所要求实际运用的文字能力。1通常信函、简报、便条、备忘录与通知。102报告、汇报文件,总结(非个人)。153经营总公司、管委会文件或者研究报告。204合同或者法律条文。302.8数学知识因素定义
19、:指工作所要求的实际数字运算知识的水平。推断以常规工作中使用的最高程度为基准。1加减乘除等简单运算。52小数、分数、乘方、开方、指数。103统计、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软件。154计算机软件程序。302.9综合能力因素定义:指为顺利履行工作职责所应达到的多种知识素养、经脸与能力的总体效能要求。1无需特殊技能与能力。102仅需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203工作多样化,灵活处理问题的要求高,需综合使用多种知识与技能。304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处理事务,需要高度综合能力。403努力程度因素序号3.1工作压力分数因素定义:指工作本身给任职人员带来的压力。根据决策迅速性、工作常规性、任务多样性、工作流淌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园 岗位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435574.html